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05篇
  免费   1014篇
  国内免费   638篇
耳鼻咽喉   429篇
儿科学   73篇
妇产科学   82篇
基础医学   620篇
口腔科学   183篇
临床医学   2821篇
内科学   654篇
皮肤病学   137篇
神经病学   426篇
特种医学   122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0篇
外科学   1019篇
综合类   6892篇
预防医学   2548篇
眼科学   7348篇
药学   3475篇
  26篇
中国医学   2275篇
肿瘤学   608篇
  2024年   122篇
  2023年   455篇
  2022年   418篇
  2021年   452篇
  2020年   498篇
  2019年   407篇
  2018年   242篇
  2017年   381篇
  2016年   486篇
  2015年   619篇
  2014年   1113篇
  2013年   1006篇
  2012年   1402篇
  2011年   1598篇
  2010年   1577篇
  2009年   1693篇
  2008年   1971篇
  2007年   1892篇
  2006年   1742篇
  2005年   1863篇
  2004年   1318篇
  2003年   1145篇
  2002年   1106篇
  2001年   1102篇
  2000年   815篇
  1999年   684篇
  1998年   633篇
  1997年   679篇
  1996年   649篇
  1995年   695篇
  1994年   567篇
  1993年   453篇
  1992年   284篇
  1991年   221篇
  1990年   225篇
  1989年   211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由李凤鸣教授、谢立信院士担任主编,各学组首席专家担任分卷主编的《中华眼科学》(第3版)于2014年9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第1版原名为《眼科全书》,荣获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第八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1997)"  相似文献   
992.
近视是眼科常见病,也是影响视觉质量的重要因素,且可导致多种致盲性眼病。目前对于近视发病的病因学研究备受关注,其中近视发生过程中眼内神经递质变化又是研究热点之一。既往的研究发现在眼内神经递质中多巴胺、5-羟色胺、γ-氨基丁酸、乙酰胆碱及血管活性肠肽等都与近视的发生、发展及眼球发育有一定的相关性,甚至有些神经递质与近视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具体机制尚有许多分歧。为了进一步了解近视的发病机制,并为实验性近视眼内神经递质变化的进一步研究做文献准备,本文对眼内神经递质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93.
目的:通过眼前节全景分析仪( Pentacam)量化分析高度近视患者行ICL植入术手术前后眼前节形态的改变,评估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
  方法:收集我院2011-09/2013-02高度近视眼行ICL植入手术的患者21例39眼,术后随访6~12mo。通过Pentacam分别测量术前;术后1wk;1,6mo的中央前房深度( ACD)、前房角度(ACA)、前房容积(ACV);记录术后1wk;1,6mo的ICL拱高(ICL-vault);记录术前裸眼视力(pre-UCVA)、最佳矫正视力( BCVA)、术后裸眼视力( post-UCVA)以及眼压值。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分析各项指标,术前、术后的资料均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术前;术后1wk;1,6mo 的ACD分别是3.27±0.22,3.02±0.33,2.98±0.31,2.98±0.32mm, ACA分别是(40.39±5.40)°,(26.70±4.47)°,(26.96±4.48)°,(26.95±4.45)°, ACV分别是207.74±25.43,122.87±17.58,128.05±17.84, 128.64±17.50mm 3。术后1wk;1,6mo的拱高分别是0.49±0.13,0.46±0.13,0.46±0.14mm。术前与术后3个不同时段的ACD,ACA,ACV的值相比,其均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5);术后1 wk拱高与术后1,6 mo拱高相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5)。 BCVA手术前后比较,亦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5)。 ICL与透明晶状体没有任何接触,没有引起房角关闭。术后随诊未发现白内障、青光眼、黄斑囊样水肿、视网膜脱离等术后并发症。
  结论:通过眼前节全景分析仪( Pentacam)分析发现ICL术后前房变浅,房角变窄,前房容积变小,但人工晶状体与透明晶状体之间仍拥有安全的间隙,ICL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眼安全、有效,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重症真菌性角膜炎病因、人群特征及临床特点。方法:搜集2008-01/2013-11就诊于我院眼科的233例233眼重症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病因、人群特征、临床特点等情况。结果:重症真菌性角膜炎233例患者中,男153例(65.7%),男女比例约为1.9∶1;年龄分布中,中老年龄段人数居多,平均年龄52.7±11.3岁;居住地多为农村(78.1%);并且其职业以农民为主(66.1%),发病患者文化程度普遍较低(59.7%);重症患者中,188例(80.7%)患者具有明确的眼部外伤史,以植物性外伤为主(60.9%)。主要致病菌属为镰刀菌属,为90例(57.3%),其次为曲霉菌属47例(29.9%);治疗中手术率为87.9%。其中多数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为83例(52.9%),在镰刀菌及曲霉菌感染的重症角膜炎患者中,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者比例较高,为58.4%(80/137);行眼内容剜除术或眼球摘除术的重症患者中,68.4%(13/19)的患者为镰刀菌属感染。结论:我院重症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多为农村居住的中老年男性农民,可能与其经济条件及诊疗意识差有关。其主要致病菌为镰刀菌及曲霉菌属,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且预后差的重症患者多为镰刀菌感染。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10 g/L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在小儿屈光状态检查中的应用。比较其与阿托品在散瞳验光中麻痹睫状肌的效果,用以指导临床工作。
  方法:采用自身配对设计方法,对年龄3~12岁118例236眼(其中近视40例80眼,远视78例156眼,合并有散光73例146眼)先采用10 g/L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滴眼3次散瞳(每次间隔5min),末次点眼1h后进行检影验光。间隔3d后重新点10g/L阿托品眼膏1wk(每晚1次)重新进行散瞳检影验光。按屈光度分成近视组、远视组、散光组,其中散光度数是将柱镜度数独立分离出来统计。将两种散瞳药的验光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近视组使用两种方法散瞳验光后屈光度值分别为-2.25±1.31D,-2.23±1.32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109);远视组应用两种药物散瞳验光后屈光度分别为3.76±2.4D,4.39±2.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散光组应用两种药物散瞳验光后屈光度值分别为1.35±1.19D,1.38±2.00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4)。
  结论: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可用于临床上3~12岁近视、散光儿童的散瞳验光。但在远视儿童初次就诊仍需点阿托品眼膏散瞳验光。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比较兔眼球后Tenon囊下灌注和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后玻璃体和血清中的浓度,并观察bevacizumab视网膜荧光显影,探讨bevacizumab球后Tenon囊下灌注的眼内通透性和眼外给药途径的可行性。

方法:实验用健康成年新西兰兔20只,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均单眼接受单次玻璃体腔注射1.25mg bevacizumab(1.25mg/0.05mL),B组均单眼单次Tenon囊下灌注5mg bevacizumab(5mg/0.2mL)。1、3d后抽取玻璃体和血液,使用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玻璃体和血清中bevacizumab药物浓度,比较两组中玻璃体和血清内bevacizumab浓度差异,并通过激光共聚焦观察视网膜免疫荧光。

结果:给药1d后,A组和B组玻璃体腔内bevacizumab药物浓度分别为254.40±13.65、1.60±0.32μg/mL。A组和B组血清内bevacizumab药物浓度分别为0.55±0.15、0.63±0.05μg/mL,两组血清bevacizumab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68,P=0.277)。给药3d后,A组和B组玻璃体腔内bevacizumab药物浓度分别为236.80±8.70、1.40±0.23μg/mL,A组和B组血清内bevacizumab药物浓度分别为0.66±0.17、0.64±0.14μg/mL,两组血清内bevacizumab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07,P=0.841),两种给药方式视网膜各层荧光分布均能明显显现。

结论:给药1、3d后玻璃体腔注药组在玻璃体腔内bevacizumab药物浓度要明显高于Tenon囊下灌注组,玻璃体腔内注射是较为有效的给药途径,而球后Tenon囊下灌注也能使bevacizumab进入玻璃体腔而且达到完全抑制VEGF活动所需的浓度(>500ng/mL),并能至少持续3d以上,两种给药方法在血清中均能检测到较高浓度的bevacizumab,且两者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给药方式视网膜各层荧光分布均能明显显现,提示两种给药方式药物均能作用于视网膜各层。  相似文献   

997.
赵冰冰 《国际眼科杂志》2015,15(11):2018-2020
目的:研究儿童眼外伤性角膜损伤或穿孔行多层羊膜覆盖治疗的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2012-05/2015-05我院收治的儿童眼外伤性角膜损伤或穿孔患儿60例72眼,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儿分为两组,研究组30例36眼和对照组30例36眼。给予对照组患儿单层羊膜覆盖治疗,给予研究组患儿多层羊膜覆盖治疗。

结果:研究组患儿的羊膜持续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角膜水肿消退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新生血管生成<3个象限比例28%(10/36)显著高于对照组17%(6/36)(P<0.05),无生成比例11%(4/36)显著低于对照组28%(10/36)(P<0.05),视力为0.3~1.0占11%(4/36)显著高于对照组3%(1/36)(P<0.05),手动/眼前~0.1占56%(20/36)显著低于对照组72%(26/36)(P<0.05)。

结论:儿童眼外伤性角膜损伤或穿孔行多层羊膜覆盖治疗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98.
<正>退行性睑内翻又称老年性睑内翻,多发生于下眼睑,是睑缘部因年龄增长向眼球方向卷曲导致角膜上皮损伤的疾病。主要原因是下睑缩肌的垂直向松弛及下睑皮肤、眼轮匝肌、内眦韧带的水平向松弛[1]。目前国内外有很多手术矫正方法,缝线法有原田-河本法、连续缝线法及一些改良法;切开法有Hotz法、Fox法和Wheeler眼轮匝肌重叠缩短术等[2]。埋藏缝线法手术简单,术后反应少,但复发率较高。通常是用丝线做3对褥式缝线,仅能矫正垂  相似文献   
999.
<正>耳针疗法,泛指用针刺或其他方法刺激耳廓穴位以防治疾病的方法。在我国古代,对通过望耳、触耳诊断疾病和刺激耳廓防治疾病的方法早有记载。《灵枢·五邪》记载:"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取耳间青脉以去其掣。"《千金要方》中有取耳中穴治疗马黄、黄疸、寒暑疫毒等病的记录。历代医籍也有用针、灸、吸、按摩、耳道塞药、吹药等方法刺激耳廓以防治疾病的记载。中医认为,耳与人体的经脉脏腑有密切关系。从经脉来说,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手太阳小肠经、手阳明大肠经、  相似文献   
1000.
《时尚育儿》2015,(3):131
编辑试用体验谈mothercare婴儿浴盆可谓mothercare品牌的明星产品,也是重量级的试用产品。初次见到这款浴盆就感觉高大上,外形精致小巧,配色简单干净、卡通而富童趣;造型别致,特别的茧形设计,让妈妈可以更方便、更轻松地帮助宝宝洗澡;浴盆独特的扶手设计,可以在移动浴盆时减少水的溅溢;内置的塞子设计和可移动的皂盒设计非常方便妈妈使用。这款浴盆可以让宝宝舒舒服服洗个香喷喷的澡,是一款洋气又实用的育儿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