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50篇
  免费   886篇
  国内免费   568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285篇
妇产科学   185篇
基础医学   53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061篇
内科学   786篇
皮肤病学   39篇
神经病学   106篇
特种医学   845篇
外国民族医学   20篇
外科学   6639篇
综合类   9288篇
预防医学   1278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3317篇
  33篇
中国医学   1489篇
肿瘤学   1690篇
  2024年   116篇
  2023年   487篇
  2022年   437篇
  2021年   602篇
  2020年   557篇
  2019年   620篇
  2018年   244篇
  2017年   554篇
  2016年   589篇
  2015年   755篇
  2014年   1383篇
  2013年   1371篇
  2012年   1827篇
  2011年   2036篇
  2010年   1939篇
  2009年   1921篇
  2008年   2006篇
  2007年   1904篇
  2006年   1842篇
  2005年   1879篇
  2004年   1552篇
  2003年   1442篇
  2002年   1175篇
  2001年   1088篇
  2000年   763篇
  1999年   581篇
  1998年   535篇
  1997年   455篇
  1996年   441篇
  1995年   320篇
  1994年   326篇
  1993年   199篇
  1992年   196篇
  1991年   153篇
  1990年   115篇
  1989年   110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杨丽珠 《现代护理》2008,14(3):402-403
腹腔镜应用于泌尿系统手术越来越广泛,但是经腹腔镜行膀胱全切术极少。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常见的疾病,利用肠道行膀胱替代是根治膀胱癌的重要方法。Indiana膀胱术是一种异位可控回结肠膀胱成型术。可控性回结肠膀胱成型术,即利用去管重建升结肠作为储尿囊,缩窄回盲肠连接处及末段回肠作可控机制,并命名为Indiana膀胱。腹腔镜行膀胱全切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的特点是腹腔镜术后腹胀与血电解质的观察,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通过对胃癌患者进行健康指导与物理疗法(热按摩膀胱区),二者相结合更好地预防术后尿潴留的发生。方法:现将我科1999年9月至2000年9月住院的10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n=50)。将2000年10月至2002年4月100例胃癌术后发生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n=50),预防组和治疗组均采用健康指导与热按摩膀胱区的方法,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常规治疗组采取传统的促进排尿方法,观察患者排尿情况。结果:对于我们选择观察的胃癌患者,预防组在停止留置尿管后1-4h全部顺利排尿,而对照组大于术后4h未排尿者为26例。对我们所选的尿潴留病人,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实践证明健康指导与热按摩相结合预防术后尿潴留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总结改良原位低压回肠代膀胱术的疗效及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膀胱癌患者53例,平均年龄61岁,均施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截取末端35—45cm回肠,“U”形缝合形成代“膀胱”,并与输尿管形成抗返流的“乳头”缝合。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血生化及电解质均正常,随访3—6个月,51例患者白天完全可控排尿,完全夜间可控制排尿25例。47例无残余尿,5例有残余尿20-35mL。结论 改良低压回肠代膀胱术,膀胱容量大、压力低、无返流、效果好、无吸收性酸中毒,患者白天均能够控制尿液,夜间需定时排尿,生活质量高,多数患者满意。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膀胱平滑肌肉瘤的诊疗方法。方法报告2例膀胱平滑肌肉瘤的临床资料,病理资料,并进行讨论。结果术后随访6-26个月,2例均死于全身脏器功能衰竭,多处转移。结论膀胱平滑肌肉瘤是种高度恶性肿瘤,具有浸润生长的特点,预后不良。确诊依赖病理及免疫组化,早期根治性手术是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105.
106.
"插入式"输尿管肠管吻合在原位肠道膀胱替代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插入式"输尿管肠管吻合在原位肠道膀胱替代术中的手术效果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38例原位肠道膀胱替代术中75侧行"插入式"输尿管肠管吻合术患者进行随访,通过影像学、膀胱尿道镜、病理学、实验室检查等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31.65±14.14)个月,吻合口狭窄率4%(3/75);抗返流率100%;无吻合口漏;膀胱尿道镜下,输尿管种植部位形成乳头,钳取7例患者乳头表面小块上皮组织作病理检查,其中乳头基底部2例为肠黏膜上皮,乳头尖端5例为移行上皮;所有患者复查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血Cr 54-135 μmol/L,BUN 3.2~9.4 mmol/L.结论 "插入式"输尿管肠管吻合术是一种较理想的输尿管肠管抗返流吻合术式.  相似文献   
107.
膀胱小细胞癌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膀胱小细胞癌(BSCC)的临床特征、病理学特征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BSCC的临床资料。3例均为男性,年龄68~82岁,2例有间断无痛性肉眼血尿,1例有尿频尿急。1例B超检查见膀胱内有1.5cm×0.9cm稍强回声区,后伴弱声影,中心回声较低;1例膀胱镜检查见膀胱颈10~12点处有1cm×1cm乳头状突起,无蒂,广基,呈地毯样生长;1例盆腔CT及加强扫描示膀胱内有类圆形团块状影,大小约2.5cm×2.6cm。2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1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结果:术后病理检查均报告为膀胱小细胞未分化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嗜铬蛋白颗粒均( ~ ),神经特异烯醇化酶均(-~±),例1突触素(-),例2突触素( ),例3突触素( ~ )。例1术后3年复发,患者拒绝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服中药治疗10个月后死亡。例2术后8个月因膀胱小细胞癌转移而死于全身衰竭。例3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膀胱移行细胞癌2~3级,部分为小细胞未分化癌,局部伴腺样分化,3个月后复发,行根治性膀胱全切加双侧输尿管皮肤乳头术,术后随访15个月无肿瘤复发。结论:BSCC是一种少见的高度恶性的膀胱肿瘤,诊断主要靠病理学检查,早期即可发生转移,预后较差。行根治性切除术加联合化疗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总结先天性膀胱外翻的修复,探讨腹直肌前鞘—腹外斜肌腱膜瓣及肌蒂阔筋膜张肌肌皮瓣在修复膀胱外翻中的应用。方法应用腹直肌前鞘—腹外斜肌腱膜形成的前鞘—腱膜瓣加局部皮瓣或同侧肌蒂阔筋膜张肌肌皮瓣修复先天性膀胱外翻及腹壁缺损,局部皮瓣修复尿道上裂,肌皮瓣的应用面积最大为10cm×8cm。结果临床应用12例,膀胱外翻及腹壁的修复均达到了良好效果,膀胱括约肌功能基本恢复,二次尿道紧缩后12例均能控制排尿。肌蒂阔筋膜张肌肌皮瓣部分坏死2例,游离植皮后痊愈。结论选择性地应用腹直肌前鞘及腹外斜肌腱膜形成前鞘—腱膜瓣加强腹壁,局部皮瓣转移或应用同侧肌蒂阔筋膜张肌肌皮瓣转移修复腹壁缺损能有效地修复先天性膀胱外翻,恢复膀胱颈部括约肌的连续性及尿道紧缩,能达到自主控制排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评估经尿道膀胱颈驼峰式切开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并膀胱颈梗阻的治疗效果.[方法]从1997年5月至2002年8月,收治43例慢性前列腺炎并膀胱颈梗阻患者.年龄28~44岁,平均年龄33岁.慢性前列腺炎病史1.4~2.6年,平均1.78年.前列腺液常规(EPS)检查WBC(21±6.0)/HP.尿流动力学检查最大尿流率(11.4±1.3)mL/s.B超示膀胱残余尿(25±16)mL.膀胱镜检见膀胱后唇抬高,膀胱颈活检见纤维组织增生,免疫组化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染色阳性.经尿道插入24FOlympus前列腺电切镜,于膀胱颈5、7点切开抬高的膀胱颈后唇,保留6点处的膀胱颈组织.[结果]术后随访43例患者,时间0.5-5年,平均2.8年.最大尿流率上升至(17.20±2.3)mL/s(P<0.05).39例患者术后B超测定膀胱无残余尿,4例膀胱残余尿<5mL.EPS检查WBC(6.0±3.0)/HP.1例患者术后出现逆行射精,经治疗1个月内恢复正常.[结论]经5年临床随访证实,本术式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合并膀胱出口梗阻效果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10.
王安果  向敬池  伍季  范俊 《西部医学》2004,16(2):160-161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膀胱造影对膀胱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 7例拟诊为膀胱肿瘤的患者作前瞻性增强研究 ,分平扫期、增强动脉期和排泄延迟期扫描 ,注射对比剂 80 10 0ml后 60秒和 3 0分钟分别行盆腔CT扫描 ,回顾性重建间隔 3mm ,采用多轴向多方位重建 (MPVR)及最大密度投影法 (MIP)重建。结果 膀胱充盈显示佳 ,肿瘤软组织影更为凸出 ,病灶与膀胱壁关系表现更全面。结论 螺旋CT三维膀胱造影有助于膀胱肿瘤的术前诊断及分期 ,对不能耐受膀胱镜检查或尿道狭窄的病人尤为适用 ,无盲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