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6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10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9篇
口腔科学   44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303篇
预防医学   23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28篇
中国医学   239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01.
设想这样两个情境:第一种是你把一杯热咖啡泼到了胳膊上,这时体验到的是生理痛;第二种是你最近刚刚被分手,这时给你看前男(女)友的照片,你感受到的是心理痛,即被抛弃的心痛。以往的研究者认为,尽管心理痛和生理痛一样都可以引起痛苦的感受,但是伤害性躯体刺激的存在与否仍然是两者的主要差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评价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在口腔的临床表征及诊断,为移植物抗宿主病口腔表征患者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1966年~2010年3月),EMBASE(1989年~2010年3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80年~2010年3月)中英文文献。纳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中有口腔表征及诊断的研究文献,对纳入文献的口腔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进行分析。结果:文献显示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口腔表征的发病率较高,临床表现多样化。诊断标准不统一。结论:口腔溃疡,红斑病损,网状白斑病损是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在口腔的常见表征,多数患者伴有疼痛,唾液分泌减少。在临床上应该对口腔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有较全面的认识,同时其诊断标准尚待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103.
AIM: To evaluate in a multicenter study whether the sonographic characterization of focal liver lesions can be improved using SonoVue-enhancement; and to compare this method with computed tomography (CT)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thirty four patients withone focal liver lesion detected in baseline ultrasound (US) were examined with conventional US, contrastenhanced US (n = 134), contrast-enhanced CT (n = 115) and/or 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 (n = 70). The lesions were classified as malignant, benign or indeterminate and the type of lesion was determined. The final diagnosis based on the combined information of all imaging examinations, clinical information and histology (n = 32) was used. Comparisons were made to see whether the addition of contrast-enhanced US led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doubtful focal liver lesions.
RESULTS: In comparison with unenhanced US, SonoVue markedly improves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for the characterization (malignant/benign) of focal liver lesions. In comparison with CT and/or dynamic MRI, SonoVue -enhanced sonography applied for characterization of focal liver lesions was 30.2% more sensitive in the recognition of malignancy and 16.1% more specific in the exclusion of malignancy and overall 22.9% more accurate. In the subgroup with confirmative histology available (n = 30), sensitivity was 95.5% (CEUS), 72.2% (CT) and 81.8% (MRI), and specificity was 75.0% (CEUS), 37.5% (CT) and 42.9% (MRI).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CEUS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 (FNH) and hemangiomas was 100% and 87%, resulting in an accuracy of 94.5%.
CONCLUSION: SonoVue-enhanced sonography emerges as the most sensitive, ost specific and thus most accurate imaging modality for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focal liver lesions.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研究由超临界溶液快速膨胀法制备的灰黄霉素超细微粒的形貌特征及其在PBS缓冲溶液中的溶解性.方法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差示扫描量热计、X射线衍射对超细微粒进行表征.结果 所制备的灰黄霉素微粒平均直径在1μm左右,粒度均匀;其物理性质及结构没有明显变化;其溶解速率大且在2min后浓度达到最高.结论 超临界溶液快速膨胀法可以用来制备药物超细微粒.  相似文献   
105.
目的制备盐酸度洛西汀壳聚糖微球,并对处方工艺进行筛选。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以壳聚糖为分散介质,乳化交联法制备盐酸度洛西汀壳聚糖微球。结果平均粒径为16.25μm,载药量为31.22%,药物包封率为75.48%。结论该方法制得的微球外观均匀圆整,分散性良好,粒径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对具有Anderson结构的稀土元素钼系化合物进行电化学表征.方法 采用电化学工作站三电极体系.结果 首先合成了母核Na3[CrMo6O24H6]·8H2O,分别采用玻碳电极和制备的碳糊电极进行电化学表征.其次分别制备了Ce[CrMo6O24H6]、Sm[CrMo6O24H6]、Eu[CrMo6O24H6]的碳糊电极,测定了它们的循环伏安图.结论 从循环伏安图中看出,使用两种电极时Na3[CrMo6O24H6]的氧化还原行为相似,均是单电子的一步不可逆还原.三种化合物的氧化还原行为与母核相似,说明这三种化合物均经历单电子的一步不可逆还原过程.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合成聚乙二醇化壳聚糖-氟尿嘧啶偶合物(5-FU-CS-mPEG),并考察体外释放性能。方法 以羧基化单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COOH)与壳聚糖(CS)反应制得聚乙二醇单甲醚改性壳聚糖(mPEG-CS),再与经氯乙酸修饰的氟尿嘧啶(FUA)在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EDC·HCl)/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介导下与CS偶联,生成目标产物5-FU-CS-mPEG;用UV、1H-NMR、FT-IR对结构进行表征;UV法计算前药载药量;采用动态透析法研究前药释放度。结果 经结构确证,成功合成了5-FU-CS-mPEG;经1H-NMR计算mPEG的取代度为12.31%;载药量为4.83%;大分子前药在120 h的累积释放量为57%。结论 5-FU-CS-mPEG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108.
目的利用甘草次酸的肝靶向特征,对3位、11位、18位和30位进行结构修饰,合成制备具有肝靶向潜能的甘草次酸酯和酰胺类衍生物,并进行结构表征。方法以18β-甘草次酸为先导化合物,对C3-位和C30-位酯化或酰胺化、C11-位脱氧及C18β-H的构型转化等化学修饰,制备甘草次酸酯类、酰胺类和11-脱氧衍生物;利用光谱方法进行结构表征。结果合成制备14种甘草次酸类衍生物;对理化性质和光谱特征进行详细描述,优化了制备工艺。结论甘草次酸酯和酰胺类衍生物的制备在甘草三萜类骨架的化学修饰研究及肝靶向载体特征的研究中以及新型小分子载体介导的肝靶向抗癌药物设计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制备甘草次酸-氟尿嘧啶类复合物——3-羰基-18β-甘草次酸-1,3-二羟甲基-5-氟尿嘧啶(化合物Ⅴ)并进行结构表征。方法对18β-甘草次酸(化合物Ⅰ)的C3-位羟基进行氧化制备3-羰基-18β-甘草次酸(Ⅱ);将抗癌药5-氟尿嘧啶(Ⅲ)与甲醛缩合制成1,3-二羟甲基-5-氟尿嘧啶(Ⅳ);将化合物Ⅱ与Ⅳ在碱性催化系统作用下进行室温缩合反应制得目标化合物Ⅴ;并对结构进行鉴定。结果目标化合物的产率为72%;理化性质与结构鉴定数据表明为目标化合物。结论目标化合物的制备中,缩合反应的条件控制(无水,DCC/DMAP in DMF,室温反应24h)是合成关键。本研究为进一步进行活性测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0.
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1部收载的83种有毒中药,从药味自身毒性成分、炮制方法、毒靶器官临床表征信息采集3个方面,探讨有毒中药药物不良反应的早期预警机制,对于预防有毒中药临床应用不良反应事件发生、降低药物损害,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