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4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42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32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07篇
中国医学   194篇
肿瘤学   2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且重现性好的藤黄酸B的制备分离方法,并对分离产物进行结构确证。方法采用乙醇超声提取方式对藤黄药材进行初步提取,用中压制备色谱和高压制备色谱相结合的方式对藤黄乙醇提取物中藤黄酸B进行分离和纯化,并采用正交设计对提取和分离工艺进行优化。采用红外光谱、质谱、1 H-核磁共振谱、13C-核磁共振谱对分离得到的样品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优选的分离方法较其他方法简便且高效可控,分离得到的样品通过结构鉴定,确定为藤黄酸B且纯度可达到99%以上。结论所建立的藤黄酸B的提取分离方法具有高效、简便且重现性好的特点。同时,本研究提供了藤黄酸B相对完整的谱图信息,并确证了所分离藤黄酸B的结构。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藤黄酸对多药耐药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L—OHP的耐药逆转及其对多药耐药基因(MDR1)和P-糖蛋白(P—gP)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逐步增加药物浓度的方法建立奥沙利铂耐药结肠癌细胞株SW480/L—OHP。噻唑蓝(MTT)法测定SW480/L-OHP细胞株的耐药指数和藤黄酸在无细胞毒浓度下对结肠癌细胞耐受奥沙利铂的逆转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周期变化,RT—PCR检测各组细胞MDRlmRNA表达水平,Westernblot检测各组细胞P—gP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藤黄酸对结肠癌SW480及SW480/LOHP细胞增殖均具有抑制作用,且呈量效关系。奥沙利铂与低毒剂量藤黄酸共同作用SW480/L-OHP细胞,其Ic50显著降低(P〈0.05),耐药逆转倍数为3.72。与奥沙利铂单药组相比,加入低毒剂量藤黄酸后,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藤黄酸作用后MDRlmRNA转录水平降低,同时下调了P—gp蛋白表达。结论藤黄酸部分逆转SW480/L—OHP细胞对奥沙利铂的耐药性,其机制与增加细胞内奥沙利铂的蓄积,抑制MDRl基因的表达及降低P—gp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藤黄酸对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K562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藤黄酸(0、0.2、0.4、0.8、1.2、2.0μmol/L)处理24、48、72h后K562细胞增殖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K562细胞的凋亡和周期;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独立生长因子1(GFI-1) 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藤黄酸可以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并呈剂量、时间依赖性;0.4μmol/L藤黄酸处理24h后的K562细胞凋亡率增加;藤黄酸对GFI-1的mRNA表达无显著影响,藤黄酸可以下调GFI-1蛋白的表达;藤黄酸及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共处理后的K562细胞GFI-1蛋白水平较藤黄酸组升高;藤黄酸及氯喹(CQ)共处理后的K562细胞GFI-1蛋白水平与藤黄酸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藤黄酸可以有效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藤黄酸可以诱导K562细胞G0/G1期及S期阻滞;藤黄酸通过蛋白酶体途径促进GFI-1蛋白降解。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藤黄酸(GA)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藤黄酸、核因子κB抑制剂激酶(IKK16)和阳性对照药物5-氟尿嘧啶作用人正常胃黏膜上皮GES-1细胞和人胃癌SGC-7901细胞48 h后,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细胞活力,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SGC-7901细胞的侵袭能力,免疫印迹法检测波形蛋白(vimentin)、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蛋白表达水平以及IKKα和p65的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 藤黄酸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SGC-7901细胞活力,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89 μmol/L,但对GES-1细胞活力无显著影响;5-氟尿嘧啶对GES-1和SGC-7901细胞均有抑制作用,IC50 分别为7.36 μmol/L和199.57 μmol/L。低剂量藤黄酸或IKK16可抑制SGC-7901细胞侵袭,下调MMP-2、MMP-9和vimentin的蛋白表达水平以及抑制IKKα和p65蛋白磷酸化,并且两者联合作用时抑制作用更强。 结论 低剂量藤黄酸可在体外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侵袭,其机制可能与抑制IKKα/p65信号通路,继而下调MMP-2、MMP-9和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中药藤黄制剂治疗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08例经细胞/病理学确诊,未接受过任何治疗或经其他治疗失败复发转移,并均具有可测量指标的中、晚期乳腺癌患者,藤黄制剂作为术前用药,以1个月为一疗程,经1~2个疗程后对具备手术条件者进行手术。有手术禁忌或拒绝手术者继续行多个疗程治疗。软膏含5%浓度,外敷癌灶处,每周换药2~3次;片剂每片含30 mg,口服每次60~90 mg,3次/d;针剂每支含100 mg,每次100~200 mg,加入5%葡萄糖250~500 mL中静脉点滴,2次/w。结果:本组病例起效时间多在2 w左右,其中CR2例,PR71例,NC21例,PD14例,总有效率为67.58%,临床获益率为87.04%,全组有效缓解期为3~22个月,中位缓解期8个月。对心、肝、肾等重要脏器无明不良影响,对骨髓造血功能无抑制作用。结论:藤黄制剂对乳腺癌有一定疗效,未发现其具有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26.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鉴定中药藤黄中桥环类化合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质谱联用仪(HPLC-ESI/MS)研究新藤黄酸和藤黄酸在正离子检测方式下的一级质谱和多级质谱,归纳其ESI碎裂规律。采用C18反相色谱柱分离并检测了藤黄中的16种化合物;通过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与电喷雾质谱联用获得了相应化合物的最大紫外吸收和相对分子质量信息,并利用质谱的源内碰撞诱导解离技术(CID)结合文献报道鉴定了10种化合物的结构。这种研究方法对其他天然产物特别是微量成分结构分析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繁殖期杀菌荆和抑茵剂联用的可能性,降低细菌内毒素的释放量,改善临床感染症状.方法:采用微生物井式扩散法,在无茵条件下,用藤黄八叠球菌作茵悬液,氨苄西林、红霉素标准品为模型药物,测定两者合用后的抑茵圈.结果:两种抗生素联用后的抑茵圈与氨苄西林单用的抑茵圈相当(P>0.05).结论:抑茵剂与繁殖期杀菌剂联用并不降低繁殖期杀菌剂的杀菌效能,联用时应以同时合用或先使用杀菌剂后使用抑茵剂为宜.  相似文献   
28.
为了研究大叶藤黄树皮中酮类成分,运用正相和反相硅胶柱色谱法对大叶藤黄树皮乙酸乙酯萃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用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共分离得到3个新酮类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1,2,5-三羟基-6-甲氧基酮(1),1,4,6-三羟基-5-甲氧基酮(2),1,2,7-三羟基-4-(1,1-二甲基烯丙基)酮(3)。  相似文献   
29.
舒文秀  陈燕  何静  崔国惠 《中草药》2008,39(1):74-78
目的 观察藤黄酸对白血病细胞株U937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对核孔蛋白Nup88的调控作用,研究藤黄酸诱导凋亡作用与其调节Nup88的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Annexin-V FITC/PI双标法及Hoechst 33258染色法分析细胞凋亡的改变,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和细胞内核孔蛋白Nup88的改变,RT-PCR检测藤黄酸对白血病细胞内Nupp88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Nup88蛋白的细胞分布情况.结果 藤黄酸能明显抑制U937细胞的增殖,其抑制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其24 h的IC50为(1.019±0.134)mg/L;此外,藤黄酸还具有诱导U937细胞凋亡和G0/G1期阻滞的作用.核孔蛋白Nup88弥漫分布于白血病细胞的核浆之间,以细胞浆和核膜为主,经藤黄酸干预后,Nup88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主要集中于核膜的胞浆面,偶见胞浆中表达.结论 藤黄酸能明显抑制U937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而藤黄酸诱导的核孔蛋白Nup88的重新分布以及表达量的下调可能参与了其诱导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30.
HPLC法测定藤黄中藤黄酸和新藤黄酸的含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建立藤黄藤黄酸和新藤黄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Hypersil ODS 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0.1%冰醋酸水溶液(93:7),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为360nm,外标法定量。结果藤黄酸线性范围为2.45~49μg,回归方程Y=11334.8+232781X(r=0.9999,n=5),平均回收率99.3%,RSD=1.02%(n=6);新藤黄酸线性范围为2.55~51μg,回归方程Y=75197.5+226301X(r=0.9997,n=5),平均回收率100.5%,RSD=1.48%(n=6)。结论本法精密度高,重复性好,简便、可靠,可作为藤黄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