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26篇
  免费   397篇
  国内免费   333篇
耳鼻咽喉   547篇
儿科学   36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653篇
口腔科学   117篇
临床医学   603篇
内科学   273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505篇
特种医学   98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98篇
综合类   1319篇
预防医学   221篇
眼科学   65篇
药学   564篇
  2篇
中国医学   309篇
肿瘤学   26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50篇
  2022年   140篇
  2021年   148篇
  2020年   146篇
  2019年   147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136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153篇
  2014年   234篇
  2013年   206篇
  2012年   279篇
  2011年   303篇
  2010年   290篇
  2009年   298篇
  2008年   363篇
  2007年   269篇
  2006年   318篇
  2005年   293篇
  2004年   241篇
  2003年   177篇
  2002年   127篇
  2001年   130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突触界面曲率及其生理意义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突触界面曲率及其生理意义吴馥梅,杜红燕,章子贵(南京大学生物系神经生物学研究室,南京210008)突触(synapse)是神经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高等哺乳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是以化学突触为主。关于突触结构参数的研究,经典的测定指标有突触前终扣面积、终扣...  相似文献   
72.
目的 研究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过表达对多巴胺能神经元酪氨酸羟化酶(TH)表达的影响。方法 在α—SYN基因转染的MES 23.5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系,分别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Western blot等方法分析α-SYN和TH的表达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通过绘制生长曲线和MTT测试细胞氧化还原活性,观察α—SYN基因转染细胞的生长和损伤情况。结果 α-SYN过表达明显抑制MES 23.5多巴胺能神经元的TH表达,但对该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无明显影响,也不引起该细胞损伤。结论 α-SYN过表达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TH表达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3.
损伤老年鼠左侧穹窿海马伞,造成隔-海马胆碱能系统损害模型。用免疫电镜和形态计量学分析NGF对齿状回分子层受体(NGFr)阳性突触和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阳性轴突终未的影响。结果显示:损伤一个月后,损伤侧齿状回分子层NGFr阳性突触前终末、实触后致密物和ChAT阳性轴突终末面积和周长都有不同程度的缩小;脑室注射NGF,损伤侧齿状回分子层NGFr阳性突触和ChAT阳性实触终末都有一定的恢复.提示NGF对齿状回分子层受损的NGFr阳性突触和ChAT阳性轴突终未的重构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4.
以大鼠和树作为研究材料,在脑桥下缘切断一侧锥体束,用HRP逆行标记和计算机三维重构观察锥体束神经元在皮层的分布,以及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锥体束神经元和GABA能神经元的关系。逆行标记的锥体来神经元主要分布于皮层的运动区和体感区,在枕区、扣带区、颞区和屏状皮层中都有少量分布。树锥体束神经元的总数是大鼠的1.5倍,用计算机重构显示HRP标记的锥体束神经元在脑内吻尾方向上的分布跨度比大鼠小,故其分布范围较大鼠集中,密度较高,且其中大细胞也较多.树的锥体来神经元长径在15μm以上者占74.0%;大鼠则占62.9%。在电镜下观察这些锥体束神经元的胞体上全分布着对称型的突触,其中既有GABA能,也有非GA-BA能者。不同胞体上接受GABA能和非GABA能突触的比例不同,一种较大的胞体上GABA与non-GABA阳性终末相比,前者数量大(13:3)而较小的胞体上则相反,两者的数量相比,为7:18。大鼠和树的锥体束神经元胞体的单位周长上接受的突触数目也不同,树锥体束神经元胞体的10μm单位周长上分布有4.4个突触。大鼠则为3.4个。随着动物进化锥体束神经元接受突触的数目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75.
目的观察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第129位丝氨酸(Ser129)磷酸化修饰对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活性的影响。方法应用重叠延伸PCR定点突变法将129位丝氨酸编码碱基TCT突变为天冬氨酸(Asp,D)编码碱基GAT,获得编码模拟磷酸化α-Syn(S129D α-SYN)的DNA序列,插入逆转录病毒真核表达载体(pLNCX2)。包装逆转录病毒颗粒并感染多巴胺能神经细胞MN9D。通过实时定量RT-PCR鉴定α-SYN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检测TH磷酸化水平。结果pLNCX2-α-SYN(wild type/S129D)质粒测序结果正确,并在MN9D细胞中均过表达。野生型α-SYN过表达组同正常对照组相比TH磷酸化水平降低(P<0.01),而S129D α-SYN组TH的磷酸化水平同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结论在MN9D细胞中,野生型α-SYN抑制TH的活性,而α-SYN Ser129磷酸化后TH活性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76.
本文作者普证明,三叉神经感觉主核背内侧区和三叉上核尾外侧部是大鼠三叉神经本体觉三级传入通路中继站。为证实此二处的GABA能丘脑投射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是否参与三叉神经本体觉的传导和初级整合并阐明其整合机制,用ricin毁损三叉神经中脑核神经元及其终末,HRP逆行标记此区的丘脑投射神经元以及抗GABA免疫组化三者结合的方法,在电镜下发现:(1)中脑核神经元的溃变终末与该二区神经毯中的GABA能三叉-丘  相似文献   
77.
大鼠咽肌前运动神经元的跨突触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配咽肌的运动神经元位于疑核,控制凝核的前运动神经元位于孤束核。孤束核中的前运动神经元在控制吞咽运动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支配咽肌的前运动神经元位于孤束核的什么部位还不清楚。文内用假狂犬病毒研究字大鼠咽肌前运动神经元在孤束核中的定位。  相似文献   
78.
大鼠小脑皮质内突触素P38免疫反应产物的分布及年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图像分析研究突触素P38免疫反应产物在Wistar大鼠小脑皮质的分布及年龄变化,结果显示:小脑皮质内的突触素P38免疫反应产物呈板层分布,各层之间的 产物密度差异很大;在三个年龄组,小脑V,Ⅶ叶分子层突触素P38免疫反应产物校正光密度值以青年组最大,成年组次之,老年组最小,各组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79.
用电镜技术对大白鼠海马CAl区的突触小球超微结构作了观察,发现有二种形态的突触小球。一种是小球的突触神经成分均封闭在球内,另一种是小球内的苔状纤维终末与球外神经毯内的树突于形成轴-树突触。小球的中央轴突终末即是苔状纤维终末,它不仅与树突侧棘形成轴-棘突触,而且与树突形成轴-树突触。树-树突触在小球内亦可见到。本文就突触小球的结构成分和突触小球的概念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0.
阿片肽在后角镇痛的作用机理,被认为是通过突触前抑制一级传入纤维P物质释放的结果,然而始终未获得形态学的证实。鉴于一级传入纤维存在大量阿片受体的事实,曾提出阿片肽突触前抑制可能是通过非突触的轴-轴作用。为了验证这一设想,本文用免疫组化方法,详细观察了大鼠延髓后角浅层亮氨酸脑啡肽(L-ENK)轴突终末的突触结构和胞吐释放。电镜观察显示,延髓后角ENK终末可分为两类,第一类终末除了含圆形小清亮囊泡外,还有较多的大颗粒小泡(一般7个以上),主要分布于Ⅰ层,很少看到此类终末形成突触;第二类终末,一般含较多圆形清亮小泡和少量大颗粒小泡(一般不超过3个),它们分布于Ⅰ层和Ⅱ层,此类终末主要形成轴-树突触和少量的轴-体突触。只见到一例轴-轴突触,其突触后成分为未标记的R型终末,此外还见到ENK阳性树突成为中央终末的突触后成分。在去传入神经条件下,上述各类终末皆可见到ENK阳性大颗粒小泡的胞吐形成,它们皆位于非突触区,而在突触部位可见到清亮小泡胞吐像,上述结果提示后角ENK非突触部位释放可能是哭触后抑制一级传入纤维P物质释放的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