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74篇
  免费   1659篇
  国内免费   1449篇
耳鼻咽喉   213篇
儿科学   296篇
妇产科学   252篇
基础医学   2601篇
口腔科学   380篇
临床医学   2239篇
内科学   2671篇
皮肤病学   184篇
神经病学   473篇
特种医学   531篇
外国民族医学   31篇
外科学   1441篇
综合类   5624篇
预防医学   962篇
眼科学   282篇
药学   1833篇
  24篇
中国医学   1920篇
肿瘤学   1525篇
  2024年   370篇
  2023年   1133篇
  2022年   847篇
  2021年   902篇
  2020年   765篇
  2019年   776篇
  2018年   447篇
  2017年   636篇
  2016年   660篇
  2015年   698篇
  2014年   877篇
  2013年   876篇
  2012年   1150篇
  2011年   1237篇
  2010年   1176篇
  2009年   1169篇
  2008年   1462篇
  2007年   1229篇
  2006年   1020篇
  2005年   1280篇
  2004年   1005篇
  2003年   873篇
  2002年   739篇
  2001年   550篇
  2000年   412篇
  1999年   330篇
  1998年   239篇
  1997年   145篇
  1996年   123篇
  1995年   109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大鼠视网膜正性转录延伸因子b(P-TEFb)蛋白的表达及小檗碱对其的影响。方法链脲佐菌素(35mg·kg~(-1),ip)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2 wk后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共14 wk。wk 17起,大鼠共分为7组,每组10只:A组(不予链脲佐菌素且用标准饲料喂养,不予药物治疗),B组(不予药物治疗),C、D、E组(分别予小檗碱75、150、300 mg·kg~(-1)·d~(-1)),F组(予非诺贝特100 mg·kg~(-1)·d~(-1))和G组(予罗格列酮4mg·kg~(-1)·d~(-1)),连续给药16 wk。处死大鼠,采用HE染色检查视网膜结构变化,免疫组化检测P-TEFb的表达,P-TEFb由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9(CDK9)和细胞周期蛋白T1 (cyclin T1)组成。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的视网膜厚度大于其他各组,经中、高剂量小檗碱(150、300 mg·kg~(-1))和罗格列酮治疗能增加糖尿病视网膜的厚度,但视网膜的结构在各组间无差别。中、高剂量小檗碱和罗格列酮都能明显促进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CDK9和cyclin T1蛋白表达(P<0.01),但低剂量小檗碱(75mg·kg~(-1))和非诺贝特对糖尿病视网膜中CDK9和cyclin T1的表达没有影响(P>0.05)。结论小檗碱调控视网膜P-TEFb(CDK9和cyclin T1)蛋白的表达可能是其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观察藻酸双酯钠(PSS)对2型糖尿病并发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高糖高脂饮食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 20mg·kg-1)制作2型糖尿病Wister大鼠模型,并将其随机平均分为5组:正常对照(NC)组、模型(Mod)组、藻酸双酯钠(PSS)组、二甲双胍(Met)组、洛伐他汀(Lov)组,并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8wk。实验过程中观察血糖、血脂的变化;发色底物法检测血清中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组织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1)的活性;22wk后处死大鼠,取其主动脉,透射电镜观察主动脉的超微结构;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动脉内核转录因子(NF-κB)及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的表达水平。结果PSS组的空腹血糖(FBG)、血脂(TG、TC、LDL)水平及PAI-1的活性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而t-PA的活性则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同时PSS组NF-κB和ICAM-1的表达比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PSS组主动脉损伤明显轻于模型组。结论藻酸双酯钠能抑制2型糖尿病大鼠并发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血糖、血脂水平,改善t-PA和PAI-1的活性,抑制核因子NF-κB的活化及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观察沙立度胺单独及联合多柔比星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中生存素(Survivin)表达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人肝癌细胞株HepG2随机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多柔比星组(1.0mg/L);沙立度胺组(50、100、200、400mg/mL,4个对半稀释质量浓度);联合用药组:沙立度胺(200mg/mL)+多柔比星(1.0mg/L)。分别对HepG2细胞作用12、24、48、72h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对Survivin表达的影响。结果:沙立度胺单独及联合多柔比星作用于HepG2细胞可下调Survivin表达,单药沙立度胺以200mg/L作用48h效果最为明显,联合用药组下调Survivin表达优于其余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立度胺可下调人肝癌细胞株HepG2Survivin的表达,且与多柔比星有协同作用,可能是沙立度胺抗肿瘤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94.
转录反式激活因子(Tat)在HIV-1的转录和复制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调节作用。Tat蛋白与反式激活应答区(TAR)RNA及正向转录延伸因子(P-TEFb)形成三元复合物,不仅促使转录完全,并且显著提高转录效率。Tat蛋白对HIV-1转录水平的重要调控作用及其结构的高度保守使它成为研究抗艾滋病药物的新靶点。该文将简要介绍HIV-1 Tat介导的反式激活过程,并对近年报道的以TAR、Tat和P-TEFb为靶点的小分子抑制剂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5.
双苯氟嗪抑制FasL分子表达的基因转录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双苯氟嗪对Fas配体分子表达抑制的基因转录机制的影响。通过四血管阻断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所有实验动物缺血15 min, 再灌注72 h。实验大鼠随机分为4组: 假手术组、 缺血再灌注组、 双苯氟嗪组及环孢素A组。药物干预于再灌注后2 h内给药, 每日1次, 连续3 d。双苯氟嗪按20 mg·kg-1灌胃给药, 环孢素A 10 mg·kg-1腹腔注射。应用蛋白质印迹和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技术检测海马CA I区Fas配体(FasL)、 转录因子NFATc、 I-κB-α、 phospho-I-κB-α蛋白表达以及测定FasL分子启动子远端及FasL分子启动子近端NFAT FasL-DNA结合活性。结果表明, 双苯氟嗪明显降低FasL、 NFATc的蛋白表达并显著减少FasL分子启动子远端及FasL分子启动子近端NFAT结合位点的NFAT-DNA结合活性。各组之间I-κB-α蛋白表达无显著区别。未观察到各组phospho-I-κB-α蛋白表达。由此可见, 双苯氟嗪通过降低转录因子NFATc的FasL分子的基因转录功能, 从而抑制FasL分子的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996.
李静  贾亚丁 《眼科研究》2007,25(8):638-640
核转录因子-kappaB(NF-κB)在多种生理和病理情况下有重要的作用,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NF-κB与细胞增生关系密切,而黄斑前膜是黄斑及其附近视网膜内表面增生形成的纤维细胞膜,发病机制不十分清楚。研究并揭示核转录因子与黄斑前膜的关系,将为预防黄斑前膜的发生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基础。就NF-κB与黄斑前膜的关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97.
孙凡  谢梅林 《江苏医药》2007,33(9):929-931
酒精性脂肪肝(AFL)是因摄入酒精过多所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质蓄积量超过肝湿重的5%,或者组织学上每单位面积有1/3以上的肝细胞发生脂变,目前国内外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s)是核受体超家族的成员,它能被脂肪酸和一些外源性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PP)激活,从而参与脂类代谢系统很多酶基因的调控.在饮用酒精过程中,PPARs在脂肪肝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有可能成为防治AFL新的药物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998.
局部黏着斑激酶(FAK)是一种非受体酪氨酸激酶,参与细胞的迁移和增殖等活动。在多种肿瘤组织和细胞系中存在的FAK高表达现象,提示FAK可能是肿瘤治疗的一个有效靶点。在本研究中,我们用修饰改进的聚乙烯亚胺高效转染试剂,在体内和体外转染FAK-siRNA表达质粒和FRNK表达质粒两种方法来抑制FAK的功能。[第一段]  相似文献   
999.
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视网膜母细胞瘤(RB)的综合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肿瘤基因 治 疗虽然在治疗基因的靶向性、可控性及高效表达等诸多方面还有待深入研究,却已显示了其 良好的应用前景。随着上述方面的完善,基因治疗将会作为RB治疗的组成部分,发挥重要作 用。现就RB基因治疗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00.
Janus激酶-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Jak-Stat)通路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条细胞因子信号转导途径。其中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3(Stat3)的作用非常广泛。Stat3能够介导多种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的信号向细胞核传导,影响靶基因的转录,调控细胞功能,广泛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免疫调节等过程,是细胞因子受体下游区重要的信号通路之一。本文简要介绍了stat3信号通路及调控的机制与生物学意义,并对该信号通路在眼科领域的初步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