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30篇
  免费   180篇
  国内免费   37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100篇
内科学   33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1463篇
预防医学   54篇
药学   153篇
  1篇
中国医学   277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39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130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142篇
  2014年   207篇
  2013年   198篇
  2012年   244篇
  2011年   224篇
  2010年   200篇
  2009年   163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193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184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136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188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167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198篇
  1995年   184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06篇
  1992年   87篇
  1991年   11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肘-臂综合征是指在患侧上肢肱骨带和肘关节出现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皮肤或肌肉萎缩等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此病多由受凉或劳累引起。病程长,疗程亦长,且易反复,严重影响人们工作和生活质量。笔者近两年采用蒙医治疗此病获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2.
泄泻、痢疾作为病名,源于<黄帝内经>,<伤寒论>中统称为下利,并作了较详细的阐发.仲景认为,下利病因众多,病机各异,证候复杂,既有虚寒,亦有实热;既有表里同病,亦有寒热错杂.临床须仔细辨证,谨察病机,按证立法,以法选药组方,方能获得佳效.现将<伤寒论>中有关下利证治的论述初步探析如后.  相似文献   
83.
湿热证“正盛邪实”病机浅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湿热证是中医病邪辨证中的证名之一。“湿热”既属于外感六淫病邪,又具有内生五邪的特性。湿热证的病机比较复杂。“湿”与“热”两者性质相反,“湿”为阴邪,易伤阳气,阻碍气机;“热”属阳邪,易伤阴动火。通过对病毒性肝炎、肾炎、胃炎湿热证的研究,初步探讨了这些疾病中湿热证的共同特征,认为湿热证可能概括了一些感染性疾病在特定病理阶段所表现出的免疫学特征,即湿热证处于以较强的炎症反应为主要表现的“正盛邪实”、“邪正抗争剧烈”的病理状态。湿热证的炎性反应可能存在两个方面的病理变化:致病因子的侵入直接引起炎症反应和机体免疫功能亢进造成的自身组织炎性损伤。  相似文献   
84.
柴贯解热颗粒治疗感冒风热证10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 0 0年 8月至 2 0 0 1年 4月 ,我们数家医院采用随机双盲的方法 ,用柴贯解热颗粒治疗感冒风热证 10 0例 ,经临床观察 ,疗效较好 ,现报告结果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 病例来源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符合感冒诊断标准 ,中医辨证属风热证。病程在 4 8小时内 ;年龄在 18~ 6 5岁之间。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10 0例 ,治疗组男性 4 3例 ,女性 5 7例 ;年龄 18~ 6 2岁 ,平均 33 10± 12 17岁。对照组男性 38例 ,女性 6 2例 ;年龄 18~ 6 5岁 ,平均34 38± 12 0…  相似文献   
85.
辨证治疗单纯血尿性IgA肾病87例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探索单纯血尿性IgA肾病的中医辨证施治规律。方法:对87例单纯血尿性IgA肾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为湿热证、气阴两虚证、瘀血证3种证型,无证可辨者亦归于瘀血证,并分别以以清热利湿、滋阴凉血益气、活血祛痰法治疗。结果:87例单纯血尿性IgA肾病患者中,湿热证者最多,湿热证总有效率为97.05%;气阴两虚证者次之,总有效率为96.15%;瘀血证者又次之,总有效率为66.66%。无证可辨者最少。结论:中医药辨证治疗对单纯血尿性IgA肾病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蒙医传统疗法结合功能锻炼对克雷氏骨折的治疗价值。方法:998病例均应用蒙医传统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后结合功能锻炼综合治疗,观察临床愈合时间,骨性愈合时间及功能恢复和并发症情况。结果: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2—6周,骨折骨性愈合时间为4—8周,均达骨性愈合,随诊3—6个月。其中20例腕关节功能不同程度受限外均达到正常活动。结论:蒙医传统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结合功能锻炼综合治疗克雷氏骨折具有简单易行、恢复好、并发症少的特点。是值得推广应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7.
复发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以下简称中浆 )是常见黄斑疾病 ,大多数预后良好 ,但部分易复发者往往病程迁延 ,可导致永久性视力减退。西药及激光光凝治疗可缩短病程 ,但不能阻止复发。我们采用中蒙医结合方法治疗复发性中浆取得了较好疗效 ,现总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根据临床表现 (视力、眼底、视野、荧光眼底造影 )确诊为中浆。经常规西药或激光治疗仍反复发作患者 4 7例 ,男 4 1例 ,女 6例 ;年龄 2 7~4 6岁 ;病程 10~ 2 0个月 ,视力 0 .2~ 0 .6。1.2 治疗方法 :根据症状、体征、舌质、脉象分为肝肾阴虚型 2 …  相似文献   
88.
甘温除热法 ,顾名思义 ,就是用甘温之剂治疗发热证。这种治疗法则是东垣脾胃内伤学说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其代表方是补中益气汤及其加味方和升阳散火汤。甘入脾胃 ,温益阳气 ,甘温剂者 ,即温补脾气之剂也。人以胃气为本 ,脾胃之气无所伤 ,方能元气充足。甘温之剂能通过对脾胃阳气的补养 ,对升降出入的调整 ,使人体元气充沛 ,增强抵抗力。甘温除热法是以扶正达邪以协调阴阳 ,治虚实夹杂之证 ,虚为中焦阳气虚 ,实为各种致热之病邪。脾气 (阳 )不足 ,脾胃升降出入功能就会发生紊乱 ,从而可出现以下 3种气虚与发热并存的可能 :①脾气虚弱 ,清阳下…  相似文献   
89.
抗病毒口服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风热证的RCT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是内科感染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笔者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 ,应用抗病毒口服液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风热证 80例 ,同时与双黄连口服液作对照 ,旨在客观研究抗病毒口服液的临床疗效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次临床研究共收集符合纳入病例标准 (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分型 ,体温在 37 5℃以上 ,病程在 4 8h之内者 )的门诊患者10 0例 ,其中治疗组 80例 ,对照组 2 0例。治疗组中 ,男 5 1例 ,女 2 9例 ;年龄最小 16岁 ,最大 88岁 ,平均(5 8 0 0± 3 5 2 )岁。对照组中 ,男 9例 ,女…  相似文献   
90.
尹方  陈学忠 《四川中医》2003,21(4):29-30
采用以民间草药红姑娘为主的红姑娘抗感饮治疗临床常见感冒风热证60例,并与服用银柴颗粒40例对照,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提示该方对本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