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25篇
耳鼻咽喉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41篇
综合类   90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68篇
  3篇
中国医学   106篇
肿瘤学   6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31.
本文对 LA795小鼠肺腺癌细胞系进行克隆分离,并以不同克隆株接种于 T739同基因小鼠,从而得到非转移、低转移及中转移三个瘤株,而后测定其细胞电泳时间、膜脂流动性、粘附性及剪切应力耐受性。结果表明:转移瘤株的细胞电泳率及粘附性均高于非转移瘤株,三个瘤株膜脂流动性与其肺转移率呈负相关关系,中转移瘤株剪切应力耐受性低于非转移及低转移瘤株。结合我们过去对不同转移率及途径瘤株接种于实验动物后引起其血液宏观流变性变化的研究,我们认为:肿瘤侵袭、转移过程与血液、血细胞及肿瘤自身细胞流变特性变化密切相关,在肿瘤发展早期提高血液及血细胞流变性,而在晚期降低其流变性,对抑制肿瘤转移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2.
为探讨淋巴结转移率(rN)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回顾分析362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情况,分析rN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显示,患者3年、5年生存率与rN分期有关,P〈O.05。结果表明,rN分期可帮助评估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3.
银翘解毒软胶囊制备过程中绿原酸转移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银翘解毒软胶囊制备过程中各环节绿原酸的转移率,为制备工艺优化及质量控制标准修订提供依据。方法:按《中国药典》所载银翘解毒软胶囊的处方与工艺,用HPLC测定制备过程各环节绿原酸的转移率及相对于上一步的保留率,并测定3个批号银翘解毒软胶囊中绿原酸的含量。结果:3批金银花投料后,乙醇回流提取、减压浓缩、与其他饮片稠膏合并干燥、与挥发油及大豆油制成软胶囊内容物4个环节绿原酸的平均转移率分别为86.1%,77.5%,73.2%,72.8%;相对于上一步的平均保留率分别为86.1%,90.0%,94.6%,99.3%。3批银翘解毒软胶囊每粒平均含绿原酸分别为3.77,3.38,3.86mg。结论:该研究可为银翘解毒软胶囊的生产过程控制和含量限量标准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在临床颈淋巴结阴性(cN0)甲状腺乳头状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67例cN0甲状腺乳头状癌行原发灶根治性切除,同时行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清扫标本常规送病理检查.结果:cN0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50.7%(34/67).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大小无关(x2=0.42,P>0.05);与原发灶侵犯包膜(x2=8.76,P<0.01)及年龄≥45岁者(x2=4.30,P<0.05)有关,67例均无喉返神经损伤、永久性低钙抽搐等并发症发生.结论:cN0甲状腺乳头状癌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是必要的、安全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35.
一、概述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新发病例约100万/年,每年约50万患者因此而死亡。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肝转移。肝脏是结直肠癌最常见的,也常常是唯一的转移部位。而结直肠癌诊断时约有10%~25%发现时已伴有肝转移(同时性肝转移),还有50%~70%最终发展到肝转移,尸检发现结直肠癌肝转移率高达60%~71%。结直肠癌肝转移完全切除后,5年生存期为21%~48%,甚至治愈。  相似文献   
36.
袁秉煃 《大众健康》2006,(11):25-25
调查显示,使用雌激素替代疗法组妇女共发生245例乳腺癌,对照组共发生185例乳腺癌。与安慰剂组相比,雌激素治疗组乳腺癌发病率较安慰组高,乳腺癌体积较大,淋巴转移率较高。  相似文献   
37.
●80%的癌症患者不是死于治疗期。而是死于康复期。 ●在我们的临床经历中,20-30年后又见癌瘤复发者并非罕见。 ●癌症的第二治疗可以说是终生性的。 ●确立终生治疗的第二治疗思想,对有效降低癌症的复发率与转移率,提高其生存质量,具有异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8.
总结我院1979年3月至1989年3月手术治疗并获得五年以上随访的乳腺癌118例,其中87例接受化疗。两组(化疗与非化疗组)分期构成、手术方式、腋淋巴结转移及年龄分布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化疗组的五年生存率(78.16%)明显高于非化疗组(48.39%);相反,五年复发转移率前者(22.99%)明显低于后者(51.61%) (P<0.01)。文中强调了术后辅助化疗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9.
妊娠期乳腺癌是指妇女在妊娠期和哺乳期发生的乳腺癌。即妊娠期内或分娩后1年内被诊断出的新发乳癌。大家知道,除血癌之外,其他癌肿都是有包块的,所以乳房肿块也是诊断乳腺癌的重要依据之一。妇女妊娠后,其乳房会随着子宫内胎儿的生长和内分泌的改变出现生理性发育和体积增大,如果此时出现乳房肿块,无疑会被变大的乳房掩盖,必然给确诊带来一定影响。一般确诊时已达晚期,其腋淋巴结阳性率往往特别高,有转移病灶。腋淋巴结转移率为50~80%,5年生存率为30%。据报道,妊娠期乳腺癌的诊断比一般情况下要延误2~15个月。其结果必然影响预后,故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0.
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CXCR4在大肠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CXCR4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67例大肠癌患者手术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CXCR4蛋白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分析CXCR4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的关系.结果:大肠癌组织中CXCR4蛋白表达阳性率为56.7%(38/67),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T分期和病理类型无相关性(P>0.05),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微血管密及生存相关.NO,N1和N2期CXCR4的阳性率分别为40.6%,68.2%,76.9%(P<0.05);Ⅰ Ⅱ期和Ⅲ期CXCR4的阳性率分别为39.4%.73.5%(P<0.05).低MVD组CXCR4的阳性率显著低于高MVD组(36.4%vs 74.3%,P<0.01);CXCR4阳性组较CXCR4阴性组有较高的复发/转移率(47.4%vs 24.1%,P<0.05)和较低的3a无病生存率(32.6%vs 71.3%.P<0.05).结论:CXCR4可促进大肠癌的侵袭和转移以及血管生成并影响其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