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4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HPLC法测定草豆蔻中小豆蔻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洁珍  李杰明 《中草药》2006,37(1):133-134
草豆蔻为姜科植物草豆蔻A lp in ia katsum ad a iH ayata的干燥近成熟种子。气香,味辛、微苦,性温。归脾、胃经。具燥湿健脾、温胃止呕功效。用于治疗寒湿内阻、脘腹胀满冷痛、嗳气呕逆、不思饮食[1]。种子含黄酮类化合物:小豆蔻明(cardam om in)、山姜素(alp inetin)、鼠李柠  相似文献   
82.
目的:研究草豆蔻β-CD包合技术的最佳条件.方法:常压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草豆蔻挥发油.采用饱和水蒸气法制备包合物.通过正交实验L9(34),以挥发油利用率为指标,筛选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影响包合效果的主要因素为包合温度.结论:最佳包合工艺条件为挥发油与β-CD之比为1:6(ml/g),包合温度为55℃,包合时间1.5h.  相似文献   
83.
草豆蔻炒黄研末。每次3g,每日3次,10天为1个疗程,用于痰湿中阻型。2·砂仁3g,木香3g,红糖6g。水煎服,每日1剂,10天为1个疗程,用于脾虚肝郁型。3·鸡内金50g,胡椒10g,共研细末,每次3g,每日3次,10天为1个疗程,用于饮食积滞型。4·淮山药100g,鸡内金100g,醋半夏60g,研末,每次3g  相似文献   
84.
大高良姜为姜科良姜属植物大高良姜A lp in ia g a lang a(L.)W illd.的根茎,又名大良姜。大高良姜是生长在东南亚地区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花为白色的有芳香性气味的大串花。市面上有几种混淆品:一种是高良姜A.off ici-narum H ance,它是生长在中国的一种多年生的天然草本植物,广东省徐闻县有专门的种植基地,其花是白色的具有玫瑰叶纹的锥状花序;另外还有益智A.ox syphy lla M iq.、草豆蔻A.ka tsum ad a i H ayata和距花山姜A.ca lcara taR osc.。大高良姜根茎的外表和味道与生姜有很大的不同,它的表皮呈淡棕红色,水分含量少,纤维…  相似文献   
85.
目的 对草豆蔻中山姜素和小豆蔻明提取工艺进行研究。方法 用95 %乙醇提取,柱色谱法分离。结果 得到晶体Ⅰ、晶体Ⅱ,经TLC、HPLC、UV、IR、NMR鉴别分别为山姜素、小豆蔻明。结论 此工艺简便,分离洗脱快速、安全,成本低并且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86.
目的建立简单方便,快捷准确的人丹质量标准的检验方法,其目标为显微鉴别和高效液相含量测定。方法采用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寻找人丹在显微镜下的木香、小茴香和草豆蔻药材的特征性细胞;用高效液相法测定人丹中肉桂药材的含量。结果显微鉴定:木香、小茴香和草豆蔻药材特征性强;含量测定方法:肉桂药材中桂皮醛检测操作简单,准确,桂皮醛在1.2631~80.8403μg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桂皮醛的回收率为99.08%。结论对木香、小茴香和草豆蔻药材定性及肉桂药材定量方法准确、简便,可用于控制人丹的质量。  相似文献   
87.
叶丽香  阮冠宇  李鹏 《海峡药学》2012,24(6):263-264
目的 评价草豆蔻中总黄酮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体外检测草豆蔻中总黄酮对多种肿瘤细胞株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 草豆蔻中总黄酮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有较强抑制作用,IC50为3.48μg·mL-1;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K562和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32.30μg·mL-1、29.21μg·mL-1和16.38μg·mL-1.结论 草豆蔻中总黄酮具有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88.
申德堰  陈永顺 《中国药业》2012,21(17):20-21
目的 研究草豆蔻挥发油的抗炎作用.方法 构建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棉球诱发大鼠肉芽肿及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炎症模型,将草豆蔻挥发油高、中、低剂量组炎症模型鼠的疗效与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地塞米松)相比较,观察草豆蔻挥发油对不同炎症模型的抗炎作用.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及阳性对照组相比,高、中剂量草豆蔻挥发油能够降低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并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减轻大鼠肉芽肿,其中高剂量草豆蔻挥发油(100mg/kg)的抗炎作用与地塞米松组相当.结论 草豆蔻挥发油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89.
草豆蔻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金宏  赵文英  公衍玲 《医药导报》2009,28(5):585-587
目的应用气相色谱 质谱(GC MS)法对草豆蔻药材的挥发油进行指纹图谱研究。方法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CO2)流体萃取法提取草豆蔻挥发油,进一步用GC MS技术对其进行指纹图谱测定,并采用中药指纹图谱计算软件进行计算,建立草豆蔻挥发油的共有指纹图谱。结果该方法有较好的重现性、精密度和稳定性(RSD 均<3%),得到较好的草豆蔻挥发油GC MS指纹图谱。结论该方法为草豆蔻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0.
目的 通过比较草豆蔻和小草蔻生药学方面的特征,为二者的准确区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性状、显微、薄层色谱、高效液相特征图谱以及GC-MS分析方法对草豆蔻与小草蔻进行比较。结果 草豆蔻种子团明显大于小草蔻,每室种子数远大于小草蔻;种子横切面观察可见草豆蔻色素层占种皮厚度的比值大于小草蔻,可作为二者性状及显微特征的区别点;草豆蔻与小草蔻成分差异显著,草豆蔻中主要活性成分小豆蔻明、桤木酮、山姜素以及乔松素等均未在小草蔻中检测到;草豆蔻挥发油含量在1.0%~1.8%,而小草蔻挥发油含量≤0.2%,且二者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和相对含量亦有区别。结论 该研究可为草豆蔻与小草蔻的鉴定及深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