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6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324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38篇
预防医学   37篇
药学   42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41.
超声波洁治术+龈下刮治术治疗牙周炎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周映娟 《海南医学》2001,12(6):51-51
牙周炎是人类疾病中分布最广的疾患之一。而在牙周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菌斑和牙石起着重要的作用。去除龈上、下结石和菌斑、局部药物治疗是治疗牙周炎广泛采用的手段。而超声波洁治作为新的结石、菌斑去除治疗手段受到广大患者的普遍欢迎。现将我院门诊治疗的110例牙周炎患者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为门诊牙周炎患者,男75例,占68.1%,女性35例,占31.9%。平均年龄32.4岁(22~60岁)。主诉多有牙龈出血史而无系统性疾病,血常规检查可排除血液系统疾患的患者。 1.2.检查内容及结果 (1)龈炎指数(GI);根据龈的色、形、质改变分为“0~3”级。 (2)牙结石指数(OHI):根据牙石、牙垢情况分为“0~3”级。  相似文献   
42.
苯甲酰精氨酸萘酰胺法检测龈下菌斑关键厌氧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牙龈卟啉菌、福基氏类杆菌、放线共生放线菌、螺旋体与活动性牙周病变有关。本文作者建立了苯甲酰精氨酸萘酰胺 (bengoyl DL arginine naphthlamide ,BANA)水解试验为牙周关键厌氧菌感染的检测及牙周病的辅助诊断提供了新的便捷方法。一、材料与方法1 BANA试剂 :BANA (Sigma公司产品 ) 44mg溶于 1ml二甲亚砜液中制备成 10 0mmol/L贮存液 ,4℃保存。试验前用 0 0 5mol/LpH8 5Tris HCL缓冲液稀释成 1mmol/L的工作浓度。2 BANA水解试验方法 :菌斑悬液、待检菌液 50 μl分别加至聚苯乙烯 96孔板孔内 ,每孔加 10 0 μlBANA工作液 …  相似文献   
43.
正畸治疗中广泛应用的固定矫治器可导致口腔局部微环境发生改变,出现釉质脱矿及牙周组织损伤等病理改变9,本文6不正畸治疗过程中固定矫治器周围的菌斑形成,菌斑对口腔微生态的影响及菌斑的预防与控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4.
菌斑生物膜的透射电镜样品制备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1 材料和方法1 .1 材料 收集拔除的正常第一恒磨牙 ,去除表面的菌斑 ,将其制备成直径为 4mm、厚度为 0 .5mm的牙釉质磨片 ,常规高压消毒 .将直径为 3mm、厚度为 1 mm,孔径为 1 mm的硬塑料环消毒后粘于牙釉质磨片上 (用 3M光固化树脂 ) .将这种装置用光固化树脂粘结于志愿者的同侧第一磨牙上 ,分别于 4,5,6和 7d后取下 .1 .2 方法 将取下的菌斑生物膜装置投入 40 m L· L-1戊二醛 ,0 .1 mol· L-1 磷酸缓冲液 (p H 7.4)前固定 4 h,其间在真空中放置 1 5 min(JY- 71 2 4型真空泵 ,上海微型电机厂 ) ,磷酸缓冲液漂洗 ;1 0 g· L-1 四…  相似文献   
45.
陈玉荣  石四箴 《上海医学》2004,27(5):370-372
龋病活跃性检测(caries activity test,CAT)主要采用唾液、菌斑、釉质等标本来检测机体的龋病活跃性状况。对龋病活跃性的研究大多考虑细菌、宿主及饮食等因素,多年来在检测唾液、菌斑的变形链球菌预测龋病活跃性方面作了很多研究,随着检测方法的改进,敏感度和特异性不断提高,操作也更简便、快捷。  相似文献   
46.
硅研磨头用于超声洁治术的抛光效能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声洁治术是指用超声洁治机去除龈上牙石、菌斑和色素斑,并磨光牙面,以延迟菌斑和牙石的再沉积。它消除了菌斑和牙石的刺激,具有省时省力的特点,在对牙龈炎和牙周炎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洁治器头较为尖细,不易去除色素斑,且不免会导致釉质表面的不光滑,所以洁牙术后的抛光过程越来越引起重视。从2004年以来,采用日本松风硅研磨头进行术后抛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收集重庆市第八人民医院口腔科2004-2006年全口洁治术病人100例,年龄18~72岁,近半年来未做过全口洁治术。以自身为对照,将AD区设为实…  相似文献   
47.
人工菌斑致牙釉质早期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者采用人工菌斑新技术模拟致龋性牙菌斑的细菌组成。研究在人工菌斑这个特定的微生态环境下发生的牙釉质龋样损害,探讨牙菌斑的致龋力。结果显示,在人工菌斑环境下,能模拟出相同于人口腔自然环境下的牙釉质早期龋样损害,而且二者在光镜下实难区分。表明人工菌斑技术是研究龋病发生、发展的有效方法,它将致龋菌—牙菌斑—早期龋三者有机联系起来,从而使所得结果更接近于龋病发生的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48.
通过对菌斑细胞外液中的化学耗氧量、糖类及IgG和IgA的测定,发现菌斑细胞外液中存在一个容量较大的还原态体系,它是影响菌斑的低氧还原电势的重要因素;在休息状态,菌斑细胞外液不存在明显的游离葡萄糖、果糖、蔗糖,而在龋活跃与无龋组间IgG和IgA含量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49.
梁惠霞  石四箴 《上海医学》2006,29(2):98-100
目的研究蔗糖溶液漱口前、后乳牙菌斑液短链有机酸含量与龋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3~5岁完整乳牙列幼儿32例,无龋组12例[龋补牙数(dft)=0且龋蚀指数(CSI)=0];有龋组20例,其中高危亚组10例(dft≥5且CSI≥10),低危亚组10例(0菌斑液中乳酸、乙酸和丙酸浓度。结果漱口后,有龋组中低危和高危亚组菌斑液乳酸浓度均显著高于漱口前(P<0.01)。漱口前、后有龋组中高危亚组乳酸浓度差值与dft、CSI呈正相关(r值分别=0.951和0.835,P值均<0.01)。结论蔗糖溶液漱口前、后乳牙菌斑液乳酸含量的变化与个体龋易感性相关。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细菌外排泵抑制剂(microbial efflux pump Inhibitor,EPI)——维拉帕米对以血卟啉单甲醚(hematoporphyrin monomethylether,HMME)为光敏剂的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杀灭牙菌斑生物膜内主要致龋菌的影响。方法:以变形链球菌、血链球菌、嗜酸性乳杆菌和粘性放线菌为实验菌株,建立牙菌斑生物膜模型。以维拉帕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