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364篇
  免费   12979篇
  国内免费   10018篇
耳鼻咽喉   800篇
儿科学   2048篇
妇产科学   1416篇
基础医学   13723篇
口腔科学   2469篇
临床医学   16608篇
内科学   19527篇
皮肤病学   1630篇
神经病学   3682篇
特种医学   3129篇
外国民族医学   59篇
外科学   8159篇
综合类   48001篇
预防医学   10402篇
眼科学   1485篇
药学   20067篇
  194篇
中国医学   17877篇
肿瘤学   10085篇
  2024年   1871篇
  2023年   6569篇
  2022年   5518篇
  2021年   6792篇
  2020年   5639篇
  2019年   6168篇
  2018年   3466篇
  2017年   5220篇
  2016年   5470篇
  2015年   5772篇
  2014年   7683篇
  2013年   7977篇
  2012年   10508篇
  2011年   11588篇
  2010年   11438篇
  2009年   10130篇
  2008年   9102篇
  2007年   8576篇
  2006年   8171篇
  2005年   8639篇
  2004年   6761篇
  2003年   5840篇
  2002年   4700篇
  2001年   4335篇
  2000年   3458篇
  1999年   2355篇
  1998年   1738篇
  1997年   1329篇
  1996年   990篇
  1995年   840篇
  1994年   672篇
  1993年   351篇
  1992年   390篇
  1991年   397篇
  1990年   290篇
  1989年   270篇
  1988年   99篇
  1987年   81篇
  1986年   68篇
  1985年   46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11篇
  1976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探讨α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萘哌地尔(Naftopidil)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开放、自身对照、多中心的临床试验方法,应用萘哌地尔25mg,每日1次,对106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NBP)患者进行了为期4周的治疗。以美国国立卫生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前列腺液(EPS)WBC计数及最大尿流率(MFR)为疗效指标,对其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观察。结果:服药4周后,可评价病例105例。全组患者NIHCPSI总评分治疗前后平均减低12.0分(P<0.001),症状评分平均减低7.9分(P<0.001),生活质量评分平均减低4.1分(P<0.001)。EPS中WBC计数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为(15.2±15.1)、(9.5±12.0)个/HP(P<0.01)。MFR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为(19.2±4.8)、(22.7±4.9)ml/s(P<0.01)。按症状改善评价,治愈2例(1.9%),显效32例(30.5%),有效55例(52.4%),无效16例(15.2%)。总显效率为32.4%,总有效率为84.8%。3例有轻度头晕,1例食欲不佳,不良事件发生率3.81%。结论:萘哌地尔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92.
生物蛋白胶致小儿手术中过敏性休克一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唐磊 《临床麻醉学杂志》2006,22(11):841-841
患儿,男,15月,体重10kg,因“右嵌顿疝”在基础麻醉加连续硬膜外麻醉下急诊行“右腹股沟探查术”。患儿生长发育好,术前无明显脱水征象,无过敏史。入室前30min肌注阿托品0·1mg。入室后即给予丙泊酚20mg加γ-羟基丁酸钠875mg静注,面罩吸氧,硬膜外L1~2间隙穿刺,成功后向头端置管2  相似文献   
993.
例1 女,37岁。以双下肢疼痛1年,伴行走困难2个月入院。无二便障碍。查体:臀部马鞍形感觉障碍,双下肢针刺感减退。双下肢肌力2级,肌张力正常。否认遗传病史。肾、胰腺、眼底检查正常,MRI平扫:L2-L3水平椎管内可见一呈椭圆形肿块,大小约1.4cm×4.9cm×1.5cm,T1 加权像为稍低信号,T2加权像为不均匀高信号,肿块下方T1  相似文献   
994.
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的机制、诊断及治疗进展,利于今后学习及研究。方法:归纳近几年文献资料。结果: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内镜及组织学表现有特异性。结论: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是门脉高压患者特有的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之一,降门脉压治疗是重点。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持续吸入不同浓度氧气对新生大鼠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1(VEGFRl)和受体2(VEGFR2)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新生足月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生后12 h开始持续吸入氧气,按不同的吸入氧浓度,将实验组又分为30%O2组、50%O2组和75%O2组.对照组吸入空气.每组8只.于实验开始后21 d处死实验大鼠,取出右肺下叶,RT-PCR技术检测VEGF、VEGFR1和VEGFR2 mRNA表达,根据2-△△CT的计算方法,实验组基因表达差异用实验组相对于对照组基因表达量的倍数表示.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30%O2对新生大鼠肺VEGF及其受体mRNA表达无影响.75%O2组VEGF mRNA表达是对照组的0.48倍;50%O2组、75%O2组VEGFR1 mRNA分别为对照组的0.18倍和0.06倍;VEGFR2 mRNA分别为对照组的0.22倍和0.10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时间吸入低浓度氧对新生大鼠肺VEGF及其受体mRNA影响不明届,而持续吸入中等浓度及较高浓度氧可降低VEGF及其受体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腹内侧前额叶皮质在随意运动的起始和控制、情感以及认知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黑质-纹状体通路变性后腹内侧前额叶皮质的神经活动和5-HT_(1A)受体的作用仍不清楚。本研究观察了6-羟基多巴胺(6- hydroxydopamine,6-OHDA)损毁黑质致密部(substantia nigra pars compacta,SNc)后大鼠腹内侧前额叶皮质神经活动的变化和体循环给予选择性5-HT_(1A)受体拮抗剂WAY-100635后神经元活动的改变。方法采用在体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方法,记录正常大鼠和SNc单侧损毁大鼠的腹内侧前额叶皮质神经元的活动。结果6-OHDA损毁SNc大鼠的腹内侧前额叶皮质神经元放电频率显著增加,放电形式没有明显改变。体循环给予WAY-100635 (0.1 mg/kg,i.v.)不改变正常大鼠腹内侧前额叶皮质神经元的平均放电频率和放电形式,而显著降低了SNc损毁大鼠前额叶皮质神经元的平均放电频率。结论黑质-纹状体通路的变性可导致腹内侧前额叶皮质神经活动增强,5-HT_(1A)受体拮抗剂WAY-100635可以抑制这种活动增强,提示可能存在腹内侧前额叶皮质5-HT_(1A)受体功能失调。  相似文献   
997.
KiSS-1和E钙黏蛋白在贲门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检测KiSS-1及上皮细胞E钙黏蛋白(E—cadherin)在贲门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0例贲门癌、20例正常贲门组织中KiSS-1及E钙黏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相关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以及两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KiSS-1的表达与贲门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均P〈0.05),与分化程度无相关性(均P〉0.05);E钙黏蛋白的表达与贲门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均呈负相关(均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KiSS-1与E钙黏蛋白在贲门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s=0.722,P〈0.05)。结论KiSS-1与E钙黏蛋白可能在抑制贲门癌的侵袭和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8.
大视野     
《今日药学》2009,19(11):1-1
卫生部近日发布《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第三版)》,其中首次将肥胖者列为甲流重症高危人群。专家提醒,肥胖者出现流感样症状后,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尽早进行甲流病毒核酸检测及其他必要检查。方案对如何加强重症病例的甄别和救治作出了重点描述,如持续高热3天以上;剧烈咳嗽,咳脓痰、血痰等。  相似文献   
999.
糖尿病患者血脂及载脂蛋白的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DM)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动脉硬化症。有报告指出作为其指示血清的载脂蛋白A1和B(APOA1和B),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更有意义;笔者对48例DM病人的血脂、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进行相关性分析,为进一步筛选DM并发症的优选指标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00.
复方通络中药改善肥胖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方通络中药对单纯性肥胖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的干预效应,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高分辨血管超声检查选择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以血流介导的肱动脉扩张率(FMD)表示]肥胖患者(65例),随机分为通络中药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33例。治疗组给予辛香疏络2号胶囊,3g/次,每日3次;对照组给予淀粉胶囊,3g/次,每日3次。共用药12周,分别测定用药前后FMD、肱动脉内径(D0),同时检测辛香疏络2号治疗前后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FMD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TC、TG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复方通络中药辛香疏络2号胶囊可明显改善肥胖患者血管内皮障碍,调节血脂可能是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