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2篇
  免费   157篇
  国内免费   195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95篇
妇产科学   32篇
基础医学   183篇
口腔科学   92篇
临床医学   413篇
内科学   281篇
皮肤病学   125篇
神经病学   54篇
特种医学   63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130篇
综合类   1101篇
预防医学   96篇
眼科学   52篇
药学   404篇
  2篇
中国医学   134篇
肿瘤学   45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178篇
  2010年   197篇
  2009年   184篇
  2008年   200篇
  2007年   235篇
  2006年   213篇
  2005年   174篇
  2004年   186篇
  2003年   171篇
  2002年   154篇
  2001年   166篇
  2000年   155篇
  1999年   139篇
  1998年   116篇
  1997年   109篇
  1996年   118篇
  1995年   101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本文报告用小剂量全反式维甲酸(LD-ATRA)治疗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4例,取得2例缓解,1例明显进步的疗效。认为该法有用量小、见效快、副作用轻、无产生高白细胞综合征之虑。LDATRA治疗PRCA的机理可能是在促使停滞在原始阶段的红系祖细胞向成熟阶段分化上起了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全反式维甲酸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维甲酸类药物包括维生素A的天然及人工合成的衍生物。维生素A(视黄醇)进入人体后转变成视黄醛,再经氧化变成维甲酸维甲酸是维持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物质,尤其在促进上皮组织分化生长及维持其正常功能方面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杨维玲 《健康博览》2007,(11):21-21
治疗痤疮时,维甲酸软膏是最常用到的一种药物。由于除痘一时心切,很多患者会在早晚都往脸上涂抹维甲酸软膏,有些人甚至一天使用三次,结果皮肤出现了红肿、疼痛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15.
紫杉醇和维甲酸对前列腺癌PC-3细胞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紫杉醇 (PA)和维甲酸 (RA)协同对前列腺癌细胞系PC 3的体外作用 ,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光镜形态学、噻唑蓝 (MTT)法、流式细胞仪和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了 10 -6、10 -7、10 -8mol/L浓度紫杉醇和 10 -5、10 -6、10 -7mol/L浓度维甲酸在体外单药或协同对前列腺癌细胞系PC 3的作用和对细胞DNA含量及CyclinD1表达的影响。 结果  10 -6mol/L以上浓度维甲酸作用 48h可增强 10 -7mol/L以上浓度紫杉醇对前列腺癌PC 3细胞系的生长抑制 [抑制率≥ (5 6.3± 5 .2 ) % ,P <0 .0 5 ] ,增强诱导凋亡作用 [凋亡率≥ (2 0 .5± 2 .3 ) % ,P <0 .0 5 ] ,下调CyclinD1的表达 [表达率≤ (9.2± 1.1) % ]。维甲酸使紫杉醇所致的G2 /M期细胞比例由 (70 .3± 9.3 ) %变为 (5 4.6± 6.7) % ,部分地逆转了其G2 /M期细胞周期阻滞 (P <0 .0 5 )。结论 紫杉醇和维甲酸可以协同增强对前列腺癌细胞系PC 3的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 ,显示了紫杉醇和维甲酸协同用于治疗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17.
18.
位于肝窦周隙的贮脂细胞,(又称Ito细胞或VitA贮备细胞)具有贮存,代谢VitA的功能,给予大鼠一定量的VitA可抑制或减轻CCl4诱发的大鼠肝纤维的病变,用Metrizamide成功地分离大鼠贮脂细胞,用原代培养的贮脂细胞研究维甲酸类对同脂细胞增殖,胶原合成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全反式维甲酸(RA),视黄酸棕榈酯(RP)可抑制贮脂细胞增殖,胶原的合成,提示维持贮脂细胞VitA含量可抑制贮脂细胞向肌  相似文献   
19.
用3H-甘露糖标记7721人肝癌细胞表面糖蛋白的N-糖链,经提取和去唾液酸后,用ConA和DSA亲和柱顺序层析将3H-标记的N-糖链分成4个类型和天线数不同的组分来研究维甲酸(RA)对细胞表面N-糖链的影响。结果:10μmol/LRA处理细胞3~5d后,可使C2C2二天线复杂型N-糖链增加,而高甘露糖型及三、四天线,特别是带有C2,6分支结构的复杂型H-糖链减少。用LCA亲和柱还证明二天线糖链中的核心岩藻糖也减少。进一步发现上述改变的酶学机制是RA降低N-乙酰氨基萄葡糖转移酶V和α-1,6-核心岩藻糖转移酶的活力。结论:BA通过改变某些糖基转移酶活力而改变细胞表面糖链结构,这可能是RA使7721细胞诱导分化的机理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在全反式维甲酸(ATRA)作用下急性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间连接蛋白43(Cx43)表达的变化及通讯功能的改变.方法 体外培养急性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传代后加入ATRA(1×10-5mol/L),采用细胞免疫化学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加药前后Cx43表达的变化;采用细胞划痕染料传输技术比较二者间隙连接细胞间通讯(GJIC)功能的差异.结果 急性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加药前后,细胞免疫化学方法检测Cx43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47.2%±2.04%和54.5%±5.66%,流式细胞术检测Cx43的含量为38.75%±23.95%和49.5%±5.46%;加药后染料可传输至4~5列细胞,明显高于加药前(P<0.01).结论 加入ATRA后,急性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间通讯功能较加药前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