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390篇
  免费   1559篇
  国内免费   826篇
耳鼻咽喉   56篇
儿科学   69篇
妇产科学   356篇
基础医学   512篇
口腔科学   116篇
临床医学   6515篇
内科学   1103篇
皮肤病学   81篇
神经病学   159篇
特种医学   69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9篇
外科学   3687篇
综合类   15570篇
预防医学   2940篇
眼科学   72篇
药学   9844篇
  91篇
中国医学   5417篇
肿瘤学   476篇
  2024年   230篇
  2023年   783篇
  2022年   691篇
  2021年   1044篇
  2020年   1037篇
  2019年   1045篇
  2018年   475篇
  2017年   977篇
  2016年   962篇
  2015年   1169篇
  2014年   2170篇
  2013年   2166篇
  2012年   2848篇
  2011年   3083篇
  2010年   2794篇
  2009年   2620篇
  2008年   2846篇
  2007年   2683篇
  2006年   2567篇
  2005年   2676篇
  2004年   2395篇
  2003年   2244篇
  2002年   1856篇
  2001年   1564篇
  2000年   1087篇
  1999年   836篇
  1998年   634篇
  1997年   445篇
  1996年   412篇
  1995年   367篇
  1994年   301篇
  1993年   142篇
  1992年   104篇
  1991年   102篇
  1990年   86篇
  1989年   174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4 毫秒
991.
乳铁蛋白在大鼠坐骨神经慢性束缚损伤模型产生镇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军  花冈一雄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24):2605-2606
目的:研究乳铁蛋白在大鼠坐骨神经慢性束缚损伤模型的镇痛作用。方法:30只成年SD大鼠被制作为坐骨神经慢性束缚损伤模型,用辐射热刺激法诱发鼠后腿回缩试验测定痛阈,实验动物分为5组,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及乳铁蛋白30mg/kg、100mg/kg、300mg/kg、1000mg/kg。药物效应以最大可能效应百分数(MPE%)表示。以t检验法分析乳铁蛋白各剂量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结果:腹腔注射乳铁蛋白剂量依赖性地延长大鼠后腿回缩潜伏期;乳铁蛋白的峰值作用时间在用药后60分钟;乳铁蛋白各剂量组的最大可能效应百分数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腹腔注射乳铁蛋白在大鼠坐骨神经慢性束缚损伤模型产生剂量依赖性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992.
王军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24):2618-2619
目的:比较蛛网膜下腔吗啡和连续硬膜外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择60例在腰麻下行剖宫产的产妇并分为3组,每组各20例。吗啡组以0.5%布比卡因2.5ml加吗啡0.1mg作为蛛网膜下腔麻醉给药,对照组和芬太尼组,只以0.5%布比卡因2.5ml作为蛛网膜下腔麻醉给药,芬太尼组产妇术后通过镇痛泵给于芬太尼0.5mg加0.25%布比卡因80ml以2ml/h持续硬膜外腔给药镇痛。术后48小时,观测所有产妇首次要求追加镇痛药的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从腰麻开始到首次要求追加镇痛药的时间,芬太尼组(41±14)小时明显长于吗啡组(24±17)小时,吗啡组明显长于对照组(5.8±4.8)小时。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腰麻下行剖宫产的产妇在术后镇痛中,持续硬膜外注入芬太尼比蛛网膜下腔注入吗啡产生更长时间的镇痛作用而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观察3种不同的镇痛方式对高龄肺癌患者行肺叶切除术后康复的影响、镇痛效果及患者对术后镇痛方式的满意程度,以探讨最佳的镇痛方式。【方法】选择60例老年肺癌患者行肺叶切除术(年龄〉60岁),随机分成3组:肌肉注射吗啡镇痛组,静脉自控镇痛组,硬膜外自控镇痛组。连续3d观察患者的镇痛效果、满意程度、术后康复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检测术后3d患者的肺活量动脉血气,连续监测患者的脉搏氧饱和度。【结果】硬膜外自控镇痛组镇痛效果、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另外两组,低氧血症的发生率及程度明显低于另外两组。硬膜外自控镇痛组的患者术后床上活动的时间明显早于另外两组。并能主动配合医护人员进行肺功能的康复治疗。【结论】老年肺癌患者行肺叶切除术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具有镇痛效果良好,能主动配合医护工作者进行早期肺功能的康复治疗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94.
1病例资料 患者,男,55岁。因腹泻5天,血便1天,表情淡漠1h余于2005年10月24日上午10:10入院。患者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黄色水样便,每日3—5次,无腹痛、呕吐。在当地卫生室给静滴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每日0.4g,分2次使用,病情无好转,10月23日因全身疼痛,自服解热止痛散1.54g后,出现大便次数增多,起始性状同前,继之为黑色水样便,共计10余次,1h前表情淡漠急诊送入院。4年前曾有疟疾病史。  相似文献   
995.
产科镇痛要求显效迅速,能按要求延长时效,运动神经阻滞轻微,对产妇、胎儿及产程影响极小。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在分娩镇痛中较常用,本文观察其用于可行走的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以及对产程和分娩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肋间神经冷冻术对预防开胸术后胸痛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行开胸术的患者235例作为实验组(A组),并随机选择同期行开胸手术患者分别作为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组(B组)及对照组(C组),观察各组患者术后疼痛及止痛药的使用情况;同时对比观察各组术前、术后PaO2、PaCO2的变化.结果A组止痛有效率与B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B组止痛有效率与C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三组之间术后止痛药的使用量有显著差异,其中A组用量最少,C组最多.术后血气分析结果表明,A组可有效改善术后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状态.结论术中肋间神经阻滞能增强术后镇痛效果,减少术后镇痛药的使用,并有效改善呼吸抑制状态.  相似文献   
997.
陪伴分娩联合分娩镇痛对产程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陪伴分娩联合分娩镇痛对产程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同期92例拟阴道分娩的初孕妇分为观察A组25例,观察B组21例,对照组46例,观察A组为自愿选择陪伴分娩联合笑气吸入者,观察B组为自愿选择陪伴分娩联合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对照组为仅进行陪伴分娩而未选择分娩镇痛者,观察3组产妇镇痛效果、产程进展、催产素应用、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结果两观察组分别与对照组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观察B组效果优于观察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跃期时间,观察B组短于对照组(P<0.01),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B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3组使用催产素、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陪伴分娩联合分娩镇痛可明显减轻产妇的对分娩的恐惧和焦虑情绪,有效缓解分娩疼痛,缩短了产程,降低了剖宫产率,同时对母儿无不良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98.
阿霉素磁性明胶微球制备及镇痛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阿霉素磁性明胶微球的制备,探讨阿霉素磁性明胶微球的镇痛作用。方法: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阿霉素磁性明胶微球。28只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空白微球5 mg对照组、空白微球15 mg对照组、阿霉素明胶磁性微球5 mg组、阿霉素明胶磁性微球15 mg组,在外磁场作用下蛛网膜下腔注射微球,连续观察家兔下肢的电痛阈、运动功能的变化。结果:制备的阿霉素磁性明胶微球最佳投料比为1∶15,磁吸附率为100%。微球外形圆整,分散性好。阿霉素120 m in释放90%以上。蛛网膜下腔注射15 mg阿霉素磁性微球后,家兔痛阈显著升高(P<0.01),持续30 d仍未见消失。所有家兔运动功能评分未见明显变化。结论:制备的阿霉素磁性明胶微球缓释性好,磁响应性强,有“感觉-运动”分离作用,能有效镇痛。  相似文献   
999.
针灸镇痛在德国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在德国针刺治疗多种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873例患者均采用针刺疗法,辨证取穴,手法为平补平泻法,每周2次,10次为1疗程.结果多种疼痛经针刺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差异具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刺疗法是治疗多种疼痛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观察恩丹西酮硬膜外注射预防椎管内吗啡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Ⅱ级硬膜外麻醉下腹部及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M组:吗啡2mg 生理盐水10m l;OM组:吗啡2mg 恩丹西酮4mg 生理盐水10m l。分别记录术后2、4、12、24小时镇痛评分及不良反应。并记录血压(Bp)、心率(HR)、呼吸(R)、氧分压(SpO2)的变化。结果恩丹西酮OM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吗啡M组。结论恩丹西酮4mg硬膜外腔注射在不改变镇痛效果,不影响血液动力学,无其他副作用的情况下,可以有效预防椎管内吗啡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