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029篇
  免费   2163篇
  国内免费   893篇
耳鼻咽喉   16篇
儿科学   56篇
妇产科学   30篇
基础医学   912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9928篇
内科学   5999篇
皮肤病学   31篇
神经病学   7856篇
特种医学   1306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477篇
综合类   19678篇
预防医学   3282篇
眼科学   21篇
药学   11912篇
  162篇
中国医学   7385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390篇
  2023年   1457篇
  2022年   1333篇
  2021年   2009篇
  2020年   2056篇
  2019年   2437篇
  2018年   954篇
  2017年   2285篇
  2016年   2296篇
  2015年   2614篇
  2014年   4359篇
  2013年   4077篇
  2012年   4995篇
  2011年   5150篇
  2010年   4788篇
  2009年   4155篇
  2008年   3943篇
  2007年   3571篇
  2006年   2945篇
  2005年   2982篇
  2004年   2616篇
  2003年   2345篇
  2002年   1915篇
  2001年   1608篇
  2000年   837篇
  1999年   458篇
  1998年   175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93.
目的探讨进展型脑梗死患者微小RNA(miRNA)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8例脑梗死患者病例资料。根据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SSS)将其分为对照组(稳定型脑梗死,82例)和观察组(进展型脑梗死,56例)。观察组患者按照高级中枢损伤严重程度评定标准(MESSS)评分为轻度进展(30例)、中度进展(17例)、重度进展(9例)三个亚组。对观察组出院两个月后进行预后随访,并将其分为预后不良组及预后良好组。分析进展型脑梗死患者miRNA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结果进展型脑梗死患者的miRNA-21、miRNA-223水平均显著高于稳定型脑梗死患者(P 0. 05); miRNA-21、miRNA-223的高表达均是进展型脑梗死的危险因素(P 0. 05),且进展型脑梗死的严重程度与血清miRNA-21、miRNA-223的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r=0. 834,P=0. 008;r=0. 896,P=0. 001)。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miRNA-21、miRNA-223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 0. 05);血清miRNA-21、miRNA-223表达水平预测进展型脑梗死预后的AUC面积分别为0. 805、0. 834,并分别得出截断值4. 45 (敏感度77. 14%,特异性82. 28%)、7. 06(敏感度82. 86%,特异性73. 42%)。结论进展型脑梗死患者miRNA-21、miRNA-223呈高表达,且其表达水平与脑梗死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同时对预测进展型脑梗死预后均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有可能成为一种早期诊断和预测进展型脑梗死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血清趋化因子CXC配体16(CXCL16)、热休克蛋白70(HSP70)、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在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病情变化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确诊的110例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为脑梗组,单纯高血压患者110例为对照组,检测2组血清CXCL16、HSP70、HMGB1及sCD40L水平及一般生化资料;按照脑梗死病灶大小、NIHSS评分分为小梗死组、中梗死组、大梗死组及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并进行分析。结果脑梗组血清CXCL16、HSP70、HMGB1及sCD40L高于对照组(P0.05);小梗死组、中梗死组、大梗死组血清CXCL16、HSP70、HMGB1及sCD40L呈递增趋势,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血清CXCL16、HSP70、HMGB1及sCD40L呈递增趋势,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CXCL16、HSP70、HMGB1及sCD40L较单纯高血压患者显著升高,并与脑梗死病灶大小、神经功能受损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对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血流动力学、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70例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基础治疗用药均相同,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4周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pressure,DBP)、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NIHSS)及大脑中动脉和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average blood ow rate,VM)、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记录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有效率77.14%(27/35),低于观察组94.29%(33/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SBP为(137.81±13.26) mm Hg,(128.63±11.42) mm Hg,DBP为(84.13±7.86) mm Hg,(77.34±7.35) mm Hg,NIHSS量表为5.98±2.10、4.65±1.74,大脑中动脉VM为(53.17±9.69) cm/s、(62.28±8.74) cm/s,大脑中动脉RI为0.64±0.08、0.57±0.07,基底动脉VM为(38.84±9.67) cm/s、(45.61±8.9) cm/s,RI为0.67±0.09、0.58±0.08,TNF-α(42.91±13.51) ng/m L、(26.50±12.69) ng/m L,IL-6为(11.96±3.81) pg/m L、(9.14±3.54) pg/m L,对照组和观察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出现2例胃部不适,服用为抑制胃酸药后缓解。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有助于提高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脑血流动力学和神经功能,降低血压和炎症因子水平,且患者可耐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6.
目的观察活血抗栓汤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方法将80患者按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注射液,500 mL/次,2次/d,静滴,治疗2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活血抗栓汤,水煎200 mL,1剂/d,2次/d,治疗2周。观测临床症状、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凝血功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红细胞聚集指数、血细胞容积、纤维蛋白原、全血高切黏度、血浆比黏度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ADL评分、NIHS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抗栓汤内服联合西医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改善凝血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趋化素(Chemerin)、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及脂肪素(Apelin)水平及意义。方法选取2018-01—2019-03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120例(观察组),其中轻度32例,中度61例,重度27例,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100例为对照组,检测2组血清Chemerin、Vaspin和Apelin,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血清Chemerin和Apelin分别为(60.03±10.02)mg/L和(180.02±41.12)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Vaspin为(6.72±1.01)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重度患者血清Chemerin和Apelin分别为(72.44±13.30)mg/L和(209.34±50.28)μg/L,明显高于轻度和中度患者(P<0.05),而Vaspin为(4.23±0.92)μg/L,明显低于轻度和中度患者(P<0.05);中度患者血清Chemerin和Apelin分别为(62.22±12.28)mg/L和(180.02±41.18)μg/L,明显高于轻度患者(P<0.05),而Vaspin为(6.72±1.09)μg/L,明显低于轻度患者(P<0.05);Chemerin和Apelin与DNS评分呈正相关(r=0.332、0.319,P<0.05),而Vaspin与DNS评分呈负相关(r=-0.422,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hemerin和Apelin较治疗前降低(P<0.05),而Vaspin较治疗前升高(P<0.05)。结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hemerin和Apelin明显升高,而Vaspin明显降低,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98.
谭钦峰 《北方药学》2016,(12):146-147
目的:对脑梗死后存在轻中度认知功能障碍运用尼麦角林和茴拉西坦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后存在轻中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尼麦角林治疗,对照组采用茴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MMSE评分、ADL评分及TCD检查结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5%、MMSE评分、ADL评分、LMCA、RMCA、LACA、RACA分别为(26.8±2.5)分、(44.7±20.3)分、(81.04±10.25)cm/s、(88.42±11.37)cm/s、(57.84±8.65)cm/s、(62.34±8.77)cm/s,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茴拉西坦,尼麦角林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MMSE评分、ADL评分、LMCA、RMCA、LACA、RACA,疗效显著,安全性与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芪蛭活血通络饮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气虚血瘀证患者临床疗效,观察其对患者炎性指标、纤维化指标、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芪蛭活血通络饮,每日1剂,每次150 mL,每日2次,口服(吞咽困难者胃管给药),2组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P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神经功能(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hs-CPR、Hcy水平明显下降,TGF-β1、VEGF水平明显升高(P<0.05);2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上述实验室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降低,ADL评分明显升高(P<0.05);2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62%(44/47),对照组为74.47%(35/4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4.89%(7/47),对照组为19.15%(9/4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蛭活血通络饮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气虚血瘀证疗效满意,可有效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改善机体高凝状态,促进神经功能修复。  相似文献   
100.
【病例】男,68岁。因反复大量右侧鼻出血3天急诊入院。入院前1小时右鼻猛烈出血,经前、后鼻孔填塞后暂止。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病史。体检:血压150/90mmHg。心肺无异常,肝、脾不大,血象及肝、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心电图报告: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并左前分支阻滞。[底检查有动脉硬化表现。入院后给予输液、输血、抗生素、降压和止血药。虽经反复前、后鼻孔填塞,仍每日出血1~3次,每次10~100ml不等,血压降至110/75mmHg,血红蛋白降至60g/L。因出血难以控制,于是经右股动脉插管,行右颌内动脉超选择性栓塞。由于动脉硬化,术中曾多次自股动脉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