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7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111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117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25篇
预防医学   3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94篇
中国医学   514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21.
宽叶山蒿为艾的近源种,两者饮片或叶绒混在一起很难鉴别。该研究旨在从分子层面建立一种快速鉴别宽叶山蒿与艾的方法。根据宽叶山蒿与艾的ITS2基因测序结果,使用DNAMAN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分析得到在ITS2基因202位存在C/T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并依据此SNP位点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并优化特异性PCR方法,以此方法进行混样检测验证可行性与稳定性。在特异性PCR条件下,使用特异性引物JNC-F与通用引物ITS3R,艾可以扩增出1条218 bp的特异条带,而宽叶山蒿不能扩增;使用特异性引物KY-F与通用引物ITS3R,宽叶山蒿可以扩增出218 bp特异条带,而艾不能扩增。建立的方法同时可以用于检测饮片及加工品叶绒,使用JNC-F/ITS3R体系可以检测宽叶山蒿中是否混有艾,艾饮片及叶绒的最低检测限均为3%;使用KY-F/ITS3R体系可以检测艾中是否混有宽叶山蒿,宽叶山蒿饮片及叶绒的最低检测限均为5%。模板检出限考察中2个体系对模板的检出限均为5 ng。构建方法可为两者质量控制提供依据,准确检测和判定市场上2种药材是否混用。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滨蒿内酯(scoparone,Sco)对哮喘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tracheal smooth  相似文献   
23.
防风及其伪品田页蒿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防风及其伪品田页蒿进行性状鉴别和根横切面、粉末的显微鉴别。结果表明:防风和田页蒿在性状上虽较相似,但存在差异;在根组织和粉末的显微鉴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可供鉴别时参考。  相似文献   
24.
对防风及其伪品田蒿进行性状鉴别和根横切面、粉末的显微鉴别。结果表明:防风和田蒿在性状上虽较相似,但存在差异;在根组织和粉末的显微鉴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可供鉴别时参考。  相似文献   
25.
蒿甲醚与伯氨喹宁联合治疗疟疾复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蒿甲醚是一种青蒿素衍生物 ,为一种有效的新型抗寄生虫药。目前 ,在国内应用甚广 ,治疗恶性疟疾效果佳 ,疗效确切 ,显效迅速 ,近期疗效可达100 % ,由于其复发率达8 % ,可与伯氨喹合用降低复发率。但本药在黑人群体中的应用少 ,疗效观察甚微。作者在马达加斯加工作期间 ,用此药联合伯氨喹宁治疗各型疟疾365例 ,有效率达100% ,复发率3 %左右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男性178例 ,女性187例 ,年龄8~59岁 ,平均36 5岁 ,病程均在2d内。1 2临床表现(1):31例脑型疟疾 ,高热39~41℃ ,昏…  相似文献   
26.
用蒿甲醚治疗实验小鼠急性弓形虫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探讨蒿甲醚在急性弓形虫感染治疗中的作用,治疗组实验小鼠在强毒RH株弓形虫感染后给予蒿甲醚灌服,并与未治疗组,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小鼠发病率较未治疗组明显降低,发病时间明显延迟;未治疗组小鼠脾细胞受刀豆蛋白A刺激后产生的白细胞介素2低于正常对照组,而治疗组白细胞介素2的产生高于未治疗组,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提示蒿甲醚对小鼠实验型急性弓形虫感染有一定的疗效,并能使宿主感染后的免疫  相似文献   
27.
山东黄花蒿采收期的探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采用薄层扫描法 (thin- layer chrom atography scanning,TL CS)对山东引种黄花蒿不同生长发育阶段青蒿素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 ,随着植物生长期的变化 ,黄花蒿中青蒿素的含量有着明显的差异 ,花蕾期植株中青蒿素含量最高 ,为最佳采收期。  相似文献   
28.
一枝蒿酊剂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制备一枝蒿酊剂并观察临床疗效。方法:建立了含量测定等质控方法,用该制剂对过敏性,神经性皮炎进行治疗,结果:经123例临床使用,总有效率达93.10%,结论:一枝蒿酊剂治疗过敏性皮炎等症状疗效确切,值得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29.
青蒿素的组织化学定位及其含量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卫平  盛孝邦 《中草药》2003,34(9):852-854
目的 确定青蒿素储存部位并为高青蒿素含量黄花蒿植株筛选提供选择指标。方法 应用组织化学方法确定青蒿素的储存结构,应用统计学方法确定储存结构腺毛状分泌腺密度与青蒿素含量的相关性。结果 青蒿素储存于腺毛状分泌腺(BGT)和T-型网状分泌腺(NTFT)中,在叶中腺毛状分泌腺的密度与青蒿素含量正相关。结论 腺毛状分泌腺密度可作为高青蒿素含量黄花蒿育种筛选指标。  相似文献   
30.
绿绒蒿属 (MeconopsisVig .)是罂粟科 (Papaver aceae)第二大属。全属有 4 9种 ,除西欧产 1种外 ,其余均分布于东亚的青藏高原及其毗邻地区 ,即在北纬 2 4°~ 38°、东径 74°~ 111°地区之间 ,形成间断分布。我国有 39种 ,大部分集中分布于四川西南部、云南东北部和西北部、西藏东南、青海东南部、甘肃西部等地区。青藏高原是本属分布的中心 ,有 32种 ,其中 7种为特有种[1] 。本属植物在传统藏医药中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早在公元八世纪的藏医古籍《月王药诊》中 ,就记载了“刺儿恩”、“木琼”、“阿夏择哦”、“欧贝”等多种绿绒蒿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