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81篇
  免费   1267篇
  国内免费   603篇
耳鼻咽喉   67篇
儿科学   156篇
妇产科学   102篇
基础医学   704篇
口腔科学   118篇
临床医学   3817篇
内科学   4000篇
皮肤病学   368篇
神经病学   236篇
特种医学   170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篇
外科学   1754篇
综合类   9709篇
预防医学   3798篇
眼科学   113篇
药学   6360篇
  69篇
中国医学   2179篇
肿瘤学   485篇
  2024年   136篇
  2023年   559篇
  2022年   507篇
  2021年   716篇
  2020年   713篇
  2019年   783篇
  2018年   391篇
  2017年   767篇
  2016年   791篇
  2015年   932篇
  2014年   1638篇
  2013年   1681篇
  2012年   1969篇
  2011年   2236篇
  2010年   2065篇
  2009年   1956篇
  2008年   2016篇
  2007年   1909篇
  2006年   1656篇
  2005年   1751篇
  2004年   1501篇
  2003年   1457篇
  2002年   1132篇
  2001年   1105篇
  2000年   915篇
  1999年   694篇
  1998年   645篇
  1997年   540篇
  1996年   541篇
  1995年   428篇
  1994年   398篇
  1993年   267篇
  1992年   226篇
  1991年   214篇
  1990年   168篇
  1989年   166篇
  1988年   64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碘普罗胺注射液(优维显)对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图像的影响,选择一种安全有效的浓度造影。方法60例具有冠心病倾向的患者行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将患者分为两组,各30例。随机选用不同浓度的优维显,分别采用浓度为300 mg I/ml和370 mg I/ml,使用多种图像后处理方法进行重建,对比分析增强效果,并进行评分。结果本次研究的两组患者检查较顺利,两组图像的增强效果平均分为(4.3±0.6)分和(4.1±0.9)分,冠状动脉血管分段显影和图像增强效果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浓度的优维显对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的图像质量无影响,浓度越小的优维显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观察并分析胺碘酮对治疗老年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64例老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强心、利尿、扩血管及心肌细胞营养剂等基础的综合性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胺碘酮治疗,观察并分析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改善总有效率为90.6%、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78.1%,高于对照组的68.8%、59.4%,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也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胺碘酮药物能有效地治疗老年室性心律失常,具有改善老年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及心功能的功效,且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他克莫司药物浓度检测过程中数据异常原因及其相应的解决对策。方法 对80例患儿入院资料进行分析,患儿入院后对其进行常规检查,如:血压、肝肾功能等,并对患儿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分析他克莫司药物浓度检测过程中数据异常原因及其针对性的解决措施。结果 所有患儿均在1个月内和1~5个月内进行药物浓度检测,1个月内他克莫司药物浓度正常者占28.5%,17.5%患儿低于参考值,少于1~5个月内检测浓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内53.8%患儿他克莫司药物浓度高于参考值,多于1~5个月内检测浓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他克莫司药物浓度检测过程中数据异常影响因素较多,因此患儿检测过程中必须对检测结果提供合理解释,并根据异常原因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保证患儿能够正确给药,提高临床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994.
目的了解2013年河北省易县学龄儿童碘营养状况,为碘缺乏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全县划分为5个抽样片区,在东、西、南、北、中各随机抽取1个乡镇做为监测点。对8~10岁学龄儿童进行甲状腺肿调查和尿碘检测,并对学生家中食用盐进行盐碘检测。结果调查8~10岁儿童782人,甲状腺肿大率为3.96%;检测8~10岁儿童尿样100人份,尿碘中位数为201.33μg/L。检测学生家中食用盐盐样776份,盐碘中位数为25.8 mg/kg。结论 2013年该县8~10岁学龄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及尿碘中位数均达到国家碘缺乏病消除标准,但学生家中食用盐非碘盐比率较高,今后应进一步加强碘盐的监管。  相似文献   
995.
目的:为进一步巩固消除碘缺乏病成果,继续为碘缺乏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GB13025.7-1999直接滴定法,测定食用盐中碘含量。采用全国碘盐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建立数据库,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年份间合格碘盐食用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16,P0.001),不同年份盐碘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29.10,P0.001),粗粒盐与精制盐碘盐覆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64,P0.05)。结论:2013年居民食盐碘含量已经明显低于其他年份,证明新标准碘盐已经成为市场主要流通碘盐,应加大碘缺乏病监测力度。精制盐合格率明显高于粗盐,粗盐主要来源于从江县,粗粒盐改精制盐健康教育工作有待继续加强。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掌握井研县碘缺乏病发病情况和人群碘营养状况,评价碘缺乏病防治效果,为制定进一步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井研县按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各随机抽取1个乡,5个乡各随机抽取8~10岁儿童80名,40岁以下育龄妇女10名、孕妇10名、哺乳期妇女10名及其0~2岁婴幼儿,检测甲状腺肿大率、盐碘、尿碘;在抽取的5个乡中各抽取不相邻的2个村,每村随机抽取1份水样检测水碘,调查1个销售点;抽取县盐业支公司仓库9份盐样检测盐碘。结果 8~10岁学龄儿童触诊法甲状腺肿大率7.74%,育龄妇女、孕妇、哺乳期妇女、0~2岁婴幼儿及8~10儿童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59.85μg/L、130.10μg/L、196.50μg/L、281.50μg/L和126.15μg/L。水碘中位数5.22μg/L。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0%,碘盐覆盖率92%。零售点、盐库碘盐合格率100%。结论继续加强井研县碘盐市场监管、碘缺乏病监测、防治知识健康教育等工作,争取保持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  相似文献   
997.
[目的]研究比较纳米硒和亚硒酸钠对高碘致小鼠部分组织氧化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将48只雄性昆明小鼠被随机分为适碘组[50μg/L碘酸钾(KIO3)]、高碘组(3 000μg/L KIO3)、亚硒酸钠组(3 000μg/L KIO3+0.193 mg/kg硒)、纳米硒组(3 000μg/L KIO3+0.193 mg/kg硒),每组12只。4周后处死小鼠,测定血清、肝脏、肾脏组织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以及丙二醛(MDA)水平。观察甲状腺病理变化。[结果]与适碘组相比,高碘组血清、肝脏和肾脏中GSH-Px活力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中MDA含量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和肾脏脏器系数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碘组相比,亚硒酸钠组血清和肝脏中GSH-Px活力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脏中MDA含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脏器系数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和肝脏中MDA含量均下降。纳米硒组血清、肝脏和肾脏中GSH-Px活力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和肝脏中MDA含量均明显下降,在肾脏中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脏脏器系数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碘组甲状腺组织出现弥漫胶质性甲状腺肿。[结论]高碘摄入可致小鼠氧化性损伤,补硒有一定干预作用,纳米硒的干预效果优于亚硒酸钠。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对医院2012年1~12月7种治疗药物监测(TDM)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治疗药物监测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均相酶放大免疫分析法(EMIT)测定他克莫司、环孢素、苯妥英钠、卡马西平、丙戊酸、苯巴必妥、万古霉素7种药物的血药浓度,并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他克莫司和环孢素在肾移植术后抗排斥治疗中需要密切监测药物疗效和调整药物剂量。抗癫痫药的 TDM 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其中苯妥英钠出现中毒反应最多。万古霉素的临床送检量最少,与临床使用量少和血药浓度是否需要监测存在争议性有关。结论开展血药浓度监测,能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提高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阵发性心房纤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6孟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100例,依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胺碘酮联合托洛尔治疗。患者均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第3、6、9、12个月的窦性心律,以及在治疗6个月和12个月的左心房内径。结果治疗第3个月和第6个月,两组患者的窦性心律维持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9个月和第12个月,两组患者窦性心律维持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6个月和第12个月,治疗组左心房内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采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能够减少患者心房纤颤的复发,维持窦性心律,同时能够延缓患者左心房的扩大,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3月晋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136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8例。观察组患者予以胺碘酮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氨茶碱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心力衰竭、恶性心律不齐、心源性休克、心源性猝死)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心力衰竭、恶性心律不齐、心源性休克、心源性猝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的临床疗效显著,可减少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