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8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80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24篇
妇产科学   41篇
基础医学   90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260篇
内科学   472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70篇
特种医学   72篇
外科学   92篇
综合类   809篇
预防医学   253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366篇
  9篇
中国医学   254篇
肿瘤学   37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9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了解糖类代谢相关基因在大鼠肝再生中的表达变化。方法本研究用搜集网站资料和查阅相关论文等方法获得糖类代谢相关基因,用大鼠基因组230 2.0芯片检测它们在大鼠再生肝中的表达情况,用比较手术组和假手术组中基因表达的差异性确定肝再生相关基因。结果初步证实上述基因中118个基因与肝再生相关。肝再生早期[部分肝切除(PH)后0.5~4h]、前期(PH后4~12h)、中期(PH后16~66h)和后期(PH后72~168h)等4个阶段起始表达的基因数为33、6、68和7;基因的总表达次数为68、44、210和83。表明肝再生相关基因主要在肝再生启动阶段起始表达,在不同阶段发挥作用。它们共上调205次,下调200次,分为12种表达方式,表明肝再生中糖代谢活动多样和复杂。其中,单糖和糖原代谢、糖蛋白和糖脂(主要为神经节苷脂)合成相关基因几乎在整个肝再生中表达增强,寡糖和糖胺聚糖合成及糖蛋白和糖脂分解相关基因表达下调。结论肝再生与糖代谢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1)及其结合蛋白-4(IGFBP-4)、肝素在肺纤维化形成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方法:选择二倍体人胚肺成纤维细胞(lung fibroblast,LF)株,分别给予100 μg/L IGF-1、100 μg/L IGF-1+100 μg/L IGFBP-4、100 μg/L IGF-1+200 μg/L IGFBP-4、100 μg/L IGF-1+100 μg/L IGFBP-4+100 μg/L肝素、100 μg/L IGF-1+100 μg/L IGFBP-4+200 μg/L肝素、100 μg/L IGF-1+100 μg/L肝素、100 μg/L IGF-1+200 μg/L肝素刺激24 h。检测细胞外弹性蛋白、胶原蛋白及细胞内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己糖激酶-2(HK-2)的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IGF-1组HK-2及GLUT-4mRNA及相应蛋白表达增强(P<0.05);加入IGFBP-4以后HK-2及GLUT-4mRNA及相应蛋白表达明显强于IGF-1组(P<0.05);而同时加入肝素与IGFBP-4后HK-2及GLUT-4mRNA及相应蛋白表达明显抑制(P<0.05),并且这一抑制效应随肝素用量增加而更加明显;但单加肝素时HK-2及GLUT-4mRNA及相关蛋白表达抑制不如前组明显(P<0.05)。结论:(1) IGF-1能够刺激肺成纤维细胞的糖代谢,使HK-2及GLUT-4mRNA及细胞外基质(ECM)蛋白表达增强;(2)单纯增加IGFBP-4不仅不能抑制IGF-1的刺激作用,反而增加HK-2及GLUT-4mRNA及相应蛋白表达,可能与IGFBP-4的降解有关;(3)IGFBP-4在肝素存在的情况下,能明显抑制IGF-1对肺成纤维细胞的刺激作用,使HK-2及GLUT-4及细胞外基质蛋白表达明显减少,说明肝素以及未被降解的IGFBP-4对肺纤维化可能是有效的防护因子。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 (Pio) 对游离脂肪酸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大鼠糖代谢和PPAR-γ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扩展正糖钳夹实验和[3-3H]标记葡萄糖示踪技术,观察了4 h脂质灌注导致大鼠血浆游离脂肪酸(FFA)升高引起糖代谢和脂肪组织PPAR-γ表达变化及Pio处理后的影响。 结果:在钳夹稳态期,对照组(N组)血浆FFA水平明显降低,而脂质灌注组(L组)和吡格列酮+脂质组(P/L组)FFA水平明显升高。 P/L组葡萄糖输注率(GIR)较N组明显降低(P<0.01), 而L组又明显低于P/L组(P<0.01);N组和P/L组肝糖输出 (HGP) 与基础值相比被明显抑制达85%(均P<0.01),在L组,胰岛素对HGP的抑制作用受到明显障碍(仅抑制8.7%)。L组和P/L组葡萄糖清除率(GRd)明显低于N组(P<0.01)。P/L组脂肪组织PPAR-γ表达明显增加。 结论:脂质灌注诱导了大鼠胰岛素抵抗。吡格列酮干预使大鼠脂肪组织PPAR-γ表达明显增加,并抑制了内源性肝糖产生,从而部分逆转了脂质诱导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24.
目的:分析实行糖尿病前期患者慢性病管理对糖代谢指标改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实验对象为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在我院接受糖尿病前期治疗的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人数相同的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47例,分别给予慢性病管理与常规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糖代谢指标改善情况。结果:管理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无明显差异;管理后两组患者相关糖代谢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 < 0.05)。与对照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较高(P < 0.05)。实验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率与对照患者相比明显较高(P < 0.05)。结论:慢性病管理对于糖尿病前期患者的糖代谢指标有着显著的改善作用,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疾病知识掌握率。  相似文献   
25.
目的: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所致不孕症患者性激素水平及糖代谢相关指标变化。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0月洛阳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75例因PCOS引起的不孕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同期在洛阳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63例非PCOS引起,且月经周期正常的不孕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进行性激素及糖代谢、脂代谢相关指标的检查,并对相关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黄体生成素(LH)、泌乳素(PRL)、睾酮(T)、孕酮(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游离脂肪酸(FFA)、抗苗勒管激素(AMH)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因PCOS导致不孕症的患者性激素及糖代谢存在异常,了解患者的性激素及糖代谢的水平变化,有助于临床医生在早期的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26.
27.
目的探讨硒补充剂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代谢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7月-2019年6月盘锦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5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和硒酵母组2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健康教育、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等常规治疗,硒酵母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硒酵母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及妊娠结局。结果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硒酵母组两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孕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硒酵母组三项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硒酵母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以及两组治疗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硒酵母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和新生儿住院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不良妊娠结局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硒补充剂能够进一步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血脂代谢,同时,也能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和住院率,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8.
目的研究脂肪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表达增加与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胰岛素抵抗程度及产后糖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9年3月期间在海安市中医院诊断为GDM并接受剖宫产的126例患者作为GDM组,选择同期在该院接受剖宫产的健康孕妇1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剖宫产当天孕妇血清HMGB1、空腹胰岛素(FINS)的含量及脂肪组织中HMBG1、胰岛素受体底物(IRS)-1、IRS-2的表达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随访产后1年内糖代谢异常的发生情况并绘制K-M曲线。结果GDM组患者脂肪组织中HMGB1的表达水平、血清HMGB1含量及FINS、HOMA-I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4.496、16.503、19.068、13.446,P<0.05),脂肪组织中IRS-1、IRS-2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1.616、10.596,P<0.05);GDM组患者脂肪组织中HMGB-1的表达水平与血清HMGB1、FINS的含量及HOMA-IR的水平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05、0.358、0.405,P<0.05),与脂肪组织中IRS-1、IRS-2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78、0.255,P<0.05);经K-M曲线分析,与GDM组中脂肪组织HMGB1低表达患者比较,HMGB1高表达患者产后1年糖代谢异常累积发生率明显升高(χ^(2)=3.933,P<0.05)。结论GDM患者脂肪组织中HMGB1表达增加与胰岛素抵抗的加重、产后糖代谢异常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29.
肝脏对调节机体糖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 ,肝脏功能异常可引起糖类代谢障碍 ,既可出现高血糖 ,又可出现低血糖 ,且以高血糖为多见。现就我院 1987~ 1999年收治的肝脏病合并糖代谢异常 43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3例中 ,男 35例 ,女 8例 ,男女之比为 4.37∶1。年龄 2 7~ 78岁 ,其中 <30岁 3例 ,30~ 5 0岁 12例 ,≥ 5 0岁 2 8例。血糖增高与病程关系 :<1年 8例 ,1~ 5年 14例 ,~ 18年 19例 ,≥ 18年 2例。1.2 诊断标准 按 1990年上海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的诊断标准 ,43例患者中 ,肝炎肝硬化 2 8例 ,慢性重症肝…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