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10篇
  免费   2512篇
  国内免费   866篇
耳鼻咽喉   75篇
儿科学   498篇
妇产科学   290篇
基础医学   909篇
口腔科学   127篇
临床医学   5779篇
内科学   3244篇
皮肤病学   427篇
神经病学   224篇
特种医学   52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8篇
外科学   1030篇
综合类   8789篇
预防医学   6226篇
眼科学   113篇
药学   6102篇
  35篇
中国医学   1215篇
肿瘤学   2266篇
  2024年   311篇
  2023年   1114篇
  2022年   939篇
  2021年   1191篇
  2020年   1088篇
  2019年   1197篇
  2018年   702篇
  2017年   1057篇
  2016年   1138篇
  2015年   1327篇
  2014年   2093篇
  2013年   1930篇
  2012年   2656篇
  2011年   2583篇
  2010年   2415篇
  2009年   2251篇
  2008年   2343篇
  2007年   2242篇
  2006年   1896篇
  2005年   1805篇
  2004年   1386篇
  2003年   1075篇
  2002年   857篇
  2001年   612篇
  2000年   414篇
  1999年   332篇
  1998年   225篇
  1997年   186篇
  1996年   143篇
  1995年   108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991.
目的调查重症监护病房(ICU)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MDRAB)暴发的原因,提出感染控制措施,以减少该类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对2013年2月4-14日ICU 8例下呼吸道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感染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区环境卫生学监测分析;并对患者采取严格隔离、加强手卫生和环境消毒等一系列措施控制感染暴发。结果 2013年2月4-14日ICU 23例住院患者中8例检出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罹患率为34.8%,共19株鲍氏不动杆菌,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谱一致;患者高龄、伴严重基础疾病、大量使用抗菌药物、侵入性操作等是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易感因素;医务人员手及病区物体表面均检出鲍氏不动杆菌。结论手卫生和环境消毒落实不到位是该次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感染暴发的重要原因;采取多部门协作,促进手卫生和环境清洁消毒落实到位,能预防和控制多药耐药菌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992.
目的了解2011-2013年胸科医院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趋势,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3年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药敏结果,细菌培养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细菌鉴定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API板条和软件系统,药敏试验采用K-B法,依据CLSI最新版本进行结果评价。结果 2011-2013年在各类感染性标本中共分离出791株肺炎克雷伯菌,3年分离率依次为16.4%、15.7%和18.0%,送检标本以痰液最多占84.0%;3年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依次为33.9%、32.8%和39.3%;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西丁、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头孢呱酮/舒巴坦和头孢吡肟耐药率均<19.7%,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在20.0%~100.0%;非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低于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和氨曲南等耐药率有增加趋势的抗菌药物,应合理使用,特别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呱酮/舒巴坦和头孢吡肟3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有增加趋势应引起临床的重视。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院内获得性肺部感染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降低感染率。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医院收治的3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观察其发生院内获得性肺部感染的相关实验室指标,并制定相关防治措施。结果 300例糖尿病患者中发生院内获得性肺部感染43例,感染率为14.3%;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院内获得性肺部感染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43例肺部感染患者入院48h呼吸系统特征分布显示,咳嗽、咳痰患者30例占69.8%,发热20例占46.5%,肺实变体征、啰音患者33例占76.7%,片状、斑状侵润性阴影或肺纹理增多等类圆形病灶患者38例占88.4%,血白细胞>10×109/L或中性粒细胞>70.0%患者23例占53.5%;43例肺部感染患者痰标本培养分离病原菌阳性23例,阳性率为53.5%;23例阳性标本共分离出病原菌2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9株占65.52%,革兰阳性菌6株占20.69%,真菌4株占13.79%。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院内获得性肺部感染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应及时进行诊断治疗,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4.
目的分析2008—2013年北京市17株伤寒、副伤寒沙门菌耐药及分子分型。方法对2008-2013年通过对北京市肠道门诊监测系统分离到的17株伤寒、副伤寒沙门菌进行生化鉴定、血清分型并运用纸片法进行药敏检测;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分子分型。结果 17株伤寒、副伤寒沙门菌对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头孢他啶敏感率达100%,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敏感率均为93.75%,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环丙沙星敏感率为93.75%,萘啶酸耐药率达31.25%。其中16株伤寒、副伤寒沙门菌可分为15种PFGE带型,带型分布较分散。结论北京市伤寒、副伤寒沙门菌分离株对3代头孢类抗生素及环丙沙星敏感;PFGE分子型别较多,无聚集性。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科重症监护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817例神经内科重症监护患者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并对分离出病原菌按K-B琼脂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2005版判定。结果神经内科重症监护患者分离出病原菌615株,其中多重耐药菌株359株,占58.3%;主要以ESBLs革兰氏阴性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分别为35.9%、28.7%、18.1%;感染部位主要以呼吸道(37.6)、泌尿道(21.2%)导管(15.3%)为主。结论临床应提高微生物标本送检率,根据本院病原菌流行趋势和耐药特性,科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检测mecA基因在金黄色葡萄球菌(SAU)中的分布,探讨mecA基因与SAU耐药性的关系。方法用琼脂扩散法检测临床分离的112株SAU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采用PCR方法检测SAU中的mecA基因,并分析mecA基因和SAU耐药性的关系。结果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59株占52.68%,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53株占47.32%;MRSA对青霉素G耐药率为100.00%,对红霉素和四环素耐药率分别为69.49%和47.46%,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敏感;MSSA对青霉素G耐药率最高,为88.68%,其次为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率分别为60.38%和28.30%,对苯唑西林、利福平、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敏感;SAU耐药株主要从痰液中分离,神经外科分布最多;mecA基因总阳性率为51.79%,其中MRSA中阳性率为88.14%,MSSA中阳性率为11.32%,mecA基因阳性的MSSA比mecA基因阴性有更高的耐药性。结论 MRSA中mecA基因阳性率极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7.
目的回顾性分析医院2010年2月-2014年2月送检血培养阳性分离菌的临床分布以及耐药特征,以提高疾病治愈率。方法采用血培养瓶采样,Bact/Alert 3D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培养,VITEK-2Compact对所有菌株进行鉴定与药敏试验,参照CLSI2013年版判读结果,使用WHONET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年中临床送检6 261份非重复患者血培养标本,分离出661株病原菌,分离率为10.6%,包括革兰阴性菌452株占68.4%、革兰阳性菌190株占28.7%、真菌19株占2.9%;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检出率分别列前4位,总体污染率为4.2%;亚胺培南对革兰阴性菌仍有较好的抗菌活性;葡萄球菌属中未检出对利奈唑胺、喹奴普汀/达福普汀和万古霉素耐药株。结论医院临床血流感染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但真菌感染的机会增多,鉴于双份血培养具有提高培养检出率和一定鉴别污染的能力,应提高双瓶双侧血培养送检率。  相似文献   
998.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的多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基因型,为临床治疗产ESBLs的肠杆菌科细菌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5月-2012年5月临床分离的27株肠杆菌科细菌,运用VITEK-2药敏试验复合板进行药敏试验,分析其耐药性,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ESBLs基因blaCTX、blaTEM和blaSHV;测序结果与GenBank数据库进行比对分析,以确定ESBLs的主要基因亚型。结果27株肠杆菌科细菌均呈现多药耐药性,其对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和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为40.7%~100.0%;PCR扩增出18株细菌携带2种以上ESBLs基因,6株携带1种ESBLs基因,有3株细菌未检测到ESBLs基因;ESBLs基因亚型主要为blaCTX-M-3、blaTEM-1和blaSHV-12。结论医院多药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产ESBLs基因较普遍,其主要亚型为blaCTX-M-3、blaTEM-1和blaSHV-12。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主动干预对控制医院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多药耐药菌(MDROs)感染的作用,降低综合ICU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率。方法选择医院2012年3月-2014年2月入住ICU>48h的66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实施主动干预前后分干预组346例和对照组31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多药耐药菌常规预防治疗措施,干预组采用入院患者主动筛查及循证治疗,通过观察干预前后综合ICU标本送检和多药耐药菌检出率变化。结果实施主动干预措施后,干预组患者标本送检1 988例次,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 434例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多药耐药菌检出率11.37%,较对照组的15.97%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检出率干预组为23.92%、对照组为51.40%,未分离出革兰阴性多药耐药菌。结论主动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基层医院综合ICU多药耐药菌检出率,明显提高基层医院综合ICU环境的清洁度,保证医务人员和患者共处环境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00.
对艾滋病病人进行随访管理是控制艾滋病进一步传播的重要措施.原有的管理模式没有充分发挥病人的主观能动性,病人身份处于“被管理”的角色.该文介绍了桐乡尝试将病人纳入管理主体,通过增加病人责任义务、制定激励措施、完善考核机制等方法,形成疾控中心、定点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人“四位一体”的管理模式.该管理模式促进了防治工作质量,为艾滋病病人随访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