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951篇
  免费   5829篇
  国内免费   3627篇
耳鼻咽喉   2649篇
儿科学   647篇
妇产科学   1715篇
基础医学   4598篇
口腔科学   1848篇
临床医学   8998篇
内科学   6346篇
皮肤病学   409篇
神经病学   2397篇
特种医学   172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4篇
外科学   2735篇
综合类   22263篇
预防医学   9833篇
眼科学   706篇
药学   14324篇
  70篇
中国医学   15236篇
肿瘤学   2898篇
  2024年   841篇
  2023年   2745篇
  2022年   1853篇
  2021年   2404篇
  2020年   2343篇
  2019年   2826篇
  2018年   1604篇
  2017年   2753篇
  2016年   3036篇
  2015年   3345篇
  2014年   4201篇
  2013年   4145篇
  2012年   5959篇
  2011年   5778篇
  2010年   4210篇
  2009年   5707篇
  2008年   6859篇
  2007年   5911篇
  2006年   5313篇
  2005年   4033篇
  2004年   3741篇
  2003年   2503篇
  2002年   2371篇
  2001年   2157篇
  2000年   1707篇
  1999年   1587篇
  1998年   1198篇
  1997年   1008篇
  1996年   850篇
  1995年   687篇
  1994年   721篇
  1993年   853篇
  1992年   792篇
  1991年   794篇
  1990年   673篇
  1989年   591篇
  1988年   444篇
  1987年   318篇
  1986年   233篇
  1985年   149篇
  1984年   65篇
  1983年   55篇
  1982年   3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01.
MPO和NAT2基因多态性与成人急性白血病易感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髓过氧化物酶(MPO)和N-乙酰基转移酶2(NAT2)基因多态性与成人急性白血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和对照各139例,应用聚合酶链-内切酶片段(PCR-RFLP)方法分析病例组和对照组MPO和NAT2的基因多态性,比较不同基因型与成人急性白血病易感性.结果 MPO-463A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病例组低于对照组,MPO(G-463A)各基因型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26,P〈0.05,OR=0.505,95%CI=0.325~0.847).NAT2乙酰化表型频率在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60,P〉0.05);但NAT2*5 481T等位基因和NAT2*6 590A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病例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MPO与成人急性白血病易感性相关,携带MPO(G-463A)突变基因型(GA/AA)个体可降低白血病的发病风险;NAT2乙酰化表型可能与白血病的易感性无关,但NAT2*5(C481T)、NAT2*6(G590A)单核苷酸突变频率病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02.
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52例随访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患儿预后 ,探讨其恢复规律。方法 回顾性总结经常规、长期治疗的5 2例心弹患儿 1~ 15年随访资料。结果 初诊后未随访的有 7例 ,其中 2例死亡 ;最多的终止随访年限是 7~ 10年 ,共 2 6例 ,占总数的 5 0 %。本组患儿中 ,左室后壁运动幅度的改善从 3岁开始 ,10岁基本恢复 ;室间隔运动幅度至 3岁基本恢复 ;左心室最慢 ,3年后 ,左室增大病例数在 70 % ,平均于 7年开始好转 ,但随访 10年时 ,左室内径未恢复者占 4 0 %。反映心肌收缩功能的主要指标———心脏射血分数基本于治疗后 1年开始改善 ,平均于 5年恢复。结论 EFE患儿经正规治疗后预后良好 ,心脏结构和功能可恢复  相似文献   
103.
MNNG诱导日本血吸虫成虫培养细胞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对不同培养时间日本血吸虫成虫培养细胞作用的变化,确定培养细胞发生转化进而增殖的最佳诱导时间。方法 将23~28d虫龄的日本血吸虫成虫制成细胞悬液,接种于小盖玻片上,培养于含20%小牛血清及常量抗生素的RPMI-1640常规培养基中。将接种培养第4、5、6、7、8d的细胞分别设为5个实验组及其相应的对照组。实验组用含终浓度为3μg/ml MNNG的常规培养基处理48h,对照组用不含MNNG的常规培养基处理相同时间,嗣后换用常规培养基培养4周,再改用含5%小牛血清的培养基继续培养。MNNG诱导后每周取各组培养细胞固定、制样,每组随机取3张小盖玻片进行电镜扫描观察,连续取样11周。结果 经MNNG诱导的日本血吸虫成虫培养细胞表面出现形态各异的结构,既有与对照组类似的表面较光滑和有乳突的培养细胞,也有表面光滑如玻璃珠状的细胞,还有具长纤突、微嵴、皱褶、微绒毛、蜂窝和仙人球状等形态的细胞;实验1组培养至第5周即出现大量分裂细胞。结论 MNNG诱导培养第4d的日本血吸虫成虫细胞培养至第5周可发生转化而出现分裂、增殖。  相似文献   
104.
Objective To study the immediate conservative breast surgical reconstruction by trans-ferring the same lateral latissimus dorsal myocutaneous flap (LDM) for the treatment of stage Ⅱ and stage Ⅲ breast cancer, combined with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Methods Breast cancer patients in stage Ⅱ and Ⅲ with pathological diagnosis by core needle biopsy, had undergone immediate conservative breast reconstruction surgery with transferring the latissimus dorsal myocutaneous (LDM). We scored the reconstructed breast twice at one month after operation and completion of radiation. The final score was decided using the mean value of the twice evaluating score. Kaplan-Meier survival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survival of 18 cases with traditional mastectomy. Results The tumor size ranged from 30 mm to 55 mm before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and ranged from 25mm to 45 mm afte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The median weight of the tumor specimens in breast conservative operation was 140 g (90 g to 220 g). A-mong the 18 patients, 16 cases had more than 3 scores with satisfied cosmetics (93.33 % ). Dorsal subcu-taneous seroma in donation area was observed in 5 of 18 patients (27.78 %) and dorsal incision dehiscence was observed in 2 of 18 patients (11.11%). None of the patients developed recurrence except that 1 pa-tient (5.55 %) had distance metastasis (bone metastasis} in a mean 22-months follow-up. The Kaplan-Meier survival curve in breast conservation reconstruction patients had no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raditional mastectomy patients at the same time. Conclusions Immediate conservative breast surgical reconstruction by using the same lateral latissimus dorsal myocutaneous flap i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stage Ⅱ and stage Ⅲ breast cancer patients combined with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which can increase satisfactory breast so that cosmetic outcome can be reached.  相似文献   
105.
身痛逐瘀汤治疗关节痛60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靳耀生  靳旭东  杨涛 《陕西中医》2003,24(9):802-802
目的 :探索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新途径和方法。方法 :采用身痛逐瘀汤加针灸治疗本病 60例 ,并设西药消炎痛为对照组 60例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3 .3 %。提示 :中药身痛逐瘀汤加针灸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炎有活血通痹祛痛的功效  相似文献   
106.
目的研究CD4+细胞在(口恶)唑酮诱导的小鼠实验性肠炎中的变化及肠炎的发病机制.方法健康昆明小鼠24只随机平均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以(口恶)唑酮灌肠造模).造模3 d后全部处死,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脾脏单个核细胞(SMC)和肠黏膜固有层单个核细胞(LPMC)进行细胞培养,并利用细胞内细胞因子流式检测法测定Th1/Th2比例.结果培养48 h后,模型组的LPMC中Th1细胞百分比和Th2细胞百分比均比正常组明显上升(P<0.01),Th1/Th2比正常组显著下降(P<0.01).培养96h后,模型组的LPMC中Th1细胞百分比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h2细胞百分比较正常组明显上升(P<0.01),Th1/Th2比正常组显著下降(P<0.01).而2组的PBMC和SMC相比Th1、Th2细胞百分比和Th1/Th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恶)唑酮诱导的小鼠实验性肠炎是一种Th2亚群占优势的肠黏膜局部免疫紊乱.  相似文献   
107.
《养生大世界》2006,(8A):21-21
韩国遗传学专家的一项研究发现,长期食肉,肠子多分解出去甲肾上腺素,这种激素会增高血压、刺激大脑皮层且降低控制情感区域的能力,导致易激动、好出头的性格;而长期食素,素食中的大量纤维素能促进肠子中毒素的排泄,而且没有过多的去甲肾上腺素分解。特别是蔬菜里的某些营养成分“青汁”同血红蛋白结构相似,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观察甲基莲心碱(Neferine,Nef)对阿霉素(ADM)抑制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HL60)细胞增殖作用影响。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测定Nef及Nef与ADM合用对HL60细胞增殖的影响,同时应用软琼脂培养克隆形成法检测Nef及Nef与ADM合用对HL60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作用,结果:1MTT比色法测定了Nef(12.5μg.ml^-1能增强ADM抑制HL60细胞增殖(P〈0.05)。2  相似文献   
109.
“搓滚舒筋”练功疗法,是一种以竹筒为简易器械的脚底搓滚练功治疗“筋挛缩”症的方法。最早文献见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起码有两干多年的渊源。骨伤科常用之,内、外诸科亦有用之。这一传统疗法,筒、便、廉、验,值得弘扬。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艾滋病(AIDS),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临床上症状多变,应提高对AIDS的认识。现将作者在西非工作期间收治的142例AIDS病例的临床表现作一介绍。方法病例均为当地黑人居民,男性89例,女性53例,年龄14~45岁,平均年龄27.65岁。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快速法检测患者血清中HIV—1和 HIV—2抗体。结果 HIV—1型25例(35.00%);HIV-2型74例(52.11%);混合型32例(22.53%)。临床表现为脑膜脑炎或脑炎7例(4.93%);肺型27例(19.01%);胃肠道感染84例(59.15%):包括急性48例(33.80%),慢性24例(16.90%),急腹症12例(8.45%);皮肤粘膜损害18例(12.68%):卡波齐肉瘤6例(4.23%),带状疱疹2例(1.41%),皮炎10例(7.04%),病死率19.72%(28/142)。其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高达78.87%(112/142),其次是密切生活接触,未发现吸毒或输血者。结论艾滋病病死率高,病情复杂,且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必须引起医护人员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