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49篇
  免费   998篇
  国内免费   752篇
耳鼻咽喉   86篇
儿科学   365篇
妇产科学   64篇
基础医学   399篇
口腔科学   18篇
临床医学   4142篇
内科学   2113篇
皮肤病学   20篇
神经病学   43篇
特种医学   148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篇
外科学   6622篇
综合类   8225篇
预防医学   1028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2910篇
  35篇
中国医学   981篇
肿瘤学   540篇
  2024年   98篇
  2023年   368篇
  2022年   320篇
  2021年   438篇
  2020年   403篇
  2019年   434篇
  2018年   245篇
  2017年   375篇
  2016年   462篇
  2015年   542篇
  2014年   1066篇
  2013年   1231篇
  2012年   1498篇
  2011年   1700篇
  2010年   1680篇
  2009年   1757篇
  2008年   1849篇
  2007年   1888篇
  2006年   1682篇
  2005年   1655篇
  2004年   1349篇
  2003年   1209篇
  2002年   1093篇
  2001年   955篇
  2000年   782篇
  1999年   646篇
  1998年   642篇
  1997年   592篇
  1996年   469篇
  1995年   420篇
  1994年   323篇
  1993年   208篇
  1992年   183篇
  1991年   141篇
  1990年   142篇
  1989年   132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目的探讨胆管术后结石残留的原因、预防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4例胆管术后结石残留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单纯胆囊切除5例发生残石;胆囊切除及胆总管探查9例发生残石,其中8例放置T管,1例因胆总管下端不通同时行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未放置T管)。6例曾行术中胆管造影术。所有病例均未行术中纤维胆管镜检查。术后1个月内行T管造影8例,其中7例发现残石;术后3周~1 a重新出现症状4例,其中B超检查发现残石1例;CT及MRCP发现残石3例;2例无症状,B超复查发现肝内胆管残石。结论术前检查不完整,术中探查不够彻底及缺乏术中造影及胆管镜检查或应用不当是残石发生的主要原因。术前综合运用影像学检查,术中系统探查、常规应用胆管造影、胆管镜、B超是预防残石发生的有效方法。可根据残石的部位、大小、治疗条件、有无T管及并发症选择残石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2.
杨立新  马凤巧  李鹏  王继征 《医学信息》2005,18(11):1552-1553
目的探讨女性膀胱颈梗阻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女性膀胱颈梗阻26例,均行经尿道电切开治疗。结果26例随访3-36月。经治疗,所有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术后3月时,21例患者无残尿量,残尿量>20ml者5例,术后6个月复查,残尿量均<5ml,尿频尿痛症状等泌尿系症状完全缓解.IPSS评分8.4±1.6(术前18.9±2.6),QOL评分0-2分(术前4-6)。最大尿流率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经尿道电切开治疗女性膀胱颈梗阻,效果满意,可重复性强,是治疗女性膀胱颈梗阻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3.
高龄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一期切除42例分析;老年人右半结肠癌误诊阑尾炎22例临床分析;“三孔法”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初步临床研究;中国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临床及遗传学特征分析;经肛门入路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6例分析[编者按]  相似文献   
94.
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膀胱内前列腺突入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前列腺突入膀胱内的程度对膀胱出口梗阻及逼尿肌功能的预测与评价。方法以经腹超声证实前列腺突入膀胱内的BPH患者为研究组,无突入的患者为对照组,分析两组间临床资料及尿动力学检查结果的关系。结果研究组临床资料中,前列腺体积、残余尿量、急性尿潴留及膀胱小梁化的比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内前列腺突入程度与前列腺体积、残余尿量呈正相关(r分别为0.401,0.342,p值分别为0.013,0.0231);在尿动力学结果中,研究组排尿期最大尿流率(Qmax)、逼尿肌不稳定及低顺应性膀胱的比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排尿期最大逼尿肌压力(Pdet.max)及梗阻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膀胱内前列腺突入程度与Qmax呈负相关(r=-0.284,p=0.045),与Pdet.max及膀胱出口梗阻指数(BOOI)呈正相关(r分别为0.252,0.456,p值分别为0.041,0.032)。结论前列腺突入膀胱的BPH患者膀胱出口梗阻及膀胱功能受损的程度明显高于无突入患者;经B超测定膀胱内前列腺突入的程度,可以预测及评价膀胱出口梗阻的程度和膀胱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95.
患者,女性,51岁;因患胆囊结石、肝内外胆管结石于20年前行胆囊切除、胆道探查取石术.19年前因肝内胆管结石复发,并发肝脓肿先后两次行胆道探查取石,脓肿引流手术。18年前再次因结石复发而行胆道探查取石,左肝外叶切除,肝门部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术后多年来仍反复发作右上腹胀痛伴发热、黄疸,曾以“返流性胆管瞥炎”多次住院。  相似文献   
96.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诊断性的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技术及所发展的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内镜下胆管引流术(ERBD)、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内镜下胰管引流术(ERPD)以及乳头括约肌气囊扩张(EPBD)等治疗性ERCP已成为胰胆疾病诊断与治疗的首选方法,但ERCP术后导致的严重并发症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该技术的广泛应用。本文就ERCP的并发症及其防治经验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97.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肝外胆管损伤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外胆管损伤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最严重的并发症。如在术中未能及时发现,则导致胆汁性腹膜炎,后期则发展为化脓性腹膜炎,严重者造成死亡。如重建修复手术不当,常导致胆管狭窄、复发性胆道感染,亦有结石形成的可能,有时需要反复多次手术。1994年7月~2005年12月,我院行LC1240例,发生肝外胆管损伤2例,发生率0.16%,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8.
伴有胆管瘤栓形成的肝内胆管腺瘤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女,46岁。因右上腹饱胀不适,发现右肝占位性病变2周入院。无发热、黄疸、腹痛。查体:胆囊区饱满,无明显压痛,其余未见阳性体征。CT示:右肝膈顶部可见不规则低密度影,右前叶胆管及右肝管内可见软组织影,与膈顶部占位相延续,部分肝内胆管扩张,增强后动脉期病灶中度均匀强化;胆囊明显增大,胆总管无扩张。MRCP示:T1WI见  相似文献   
99.
胆管囊肿再次手术经验教训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胆管囊肿再次手术经验教训施维锦姜广杰谢敏季福孙建华张文胆管囊肿在我国并非罕见,其手术疗效与术式选择是否得当和手术操作是否妥善密切相关。本文总结我院外科30年来诊治本病62例中,32例历经48次再手术的经验教训,希能对改进工作有所帮助。临床资料1一般...  相似文献   
100.
<正>我们自1989年开始行胆管间置空肠,人工乳头十二指肠吻合术。经临床随诊观察,在清除结石、解除梗阻、通畅引流、阻止逆流、控制感染等方面效果均较满意。现将术后经“T”型管造影和钡餐检查10例X线观察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本组病例男6例,女4例,年龄28~56岁,全部病例在术前均经逆行胰胆管造影或经皮肝穿造影检查和B超检查确诊。 胆管间置空肠,人工乳头十二指肠吻合术的简要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