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5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61.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虎耳草中17种氨基酸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N,N-二硝基氟苯柱前衍生氨基酸后测定;色谱柱为Phenomenex Gemini5μm C18,流动相为醋酸钠(pH =6.40)和50%乙腈,采用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60 nm,外标法计算含量.结果 17种氨基酸线性关系、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良好,加样回收率为96.7% ~ 103.2%(RSD为1.14% ~2.43%).各地点的氨基酸总量范围是5 51%~7 8%,虎耳草含有7种必需氨基酸,它们的含量占总量均大于60%.在不同地点虎耳草中氨基酸平均含量顺序为苯丙氨酸>亮氨酸>天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组氨酸>精氨酸>谷氨酸>丙氨酸>脯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甘氨酸>甲硫氨酸.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为虎耳草药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2.
目的:对藏药甘青虎耳草全草化学成分进行系统分离鉴定。方法:利用普通硅胶柱色谱和聚酰胺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超导核磁共振(NMR)、质谱(MS)等现代波谱技术确定其结构。结果:从甘青虎耳草的乙醇(95%)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经波谱方法鉴定,其结构被确定为:槲皮素(Ⅰ),槲皮素-3-O-β-D-半乳糖糖苷(Ⅱ),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Ⅲ),槲皮素-3-O-β-D-半乳糖-7-O-β-D-葡萄糖苷(Ⅳ),β-谷甾醇(Ⅴ),胡萝卜苷(Ⅵ)。结论:这6种成分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3.
响应面法优选虎耳草抗前列腺癌活性部位提取工艺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周欣  陈华国  黄志金  先春  杨世林 《中草药》2013,44(13):1768-1773
目的 优选虎耳草Saxifraga stolonifera抗前列腺癌活性部位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岩白菜素、槲皮素-5-O-β-D-吡喃葡萄糖苷、槲皮素-3-O-L-鼠李糖苷、槲皮素以及总黄酮的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方法进行提取工艺优化研究.结果 虎耳草抗前列腺癌活性部位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回流提取,乙醇体积分数60.04%,料液比例1∶13.79,提取时间89.98 min,提取温度80℃,在此条件下岩白菜素、槲皮素-5-O-β-D-吡喃葡萄糖苷、槲皮素-3-O-L-鼠李糖苷和槲皮素以及总黄酮的提取率分别为97.15%、98.13%、98.37%、97.82%、96.33%.结论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虎耳草中抗前列腺癌活性部位的提取工艺,对虎耳草的综合利用以及产业化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4.
通过对不同地理来源的9份虎耳草资源的14个形态性状进行了分析,初步了解其形态性状遗传多样性的特点.结果表明:不同地理来源虎耳草资源群间遗传变异大,且在同一地理来源的群内也存在遗传变异,但群间遗传变异比群内遗传变异更加明显和广泛.  相似文献   
65.
虎耳草有效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报道从虎耳草Saxifraga Stolonifera Meerb.的叶中分离到8个结晶,其中的7个经鉴定为:岩白菜素、槲皮甙、槲皮素、没食子酸、原儿茶酸、琥珀酸及反甲基丁烯二酸。  相似文献   
66.
目的:考察确定复方虎耳草素片重金属与砷盐含量限度。方法:重金属的含量以铅计,采用样品溶液和标准对照溶液在实验条件下,与硫代乙酰胺作用,比较颜色深浅而确定含量限度;砷盐采用样品溶液和标准对照砷溶液在实验条件下,与溴化汞试纸反应形成砷斑比较颜色深浅而确定含量限度。结果:复方虎耳草素片重金属含量限度低于百万分之二,砷盐含量限度低于百万分之三。结论:复方虎耳草素片的重金属与砷含量很低,符合出口标准,可作为内控指标控制其质量。  相似文献   
67.
蛇床子中5种成分的HPLC测定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翁德新  李天傲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18):1883-1885
目的:建立对蛇床子药材中花椒毒素、异虎耳草素、香柑内酯、欧前胡素、蛇床子素进行同时测定的RP-HPLC法。方法:采用Alltech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0.1%醋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45,325 nm;柱温为40 ℃。结果:花椒毒素、异虎耳草素、香柑内酯、欧前胡素、蛇床子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20 μg·mL-1(r=0.999 9),1~20 μg·mL-1(r=0.999 9),1~20 μg·mL-1(r=0.999 8),100~1 200 μg·mL-1(r=0.999 7),100~2 000 μg·mL-1(r=0.999 9),回收率均大于95%。结论:本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蛇床子中5种成分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68.
川西北藏族民间药用虎耳草属植物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虎耳草始载于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为常用中草药.我国汉族地区及日本所用原植物均为虎耳草〔Saxifragastolonifera(L.)Meerb.〕一种.  相似文献   
69.
70.
李亨东  李英伦  范巧佳  窦伟  安婷 《中草药》2009,40(Z1):187-189
目的 筛选虎耳草抑菌、抗炎、镇咳作用的活性部位。方法虎耳草提取物中萃取出不同极性段的有效部位,观察石油醚、醋酸乙酯、正丁醇、水提取部位临床常见致病菌的体外抑制效果、对小鼠的急性、慢性炎症抑制效果和对小鼠氨水引咳的抑制效果。结果 虎耳草提取物中不同极性段萃取物对所选细菌的体外抑制作用,对小鼠急性耳肿胀、慢性肉芽肿及氨水引咳的抑制作用差异明显;其中醋酸乙酯部分效果最好。结论 虎耳草提取物中醋酸乙酯萃取部分为其主要的活性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