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0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48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9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42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101篇
中国医学   149篇
肿瘤学   3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21.
蟾蜍灵诱导结肠癌SW620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信号传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康  范钰  周革  赵长林 《医药世界》2005,(12):58-60
目的研究蟾蜍灵诱导结肠癌细胞的凋亡作用,并探讨其治疗结肠癌的作用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蟾蜍灵处理结肠癌SW620细胞后,采用四唑蓝比色试验检测癌细胞增殖,分别采用光镜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癌细胞凋亡情况,采用Fura-2荧光复合技术测结肠癌细胞内[Ca2 ]i浓度。结果:蟾蜍灵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蟾蜍灵能够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在结肠癌细胞凋亡过程中,胞内[Ca2 ]i明显升高,以凋亡早期更为明显。1h时为288.56±8.46n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125.56±5.25)(P<0.01)。结论:蟾蜍灵对结肠癌细胞生长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与诱导凋亡有关。Ca2 在蟾蜍灵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2.
重组水蛭素经蟾蜍肺泡膜的转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瑜  吕万良  胡新  张华  张烜  王学清  张强 《中国药学杂志》2005,40(17):1318-1322
 目的考察重组水蛭素跨膜转运的基本特点和影响因素,对转运的机制进行初步的探讨,为重组水蛭素肺部给药的体内评价打下理论基础。方法将蟾蜍肺泡膜作为肺液上皮体外模型,装在水平扩散池上,向给药池中加入荧光标记的重组水蛭素(FTTC-rHV2),在不同的温度、不同的给药池初始浓度、不同的转运方向的条件下测定表观渗透系数,同时考察给药池溶液中高渗透压、酸性pH、加入渗透促进剂或者代谢抑制剂时的转运情况。同时监测膜电阻的变化。结果FTTC-rHV2的表观渗透系数具有浓度非依赖性、温度非依赖性和方向非依赖性。酸性pH环境、高渗透压和吸收促进剂使表现渗透系数明显增加,而代谢抑制剂对袁观渗透系数没有明显的影响。3h内膜电阻没有明显的变化,说明膜的完整性得以保持。结论重组水蛭素经蟾蜍肺泡膜的转运是一个非能量依赖、非载体依赖的被动扩散过程。  相似文献   
23.
联合中药治法抑制大鼠肝癌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鳖甲煎丸和大黄蛰虫丸联合蟾蜍制剂的联合中药治法对大鼠肝癌的抑制作用。方法联合使用鳖甲煎丸、大黄蛰虫丸和蟾蜍制剂作为治疗组,另设正常对照和模型对照各一组。分别观察其对2-乙酰氨基芴诱发大鼠肝癌的死亡率、光镜下病理改变和免疫组化PCNA结果的改变。结果鳖甲煎丸和大黄蛰虫丸联合蟾蜍制剂可以降低大鼠死亡率,减少的癌结节形成,降低PCNA阳性率。结论鳖甲煎丸和大黄蛰虫丸联合蟾蜍制剂治疗对大鼠肝癌的发生有抑制作用,对肝脏某些基因的转录水平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4.
目的 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心可宁胶囊中6种蟾蜍二烯内酯类化合物的含量,并验证此方法在心可宁胶囊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 以华蟾酥毒基为内参物,建立日蟾毒它灵、沙蟾毒精、蟾毒它灵、蟾毒灵和脂蟾毒配基与华蟾酥毒基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采用外标法和一测多评法测定心可宁胶囊中6种蟾蜍二烯内酯类化合物的含量,比较2种方法的结果差异,验证一测多评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结果 日蟾毒它灵、沙蟾毒精、蟾毒它灵、蟾毒灵和脂蟾毒配基与华蟾酥毒基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1.06,0.862,0.897,1.09,0.915;2种方法结果无显著差异。结论 以华蟾酥毒基为内参物建立的相对校正因子重现性好,一测多评法可用于心可宁胶囊中多个蟾蜍二烯内酯类成分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儿童蟾蜍毒素导致心脏毒性临床表现及其救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服食蟾蜍中毒患儿的临床诊治资料,观察入院时和住院后24 h、48 h、72 h患儿的心电图(ECG)、心肌损伤生物学指标的变化和主要救治手段。结果 4例患儿均出现过缓型心律失常和心肌损害,经过血液灌流(HP)结合药物治疗,3例患儿ECG和心肌损伤指标在48 h内恢复正常,最后痊愈出院,1例患儿由于服食蟾蜍量多、年龄幼小和病情危重,最终死亡。结论儿童蟾蜍中毒主要以心脏毒性为主,血液灌流结合药物治疗是救治蟾蜍中毒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6.
目的 研究蟾蜍灵在诱导HL-60细胞凋亡过程中,对线粒体凋亡途径相关基因Bcl-2、Bax、Survivin及Smac/DIABLO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锥虫蓝拒染法检测细胞存活情况,细胞形态学观察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分析Bcl-2、Bax、Smac/DIABLO、Survivin及caspase-3蛋白表达,RT-PCR检测SurvivinmRNA表达。结果 蟾蜍灵抑制HL-60细胞增殖,24,48及72h的,IC50值分别为25.8,8.0及2.1nmol/L。蟾蜍灵大于50.0nmol/L时可明显诱导HL-60细胞凋亡。50.0nmol/L蟾蜍灵作用6,12,24及48h,Bcl-2蛋白表达分别下调至作用前的88.6%,53.3%,19.2%及9.5%,而Bax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Bcl-2/Bax比值由2.0分别降至1.7,1.1,0.4及0.2。Survivin蛋白表达分别下调至作用前的75.2%,54.8%,37.5%及20.3%;Survivin mRNA表达在作用6,12和24h后分别下调至作用前的85.7%,39.4%和12.5%,在作用48h后几乎检测不到。50.0nmol/L蟾蜍灵作用12,24及48h,线粒体部分的Smac/DIABLO蛋白表达分别下调至作用前的77.5%,21.2%及15.3%,而胞浆部分的Smac/DIABLO蛋白表达分别上调至作用前的1.4,2.0.及3.5倍。蟾蜍灵作用8~48h可检测到caspase-3的活化亚基。结论 蟾蜍灵诱导的HL-60细胞凋亡与Bcl-2及Survivin表达下调、线粒体释放Smac/DIABLO及caspase-3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27.
<正>蟾蜍又名癞蛤蟆,其耳下腺及皮肤腺分泌物经炮制加工后,具有解毒、止痛、开窍、提神、强心、抗炎、利尿等作用,是我国传统中药材之一。但其毒性大,一般药用内服量为3~5mg,最大不能超30 mg,过量可引起中毒,病情凶险。我院急救中心2007年6月—2009年10月在急救车内抢救急性蟾蜍毒素中毒患者5例,现将救治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3例,女2例;年龄15~52岁,中位年龄38岁。既往均无特殊疾患史。其中初中学生1例。发  相似文献   
28.
盐酸纳美芬鼻腔喷雾剂纤毛毒性影响因素的考察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盐酸纳美芬鼻腔喷雾剂纤毛毒性的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应用离体蟾蜍上颚黏膜为实验模型,同时应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同因素对纤毛摆动时间的影响。结果:药物浓度、溶液pH值和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在一定范围内或浓度下对纤毛摆动时间无显著性影响,而渗透压和三氯叔丁醇对纤毛摆动时间有显著性影响,并且HP-β-CD和三氯叔丁醇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两者合用时,三氯叔丁醇的纤毛毒性明显下降。结论:在一定范围内或浓度下,鼻腔给药的纤毛毒性受药物浓度、溶液pH值和HP-β-CD的影响较小,受渗透压、三氯叔丁醇影响较大,HP-β-CD可以降低三氯叔丁醇的纤毛毒性。  相似文献   
29.
蛙心灌流实验中蛙心插管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改进蛙心灌流实验中蛙心插管的方法。方法蛙心插管改为从右主动脉插入;插管时保持蛙心内血液的正常循环;在任氏液中加入肝素。结果实验组蛙心插管的时间为(87±8)s,成功率、存活率和凝血率分别为88.89%、83.33%、0.00%;对照组蛙心插管的时间为(140±18)s,成功率、存活率和凝血率分别为76.47%、69.23%、23.53%。2组观察指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改进离体蛙心制备过程中的几个环节,缩短了插管时间,提高了插管成功率,提高了插管后蛙心的存活率,降低了凝血率,为后续的灌流实验提供了活性较好的离体蛙心。  相似文献   
30.
目的 了解静脉全麻药氯胺酮对交感神经节单个神经元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应用离体蟾蜍椎旁神经节(PVG)细胞内记录技术 ,观察不同浓度的氯胺酮对PVG细胞的膜电学特性、动作电位及兴奋性的影响。结果 对离体PVG灌流 0 .3~ 3.0mmol/L氯胺酮可浓度依赖性地引起轻度去极化反应 (n =2 0 ,P <0 .0 5 ) ,降低直接动作电位的幅度和超射值 (P <0 .0 1) ,延长半幅时程 (P <0 .0 5 ) ,并明显提高动作电位的阈电位水平 (P <0 .0 5 ) ,使刺激电流强度 放电频率关系曲线右移 ,在 3mmol/L浓度减小膜电阻 (P <0 .0 5 ) ,完全取消动作电位的产生。结论 氯胺酮对离体蟾蜍椎旁神经节细胞具有直接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