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369篇
  免费   7521篇
  国内免费   3168篇
耳鼻咽喉   797篇
儿科学   499篇
妇产科学   615篇
基础医学   2631篇
口腔科学   1067篇
临床医学   16512篇
内科学   9030篇
皮肤病学   847篇
神经病学   4252篇
特种医学   4022篇
外国民族医学   44篇
外科学   8994篇
综合类   42303篇
预防医学   7712篇
眼科学   1741篇
药学   30006篇
  280篇
中国医学   31459篇
肿瘤学   2247篇
  2024年   967篇
  2023年   3599篇
  2022年   3012篇
  2021年   4059篇
  2020年   3880篇
  2019年   4323篇
  2018年   2128篇
  2017年   3746篇
  2016年   3920篇
  2015年   4697篇
  2014年   8043篇
  2013年   7601篇
  2012年   10026篇
  2011年   10094篇
  2010年   9279篇
  2009年   8966篇
  2008年   9983篇
  2007年   9295篇
  2006年   9176篇
  2005年   9192篇
  2004年   6549篇
  2003年   6184篇
  2002年   5229篇
  2001年   4445篇
  2000年   3462篇
  1999年   2713篇
  1998年   2158篇
  1997年   1949篇
  1996年   1634篇
  1995年   1184篇
  1994年   943篇
  1993年   573篇
  1992年   444篇
  1991年   457篇
  1990年   348篇
  1989年   331篇
  1988年   118篇
  1987年   116篇
  1986年   92篇
  1985年   67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102.
目的 研究壮骨镇痛胶囊对裸鼠乳腺癌骨转移整合素αvβ3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32只裸鼠接种乳腺癌细胞后,再随机分为壮骨镇痛胶囊预防组(下称预防组)、壮骨镇痛胶囊治疗组(下称治疗组)、氯磷酸二钠胶囊对照组(下称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各8只,分别予以上述相应药物干预,测定各组的抑瘤率,将移植瘤分离后进行切片,HE染色,并用光镜观察其病理形态,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移植瘤组织细胞黏附迁移相关的整合素αvβ3表达。结果 预防组抑瘤率最高,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抑瘤率相当,两者比较(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组整合素αvβ3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而预防组αvβ3表达显著低于治疗组及对照组(P<0.05)。结论 壮骨镇痛胶囊能抑制裸鼠乳腺癌移植瘤的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移植瘤组织整合素αvβ3表达有关,预防组的效应比治疗组效应强。  相似文献   
103.
目的研究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中采用加罗宁对牵拉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入院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中应用加罗宁的28例患者作为研究组,采用芬太尼的2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预防牵拉反应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舒张压、收缩压、牵拉不良反应发生率、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上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在心率、手术时间、出血量、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的比较上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加罗宁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的应用中对牵拉反应的预防效果显著优于芬太尼,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4.
目的通过MRI技术观察偏瘫患者肩疼痛腋囊形态变化,为影像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47例偏瘫性肩疼痛患者(疼痛组)和47例正常肩部(对照组),运用MRI技术对肩关节腋囊进行测量,观察腋囊下肱盂韧带信号。结果偏瘫性肩疼痛的腋囊厚度(4.1±1.45)mm,高于对照组。腋囊腔高度(8.70±1.80)mm,腋囊腔宽度(4.31±0.56)mm,小于对照组。偏瘫性肩痛下肱盂韧带呈高信号出现率达21%,腋囊厚度与VAS呈正相关,与肩关节外展外旋呈负相关。结论脑中风中后期肩周炎是引起偏瘫性肩疼痛患者的常见原因,腋囊厚度是限制肩关节活动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5.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6):103-106+110
目的 对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联合泛昔洛韦胶囊、普瑞巴林胶囊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并探讨。方法 选取2018 年1 月~2019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118 例带状疱疹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泛昔洛韦胶囊+普瑞巴林胶囊+甲钴胺片+维生素B1 片)与观察组(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VAS 评分、QS 评分、C 反应蛋白、无新发皮疹时间、结痂时间及疼痛停止时间、随访2 个月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92%及76.27%,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QS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 反应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无新发皮疹时间、结痂时间及疼痛停止时间分别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随访2 个月后,发现观察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联合泛昔洛韦胶囊、普瑞巴林胶囊治疗带状疱疹不仅效果好且安全性高,值得使用。  相似文献   
106.
张徐枫  沈鸣华  孙如 《新中医》2020,52(18):69-71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4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 例。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稀释液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治疗,7 d 为1 个疗程,共治疗2 个疗程。观察比较2 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8 (IL-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水平变化。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70.00%,对照组为40.00%,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血清IL-8、hs-CRP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2 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率观察组为60.00%,对照组为65.00%,2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心通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良好临床疗效,可有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观察养心定悸胶囊治疗伴长RR间期的心房颤动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5月1日—2018年6月1日就诊于河北省人民医院的104例伴长RR间期的心房颤动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2组均给予改善心功能、稳定心率在内的规范化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养心定悸胶囊,6粒/次,2次/d。观察2组患者治疗12周后症状、心率、RR间期、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房内径(LAD)、N端前脑钠肽(NT-proBNP)]及心率变异性指标[窦性心率RR间期标准差(SDNN)、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窦性相邻RR间期之差>50 ms的计数占总RR间期数的百分比(PNN50)]的变化,记录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分别为88.5%(46/52)和75.0%(39/52),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24 h总心搏次数、心率及长RR间歇次数均显著少于治疗前,最长间歇时间均显著短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最长间歇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长RR间歇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患者的LVEF及均心率变异性各指标显著高于治疗前,LVEDD、LAD及NT-proBN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的变化都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期间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心定悸胶囊辅助治疗可明显改善伴长RR间期的心房颤动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症状,有效稳定心率,缩短长间歇,改善心功能,调节心率变异性,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8.
颅内动脉瘤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重要病因,是在脑动脉腔内压力增高或先天性缺陷基础上发生的内腔局限性的异常扩大,进而导致动脉壁的瘤状突出[1]。该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呕吐、剧烈头痛、视力障碍等临床症状,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动脉瘤破裂,引发大出血,引发脑水肿、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疾病,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上,常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等进行诊断颅内动脉瘤。作为诊断该疾病的金标准,DSA检查不仅可以动态展示血管的充盈情况,还可以对血液循环时间进行计算,从而开展血管内的治疗性操作[2]。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经皮后路脊柱内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PECD)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10-2018-10间新里程安钢总医院收治的180例CSR患者分为2组,每组90例。对照组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ACD)内固定术,观察组行PPECD。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前、后的病椎椎间高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第6个月和12个月的颈椎曲度、VAS和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12个月的颈椎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ECD治疗CSR,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康复快,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和改善颈椎曲度及颈椎功能。  相似文献   
110.
我国鼻咽癌发病率及病死率均位居世界之首。传统的细胞毒性肿瘤治疗方法与毒性局限性密切相关,且局部晚期及复发转移鼻咽癌的病死率仍居高不下。为此靶向分子治疗成为研究热点之一,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及其配体的阻断是一种新型无细胞毒性的肿瘤治疗方法。尼妥珠单抗可特异性结合EGFR,阻断EGFR及其介导的下游信号传导途径,从而发挥抗肿瘤及放疗增敏作用。本文就尼妥珠单抗治疗鼻咽癌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