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25篇
  免费   1319篇
  国内免费   705篇
耳鼻咽喉   433篇
儿科学   90篇
妇产科学   95篇
基础医学   627篇
口腔科学   193篇
临床医学   4099篇
内科学   3627篇
皮肤病学   341篇
神经病学   277篇
特种医学   121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篇
外科学   2151篇
综合类   6655篇
预防医学   1889篇
眼科学   182篇
药学   2364篇
  51篇
中国医学   992篇
肿瘤学   552篇
  2024年   190篇
  2023年   733篇
  2022年   546篇
  2021年   646篇
  2020年   662篇
  2019年   645篇
  2018年   361篇
  2017年   653篇
  2016年   662篇
  2015年   779篇
  2014年   1319篇
  2013年   1273篇
  2012年   1596篇
  2011年   1715篇
  2010年   1381篇
  2009年   1366篇
  2008年   1396篇
  2007年   1308篇
  2006年   1219篇
  2005年   1192篇
  2004年   1019篇
  2003年   933篇
  2002年   835篇
  2001年   727篇
  2000年   508篇
  1999年   386篇
  1998年   323篇
  1997年   303篇
  1996年   287篇
  1995年   250篇
  1994年   226篇
  1993年   116篇
  1992年   94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61.
目的:探讨射频肝肿瘤灭活术对肾脏的影响。方法:22只植有VX2肝肿瘤的新西兰白种兔随机分为2组:A组(治疗组n=15),开腹后对肝肿瘤进行射频治疗,功率为30w,持续3~4 min。B组(对照组n=7),开腹后关腹,不作任何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3、7、14天观察血中尿素氮(BUN)、肌酐(Cr)、尿中红细胞和病理变化。结果:A组术后3天尿素氮升高,肌酐升高,尿中红细胞增多,肾小管上皮发生颗粒样变性。术后7天肌酐恢复正常水平,14天后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B组无明显变化。结论:射频肝肿瘤灭活术对肾脏有影响作用,但是为可逆性暂时性的损害。  相似文献   
62.
目的 :评价生脉注射液加美乐欣治疗射频消融术后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疗效。方法 :将 30例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16例和对照组 14例。治疗组应用生脉注射液联用美乐欣静脉滴注治疗 ,每天 1次 ,连续 10d为 1个疗程 ,间隔 5d后行第 2个疗程 ,共 3个疗程 ;对照组患者不予特殊治疗 ,仅嘱限盐和休息。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生脉注射液加美乐欣治疗射频消融术后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有较好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63.
64.
超声引导经皮射频治疗肝脏良恶性肿瘤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目的 评价经皮射频(PRFA)治疗肝脏良恶性肿瘤的效果、安全性及实用性。方法 应用RF-2000射频仪和10电极LeVeen射频针经皮穿刺治疗肝脏恶性肿瘤114例153个病灶和良性肿瘤13例16个病灶,共计127例169个病灶。B超引导监测,局麻配合全身镇痛处理,对于肿瘤病灶大于2.5cm者进行分层多点叠合毁损,大于5.0cm或多发的恶性肿瘤配合肝动脉导管化疗栓塞术,随访观察治疗效果、并发症和生存情况。结果 实施成功率100%,PRFA治疗肝脏恶性肿瘤并发症发生率6.14%(7/114),均保守治愈,无相关死亡。PRFA治疗肝脏良性肿瘤未遇并发症,病人均健在。114例肝脏恶性肿瘤病人的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114/114)、97.4%(111/114)、74.6%(85/114)、59.4%(41/69)和36.8%(7/19)。结论 PRFA微创、有效、简捷、实用、可重复、相对安全,在肝脏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中有重要价值,亦可作为肝脏良性肿瘤的一种选择疗法。  相似文献   
65.
射频汽化仪在关节镜下治疗膝盘状软骨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射频汽化仪在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盘状软骨损伤中的应用及与常规器械治疗比较。方法回顾分析1993年3月~2003年12月期间资料完整的248例膝关节盘状软骨损伤,比较射频汽化仪(R F)组和常规器械(C I)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关节积液和膝关节功能恢复程度。结果R F组比C I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术后关节积液量和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程度,R F组均优于C I组(P<0.05)。结论使用射频汽化仪在关节镜下行膝盘状软骨切除成形术具有操作简便、成形满意度高、安全、创伤小和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66.
射频消融治疗肝肿瘤315例报告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总结1999年6月至2003年8月用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315例肝肿瘤病人的病例资料,探索RFA治疗肝肿瘤近远期疗效。方法采用了一次定位、多点穿刺,RFA联合肝动脉栓塞(TAE)、选择性门静脉栓塞(SPVE)治疗直径5~13cm的大肝癌,及经皮经肺经膈肌RFA治疗膈顶部肝癌。结果总并发症发生率为5.1%,无一例住院期间死亡。AFP阳性的169例肝癌病人中,RFA后有124例(73.6%)明显降低,其中有95例(56.2%)转阴。半年生存率为89.5%,1年生存率为80.1%,18个月生存率为61.4%,24个月生存率为48.3%,〉36个月生存率为35.6%。结论采用TAE、SPVE及RFA一次定位多点穿刺法治疗无手术切除指征的中晚期(含大肝癌)的病人,疗效明显,总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67.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室性心动过速的导管消融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简称右室心肌病)伴发的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的治疗是目前关注的热点问题。借鉴心肌梗死后室速的消融方法对右室心肌病室速进行传统电生理标测指导消融,成功率低;受外科心内膜切除术的启示,采用基质改良的方法对右室心肌病室速进行消融治疗取得了一定疗效,但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弄清。在三维电生理标测指导下结合激动标测与基质改良,可能优越于单独使用一种方法。对于右室心肌病室速的消融治疗的指征、标测指标的选择及精确化,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68.
射频消融治疗肝肿瘤315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总结1999年6月至2003年8月用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ablation,RFA)治疗315例肝肿瘤病人的病例资料,探索RFA治疗肝肿瘤近远期疗效。方法采用了一次定位、多点穿刺,RFA联合肝动脉栓塞(TAE)、选择性门静脉栓塞(SPVE)治疗直径5~13cm的大肝癌,及经皮经肺经膈肌RFA治疗膈顶部肝癌。结果总并发症发生率为5.1%,无一例住院期间死亡。AFP阳性的169例肝癌病人中,RFA后有124例(73.6%)明显降低,其中有95例(56.2%)转阴。半年生存率为89.5%,1年生存率为80.1%,18个月生存率为61.4%,24个月生存率为48.3%,>36个月生存率为35.6%。结论采用TAE、SPVE及RFA一次定位多点穿刺法治疗无手术切除指征的中晚期(含大肝癌)的病人,疗效明显,总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69.
小肝癌射频消融与手术切除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评价直径小于5 cm的肝细胞性肝癌(简称小肝癌)射频消融与手术切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1年1月-2006年6月间87例临床诊断为小肝癌患者的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射频组和手术组。随访时间6-71个月,采用Kap lan-Meier模型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试验被用来估计生存曲线的不同。结果本研究结束后,共有67例患者存活,20例患者死亡。射频组1、2、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1%、76.7%、69.7%,手术组1、2、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0%、82.9%、75.4%,两者生存曲线的差异经Log-Rank检验无统计学意义(χ^2=0.99,P=0.32)。全组共有43例肿瘤复发,射频组25例,手术组18例。两组间的复发构成比有显著性差异(χ^2=6.47,P=0.01)。射频组与手术组1、2、3年的无瘤生存率分别为57.3%、40.3%、35.3%与71.1%、45.7%、、30.9%,两组的无瘤生存率经Log-Rank检验无统计学差异(χ^2=0.06,P=0.80)。结论对于小肝癌而言,射频消融与手术切除有相近的疗效。射频治疗创伤小、可重复性强,在小肝癌的治疗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0.
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高能射频技术的发展,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 nucleoplasty)也先后被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颈椎间盘突出症。笔者就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理、基础及临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