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0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5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21篇
皮肤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242篇
预防医学   5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96篇
  1篇
中国医学   487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1.
目的 研究樟芝多糖调节结肠黏膜浸润的Th9及其细胞因子IL-9的表达,从而减轻小鼠慢性结肠炎的机制。方法 利用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构建小鼠慢性结肠炎模型,设置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抗IL-9抗体注射组)以及樟芝多糖组(20 mg·kg-1)。DAI评分综合评价小鼠1个月内活动能力,测定小鼠1个月内的体质量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结肠黏膜固有层中单个核细胞中CD4+IL-9+T细胞的比例,ELISA法检测外周血及结肠黏膜中IL-9、TGF-β以及IL-4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结肠黏膜中IL-9、TGF-β、smad3及IL-4的表达,HE染色观察小鼠结肠组织病理。结果 DSS可以引起小鼠慢性结肠炎性病变,DAI评分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活动能力明显下降,而樟芝多糖干预后DAI评分显著降低(P<0.05),模型组小鼠外周血及结肠黏膜固有层中Th9比例相比正常组显著增高(P<0.05),外周血及结肠黏膜中IL-9、TGF-β及IL-4的蛋白及mRNA表达也显著增高(P<0.05)。阳性对照组及樟芝多糖组小鼠外周血及结肠黏膜固有层中Th9比例相比模型组显著下调(P<0.05),且外周血及结肠黏膜中IL-9,TGF-β以及IL-4的蛋白及mRNA表达也显著下调(P<0.05),HE染色结肠病理情况明显好转。结论 樟芝多糖可以通过调节Th9比例和IL-9表达改善小鼠慢性结肠炎,其作用与免疫调节及抗炎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2.
谭化  张秀敬  李娜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33(11):2872-2875
目的探讨莲必治注射液联合头孢曲松钠他唑巴坦钠治疗老年肺炎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石家庄市第三医院收治的老年肺炎患者11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他唑巴坦钠,3 g加入250 mL生理盐水,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莲必治注射液,10 mL加入250m L生理盐水,2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体征消失时间和血清学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0.00%和94.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及X线胸片炎症完全吸收时间均要显著早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和脑钠肽(BNP)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CRP、sTREM-1和BNP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莲必治注射液联合头孢曲松钠他唑巴坦钠治疗老年肺炎疗效好、安全性高,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清学生化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3.
目的研究茵山莲颗粒联合注射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开滦总医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微量泵静脉注射注射用生长抑素,首次100μg,而后以50μg/h匀速泵入。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茵山莲颗粒,2袋/次,2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生化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9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呕吐、腹胀、高热、无便、上腹压痛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脂肪酶、血淀粉酶、白细胞数、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生化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山莲颗粒联合注射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临床症状,调节生化指标,安全性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4.
李纳  刘吉爽  张雅蓉  徐犇  陈新 《药学研究》2018,37(7):391-393,425
目的 比较了红旱莲药材不同部位(茎、叶、花、果)中金丝桃苷的含量差异。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采用C18(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乙腈-0.1%磷酸为流动相,360 nm为检测波长,流速为1.0 mL·min-1,柱温30 ℃。结果 金丝桃苷的线性范围为2.904~58.08 μg·mL-1,相关系数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 95.1%,RSD为1.3%;红旱莲药材不同部位(茎、叶、花、果)中金丝桃苷的含量分别为0.405、3.221、2.260、0.371 mg·g-1结论 红旱莲中不同部位中金丝桃苷含量具有显著差异,叶中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45.
目的 研究芝斛方对氧化应激小鼠的抗氧化作用和机制.方法 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生脉颗粒组、芝斛方低剂量组和芝斛方高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在最后一次给药16h后灌胃50%乙醇12mL/kg,6 h后取材,检测小鼠血清SOD、GSH-Px、CAT、GST活性、MDA含量及T-AOC,检测小鼠肝脏组织SOD、GSH-Px活性及MDA、PC、NO、NOS、Nrf2和HO-1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芝斛方低剂量组血清SOD活性及T-AOC增强(P<0.01),芝斛方高剂量组血清SOD、GSH-Px、GST活性及T-AOC均增强,MDA含量下降(P<0.001);与模型组比较,芝斛方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肝脏组织GSH-Px活性增强(P<0.05,P<0.001),MDA 含量下降(P<0.05),NO含量及 NOS 活性均下降(P<0.01,P<0.001),Nrf2及 HO-1含量升高(P<0.001).结论 芝斛方可以通过增强血液及肝脏组织SOD、GSH-Px、T-AOC等抗氧化酶的活性,减少氧化产物MDA和PC的生成发挥抗氧化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Nrf2/HO-1信号通路相关,此外,芝斛方还可通过降低NOS活性从而减少NO的产生发挥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46.
目的 研究金骨莲胶囊对人三阴性乳腺癌(TNBC)细胞MDA-MB-231增殖的影响,探讨金骨莲胶囊对TNBC的治疗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PLC-MS/MS)技术,对金骨莲胶囊的成分进行分析鉴定。通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观察金骨莲胶囊(0.125,0.25,0.5,1,2 g·L-1)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增殖抑制作用。采用Hoechst 33258染色检测金骨莲胶囊处理MDA-MB-231细胞24 h后的细胞核凋亡形态学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金骨莲胶囊不同质量浓度和作用时间对MDA-MB-231细胞凋亡及周期分布情况。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PARP),原癌基因蛋白(c-Myc),细胞周期蛋白B1(cyclin B1)和磷酸化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该研究利用UPLC-MS/MS技术鉴定了金骨莲胶囊提取物中113个化合物成分。MTT比色法显示,与空白组比较,金骨莲胶囊组(0.125,0.25,0.5,1,2 g·L-1)细胞抑制率显著增加(P<0.01),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0.13±0.02)g·L-1;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金骨莲胶囊组(1 g·L-1)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金骨莲胶囊组(0.5,1 g·L-1)细胞处于S期的数量明显增加(P<0.05,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金骨莲胶囊组(0.5,1 g·L-1)细胞中的PARP,c-Myc,cyclin B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金骨莲胶囊组(1 g·L-1)p-ERK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 金骨莲胶囊可抑制MDA-MB-231细胞增殖,使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MDA-MB-231细胞MAPK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47.
1病例资料 患者:男,56岁,因气喘、呼吸困难3h入院。病例特点:患者家属代诉患者因咽喉炎于当日晚19:00自服柴银口服液2支出现咳泡沫痰,后又白服莲芝消炎片4片,约2h后,感呼吸困难、气紧、声音嘶哑,自行至门诊部就诊,予地塞米松10mg静滴后,症状无明显缓解,且气喘、呼吸困难逐渐加重,伴胸闷、口唇发绀、面色苍白,全身大汗淋漓,可闻及明显喉部喘鸣。  相似文献   
48.
莲必治注射液致药源性肾损害12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国盛 《广东药学》2014,(6):444-446
目的分析莲必治注射液致药源性肾损害发生的原因与发生规律,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0~2013年国内医学期刊报道应用莲必治注射液致药源性肾损害案例126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莲必治注射液致药源性肾损害的发生存在性别差异,男性(90例)显著多于女性(36例);年龄段以21~50 a的青壮年发生率为最高,占76.19%;所致肾损害中以引发肾功能衰竭为最多(104例);出现ADR时间呈多样性,以1~2 d为多;出现ADR停药后并做应对处理,预后均良好。结论临床应用莲必治注射液时应密切观察患者身体状况,注意用药前后患者尿常规和肾功能的监测,尽量避免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一旦发生ADR及时停药,并进行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49.
目的: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首乌旱莲滴丸中葡萄糖苷进行含量测定。方法:流动相选用乙腈-水(25:75);检测波长为320nm。结果:本品重现性好,平均回收率X=99.6%,RSD%=1.75%。结论: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制剂质量。  相似文献   
50.
荷叶作为药食两用的常用中药,近年来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研究兴趣.为了更好地综合利用荷叶资源,本文针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