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28篇
  免费   224篇
  国内免费   180篇
耳鼻咽喉   31篇
儿科学   39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92篇
口腔科学   50篇
临床医学   1530篇
内科学   289篇
皮肤病学   54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279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36篇
综合类   2269篇
预防医学   703篇
眼科学   21篇
药学   2693篇
  2篇
中国医学   629篇
肿瘤学   67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278篇
  2013年   326篇
  2012年   513篇
  2011年   580篇
  2010年   544篇
  2009年   517篇
  2008年   585篇
  2007年   608篇
  2006年   575篇
  2005年   681篇
  2004年   652篇
  2003年   668篇
  2002年   470篇
  2001年   354篇
  2000年   207篇
  1999年   161篇
  1998年   130篇
  1997年   136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95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1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81.
患者,男,57岁,因贲门癌并肝、肺转移15天于2003年6月25日入院。2003年6月28日遵医嘱给予甘露聚糖肽(多抗甲素)10mg肌肉注射,10分钟后患者突然出现咳嗽、喘息、胸闷、呼吸困难、双眼流泪、心慌、烦躁不安。查体:P104次,分,R26次/分钟,BP104/90mmHg,听诊双肺满布哮鸣音,立即给予地塞米松5mg静注,氧气吸入,舒喘灵  相似文献   
82.
青霉素类抗生素为6—氨基青霉烷酸的衍生物,按其来源不同,可分为天然青霉素和半合成青霉素两类。  相似文献   
83.
84.
大同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预防医学门诊部2003年2月给被犬咬伤接种狂犬疫苗时发生2例全身荨麻疹过敏反应,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5.
药物过敏是如何发生的药物过敏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一般将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致敏阶段和效应阶段。致敏阶段过敏药物初次进入人体后,并不立即发生过敏反应,而是充当外来“入侵物”,激活体内一些淋巴细胞,从而产生大量的抗体,这时机体处于致敏状态。这个过程大约需要7~20天,医学上称之为“潜伏期”。当机体处于致敏状态时,就如同安放了一颗“定时炸弹”。效应阶段当相同的过敏药物再次进入人体后,就可引爆“定时炸弹”,随着抗体去攻击过敏原,大量的生物活性物质也从细胞内释放出来,最终导致各种过敏症状的产生。药物的交叉过敏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86.
甲苯咪唑咀嚼片为肠道广谱驱虫药物,因吸收少,排泄快,故不良反应较少,过敏反应的报道更为罕见.笔者偶遇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探讨肿瘤化疗过敏反应的救治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既往19例因使用化疗药物而发生较严重过敏反应的患者救治情况。结果 19例患者中因用紫杉醇发生过敏反应的有13例(乳腺癌7例,肺癌6例),平阳霉素过敏4例(恶性淋巴瘤2例,食管癌和鼻咽癌各1例),博莱霉素和多柔比星各1例(食管癌和恶性淋巴瘤各1例)。除了3例平阳霉素过敏患者后来出现39.5 ℃以上的高热以外,所有患者均程度不同地表现为胸闷、气急、面部潮红以及皮肤荨麻疹,经立即停止应用化疗药物以及吸氧、静脉注射地塞米松或甲泼尼龙和(或)肌肉注射非那更后,上述症状逐渐缓解。2例使用紫杉醇的乳腺癌患者除了出现上述症状外,还表现为血压下降,最低分别降至9.3/5 kPa和9/6.7 kPa(1 mm Hg = 0.133 kPa),经上述处理及皮下注射0.1 %肾上腺素0.5 ml后,过敏症状消失,血压升至正常。高热患者经降温处理[物理降温和(或)使用退热药物]后均降至正常。无一例发生死亡。结论 肿瘤化疗过敏反应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注意防范,一旦发生应积极救治。  相似文献   
88.
青霉素 头孢霉素类药物过敏的预防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敏珠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2):1147-1148
目前,青霉素、头孢霉素类药物作为一种有效的抗生素,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其有严重的副作用——过敏反应:轻者皮肤瘙痒,重者出现休克、心搏骤停而危及生命。虽然过敏反应仅占用药人数的万分之一或更少,但是一旦发生,抢救不及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对此问题应高度重视,从每一个细小环节上认真做好,特别要掌握好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和抢救措施,减少减轻过敏反应的发生。笔者就此问题总结如下,与同行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89.
《中国药物警戒》2005,2(1):58-58
药品对于人是一种外来的“异物”,人的身体生来就有一种对“外来异物”作出反应的能力,这本来是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能力。但是这种反应如果超出一定的限度,反而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相似文献   
90.
食物过敏反应及其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红兵  高金燕 《营养学报》2007,29(2):105-109
<正>食物过敏是人们对某些食物产生的一种不良反应,在医学上属于一种变态反应。据国外的一些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占总人口4%以及3岁以下婴幼儿的6%~7%的人群对某些食物产生过敏[1]。婴幼儿患者在5~6岁时大约80%对牛乳、鸡蛋、花生、小麦、大豆产生免疫耐受,大约20%对鱼及甲壳类水产动物的过敏会消除,对其余的往往是终生过敏。在成年人,果蔬过敏的发病率成快速上升的趋势,主要是因为存在果蔬-花粉的免疫交叉反应。我国尚未进行大规模调查,但早些时候的小范围调查表明在北京、广州及胜利油田,居民食物过敏的发生率为3.4%~5.0%[3]。食物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包括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