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49篇
  免费   1484篇
  国内免费   1330篇
耳鼻咽喉   119篇
儿科学   167篇
妇产科学   231篇
基础医学   2421篇
口腔科学   375篇
临床医学   4107篇
内科学   1622篇
皮肤病学   196篇
神经病学   311篇
特种医学   625篇
外国民族医学   9篇
外科学   955篇
综合类   7314篇
预防医学   3247篇
眼科学   697篇
药学   3230篇
  24篇
中国医学   1353篇
肿瘤学   960篇
  2024年   149篇
  2023年   601篇
  2022年   461篇
  2021年   578篇
  2020年   631篇
  2019年   585篇
  2018年   372篇
  2017年   544篇
  2016年   707篇
  2015年   820篇
  2014年   1185篇
  2013年   1236篇
  2012年   1770篇
  2011年   1990篇
  2010年   1758篇
  2009年   1689篇
  2008年   1798篇
  2007年   1595篇
  2006年   1414篇
  2005年   1402篇
  2004年   1086篇
  2003年   973篇
  2002年   801篇
  2001年   621篇
  2000年   426篇
  1999年   358篇
  1998年   305篇
  1997年   294篇
  1996年   288篇
  1995年   272篇
  1994年   229篇
  1993年   187篇
  1992年   151篇
  1991年   171篇
  1990年   180篇
  1989年   146篇
  1988年   84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01.
细胞间缝隙连接通讯改变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细胞间缝隙连接通讯(gap junctional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GJIC)概念的提出已达40年,随着划痕标记染料示踪(scrape—loading and dye transfer,SLDT)技术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荧光淬灭后恢复(fluorescence redistribution after photobleacing,FRAP)技术的创立,使得近10余年来各学科关于细胞间缝隙连接通讯的研究快速发展,业已成为生命科学的研究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102.
DiI荧光示踪剂在小鼠骨髓细胞肝内移植中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 ,1’ 双十八烷 3,3,3’ ,3’ 四甲基吲哚羧花青 高氯酸盐 (DiI )是一种新的荧光物质。 1986年Honig等[1] 首次报道DiI可作为荧光示踪剂用于培养的神经细胞和骨骼肌细胞。本研究发现 ,DiI可标记骨髓细胞。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实验动物 :供、受者均采用健康雄性BALB/C小白鼠 ,重 (2 0± 2 ) g ,共 2 4只 ,由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提供。实验动物分成 2组 ,供者组 16只 ,受者组 8只。2 .实验方法 :(1)DiI购于美国Sigma公司。用无水乙醇溶解DiI结晶颗粒 ,配成含 1mmol/LDiI的溶液 ,并用0 .2 μm滤过膜滤过 ,在室温下 ,密闭避光保…  相似文献   
103.
通过响应面分析的方法对发酵生产γ 氨基丁酸(GABA)的培养基进行优化.利用二水平正交试验考察葡萄糖、豆饼粉、玉米浆、K2HPO4、吐温 80、起始pH值和谷氨酸钠(MSG)对发酵生产GABA的影响.利用极差分析找出主要影响因子:分别为豆饼粉、玉米浆和葡萄糖.利用中心组合设计与响应面分析进一步考察主要影响因子并确定了最佳培养基的组成.在优化培养基中,GABA产量增加约4倍,达到3.63g/L,实验值与预测值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04.
对大脑神经元进行着色并非新鲜事,科学家早已利用转基因技术将荧光蛋白基因转移到神经元中进行表达。到目前为止,这种方法每次最多只能转移两种荧光蛋白基因,着色种类只有两种,但要详尽描绘复杂的神经元网络结构,两种颜色远远不够.需要开发新方法。来自哈佛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开发出新策略,利用多种不同颜色对神经元进行遗传标记,以提高突触回路的视觉辨析率。  相似文献   
105.
前列腺癌去势术前后雄性激素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观察前列腺癌去势术前后雄性激素的变化。 方法 :16例前列腺癌病人在手术前后分别采集血清样本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睾酮 (T)、游离睾酮 (FT)、双氢睾酮 (DHT)的含量 ,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手术前后 ,血清中T、FT、DHT浓度有非常明显的差异 ,手术后分别下降 92 .2 7%、92 .2 6%、5 8.3 6% ,以T、FT下降为主。根据 2次测定的结果采用配对t检验方法 ,P <0 .0 0 1。 结论 :去势术后 ,去除了血清中绝大部分T、FT ,而DHT仅下降5 8.3 6% ,应当继续使用雄性激素受体竞争剂 ,阻止残存的雄性激素作用  相似文献   
106.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淋巴细胞亚群早期凋亡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不同细胞亚群发生凋亡的情况,并初步分析其在SLE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取28例SLE患者和性别年龄与之相匹配的20个正常对照者。采用淋巴细胞亚群标志、Annexin-V及碘化丙啶三色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早期凋亡。结果:SLE患者体内CD3^ T细胞、CD4^ T细胞和CD8^ T细胞的凋亡百分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同时,SLE患者T淋巴细胞的死亡百分率也高于正常人。经激素治疗一定时间后,这些细胞亚群的凋亡率会进一步升高(P<0.01),但CD4/CD8比值恢复至接近正常人。SLE患考体内CDl9^ B淋巴细胞的凋亡或死亡百分率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别,激素治疗对B细胞凋亡和死亡的影响亦不显著。结论:在SLE患者体内主要是T淋巴细胞凋亡增加,但SLE患者淋巴细胞数目减少不仅仅是因为细胞凋亡所致,死亡细胞数目明显升高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激素治疗可诱导SLE患者T淋巴细胞进一步发生凋亡,并使T细胞亚群比例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07.
Stratus荧光酶免分析仪故障检修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故障现象仪器按规定时间预热后,作标准品检测时,检测值与实际值相差甚远,不是过大就是过小,无法作样品检测。观察显示器的监控工作参数,“BLOCKTEMP”参数无规律忽高忽低。通过进一步观察发现,开机时间越长,温度愈不稳定。正常情况下,“BLOCKTEMP”为:40.0℃±0.2℃。2分析与检修根据故障现象判断为“BLOCKTEMP”检测电路出现不稳定的故障,导致仪器无法正常工作。由于厂家没有提供技术资料,图1温度检测、控制电路原理框图卸开仪器后,测绘出电路原理图。电路原理方框图见图1。图1中,虚线内是“BLOCKTEMP”检测电路,Rt是温度…  相似文献   
108.
张宁  闫素文 《沈阳医学》2001,21(7):131-134
目的:比较荧光杂交定量PCR和ELISA法进行产前TORCH筛查的差异,探讨病原微生物拷贝数在临床诊治中的作用;方法:分别用荧光杂交定量PCR和ELISA IgM法筛查孕期血标本272例,其中包括妊娠早期102例,晚期170例;采集121例分娩孕妇及新生儿脐带血标本;222例不明原因流产标本,其中66例采集了新鲜自然流产脱膜和绒毛;结果:孕期筛查血CMV DNA和TOX DNA的阳性率分别为1.8%(5/272)和0.36%(1/272),其中妊娠早期CMV DNA的阳性率为2.9%(3/102),晚期为1.2%(2/170),不明原因流产,查出血清CMV感染22例,TOX4例,CMV DNA和TOX DNA的阳性率分别为9.9%(22/222)和1.8%(4/222)。脱膜和绒毛均感染3例,1例血清,脱膜感染但未采到绒毛标本。有2例是母血清中查到CMV,流产组织中未查到。查出血清,脱膜和绒毛均感染TOX1例,妊娠妇女外周血CMVDAN≥10^3有88%的发生流产;结论:荧光杂交定量PCR法不但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而且可检测病毒负载量-拷贝数/ml,拷贝数越高发生流产的可能性愈高,应推荐作为妊娠初期筛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9.
作者分别用差速离心法及蔗糖梯度离心法制备胎盘微绒毛膜(PMM),用受体放射分析法研究了PMM的转铁蛋白受体(TfB),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制备的PMM均可用于受体分析,但差速离心法更为简便。测定60例产妇PMM的TfR,其数目为3.53±1.98×10~(12)个位点/mg膜蛋白,最大结合容量为6.33±4.21×10~(-12)mol/mg膜蛋白,Kd值为4.95±3.39×10~(-9)mol/L。受体结合反应体系最适实验条件为,膜蛋白浓度每管50μg,标记物浓度每管50 000cpm,孵育30分钟,B/F分离的聚乙二醇浓度为12%(W/V)。对TfR的特性研究表明:TfR与转铁蛋白的结合具有高度亲和力、高度特异性及可饱和性。  相似文献   
110.
危重心脑血管病人血清甲状腺激素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