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8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96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4篇
中国医学   24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71.
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 ,对蒲黄原料的醇提取工艺进行研究 ,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出最佳的提取工艺 ,即以原药材 9倍量的 70 %乙醇回流提取 3次 ,每次 2h。  相似文献   
72.
地龙蒲黄散外敷治疗慢性附睾炎6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绪红 《陕西中医》2005,26(9):932-933
目的:观察祛瘀散结类中药外敷治疗慢性附睾炎的疗效。方法:自拟地龙蒲黄散(地龙、生蒲黄、延胡索、川芎等)外敷治疗慢性附睾炎63例。结果:总有效率93.7%。提示:本方法具有祛瘀散结,消肿止痛的功效。  相似文献   
73.
74.
目的:提供识别蒲黄伪制品来源的鉴别方法,确保用药安全.方法:性状、显微、理化鉴别相结合.结果:鉴定蒲黄伪制品为扁枝石松子掺黄柏粉末及泥沙伪制而成.结论:扁枝石松子掺黄柏粉末及泥沙伪制蒲黄现象应引起相关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75.
蒲黄为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将其列入草木上品,日:“味甘,平。主治心腹、膀胱寒热,利小便,止血,消瘀血。久服轻身、益气力,延年神仙。生池泽。”  相似文献   
76.
蒲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李芳  陈佩东  丁安伟 《中草药》2012,43(4):667-669
目的研究蒲黄Typha angustifolia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聚酰胺柱色谱、重结晶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蒲黄中分离并鉴定了14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1)、二十五烷酸(2)、正十九烷醇(3)、柚皮素(4)、香草酸(5)、烟酸(6)、琥珀酸(7)、胸腺嘧啶(8)、胡萝卜苷(9)、尿嘧啶(10)、香蒲新苷(11)、十八烷酸丙酸醇酯(12)、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13)、蔗糖(14)。结论化合物2、3、6、8为首次从蒲黄中发现。  相似文献   
77.
目的:基于方剂文献分析蒲黄生品与熟品的使用异同。方法:以《中华医方精选辞典》为据,收集组成含蒲黄的方剂192首,建立Excell数据表,利用Excell的筛选工具,对相关资料进行归类统计。结果:蒲黄熟用包括略炒、微炒、炒、纸隔/包炒、炒赤色、炒黑、炒炭、炙、烧灰等不同炮制处理,蒲黄生品与熟品在"凉血"、"止血"、"化瘀"方剂中均有使用。结论:历代蒲黄主要的炮制方法为炒法,生熟蒲黄的临床应用非拘泥于"生行熟止"之说。  相似文献   
78.
陈佩东  孔祥鹏  李芳  丁安伟 《中药材》2012,(8):1221-1224
目的:对蒲黄炒炭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与凝血酶活性的谱效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UPLC—MASS比较蒲黄炒炭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采用凝血酶活性测定法对炒炭前后主要变化的色谱峰成分进行活性测定。结果:蒲黄炒炭前后化学组分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黄酮类组分中苷类明显减少,凝血活性差异较大的主要为槲皮素、异鼠李素。结论:蒲黄炒炭前后黄酮类化合物变化最为显著,这可能是蒲黄活血化瘀和蒲黄炭止血活性的主要物质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79.
眼底出血症     
谭家寿 《健康生活》2010,(12):21-21
方一 槐花侧柏汤 组成槐花、侧柏叶、仙鹤草、旱莲草、生蒲黄、连翘、生地、白芍各15克,炒荆芥、焦栀子各10克,茜草、黄芩各12克,小蓟、白茅根各30克,三七粉3克(冲服)。  相似文献   
80.
香蒲,为香蒲科多年水生植物,多生于沼泽河湖及浅水中,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尤以南方水乡最多。其根茎、花粉皆可入药,并为药食两用之品。蒲菜,又名蒲芽、蒲儿根、蒲儿菜,为香蒲的假茎。中医认为,本品性味甘、凉,入脾、肺、肝经,有清热凉血、利水消肿之功,适用于孕妇劳热、胎动下血、消渴、口疮、热痢、淋病、白带、水肿、瘰疠等。《神农本草经》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