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9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90篇
内科学   93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35篇
预防医学   85篇
药学   468篇
  2篇
中国医学   11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沈健  周建国 《海峡药学》2008,20(7):117-119
目的比较氨氯地平两种光学异构体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平行对照法用柱式水银柱血压计测定患者血压。结果两组药物均能有效降低患者血压,彼此间降压幅度无显著差异。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两种光学异构体均能很好地控制血压,但国产的左旋体具有更好的性价比。  相似文献   
82.
钱岳晟 《家庭用药》2008,(12):56-57
我是1991年发现有高血压,当时50岁。现在天冷时最高血压有180/100毫米汞柱,大多时间在150/60毫米汞柱以下,脉搏50~60次/分:开始时吃珍菊降压片,2003年改吃培哚普利,每天早上7时吃1粒。2007年改吃替米沙坦1粒,9时后血压下降到130/80毫米汞柱,医生叫我下午吃1粒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我怕吃得太多,自己改吃半粒。早上起床时血压大多在140/90毫米汞柱左右,  相似文献   
83.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苯磺酸氨氯地平的含量,并考察原料药中的有关物质。方法采用HPLC-UV法,并考察色谱条件、优化分离效果;以C18柱(4.6 mm×250 mm,5μm)为固定相;流动相为乙腈-甲醇-10 mmol·L-1磷酸二氢钾(含0.8%三乙胺,磷酸调pH3.0)(35∶10∶55),流速1.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为236 nm。采用内标法定量,吲达帕胺为内标物。结果苯磺酸氨氯地平在0.0103~0.5145g·L-1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9,最低检测限10ng。高、中、低3种质量浓度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48±0.26)%、(99.34±0.44)%和(101.23±0.07)%;苯磺酸氨氯地平原料药的平均含量为(100.41±0.51)%。结论本方法准确、灵敏,精密度高、专属性强,可用于苯磺酸氨氯地平含量测定及有关物质的考察。  相似文献   
84.
 目的研究苯磺酸氨氯地平及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人血清白蛋白(HSA)间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研究苯磺酸氨氯地平及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人血清白蛋白的猝灭。结果根据Stern-Volmer方程确定了苯磺酸氨氯地平对人血清白蛋白的猝灭类型为静态猝灭。通过计算求得生理条件下(pH7.4)苯磺酸氨氯地平及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HSA的结合常数分别为5.40×104和6.82×104L·mol-1,结合位点数分别为1.15和1.18。实验考察了pH及微量金属离子对药物与HSA相互作用的影响。最后根据热力学方法确定了该药物与人血清白蛋白之间的作用力类型为静电作用力。结论本法简便、快速,实验结果有助于阐明手性药物不同对映体的药效差异。  相似文献   
85.
目的研究钙离子拮抗剂苯磺酸氨氯地平的合成。方法自行设计苯磺酸氨氯地平的合成路线,以氨基乙醇和邻苯二甲酸酐为起始原料,经缩合、Hantzsch合成、还原、成盐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结果经6步反应制得目标化合物,总收率为38.4%。目标化合物结构经IR1、H-NMR、MS等确证。结论设计了一条未见文献报道的新的合成路线,与文献方法相比,该合成工艺具有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收率较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86.
87.
目的: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彼洛平)联合小剂量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对心肌肥厚的影响。方法:7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单用苯磺酸氨氯地平5mg晨服,每日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氢氯噻嗪12.5mg晨服,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24周,观察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心肌肥厚状况、不良反应及生化指标。结果:71例坚持服用24周以上,其中观察组35例,有效率91.4%(32/35),22例伴有心肌肥厚的患者,超声心动图指标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36例,有效率69.4%(25/36),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20例伴有心肌肥厚的患者,超声心动图指标无显著改善(P>0.05);不良反应两组发生率相似,主要为头晕、头痛和面红,无患者因不良反应而停药;治疗前后空腹血糖、血脂、肾功能及电解质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小剂量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可显著提高疗效,不增加不良反应,且可以协助逆转心肌肥厚。  相似文献   
88.
89.
目的: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可行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8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相应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5~10mg/d,观察疗程8周,采取自身对照的方式,观察不同患者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后相应的血压、生化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降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显著进步48例(71.05%),有效14例(20.12%),总有效率达90.18%,出现不良反应仅7.39%。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安全、有效,且不良反应低,是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理想药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0.
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病降压效果的动态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红坤  韦挺荣 《右江医学》2008,36(3):277-278
目的应用24 h动态血压监测技术(ABPM)评价苯磺酸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病的降压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老年高血压病患者35例,予苯磺酸氨氯地平5 mg,每日晨口服,共8周,分别在服药前及服药8周后用ABPM监测药物治疗效果。结果用药后全天、日间、夜间24 h动态平均血压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用药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谷/峰比值(T/P比值)分别为62.7%和68.1%,不伴有心率改变,不良反应少。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能持续平稳、有效地降低24 h血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