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2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31篇
耳鼻咽喉   4篇
基础医学   3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47篇
内科学   179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58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435篇
预防医学   99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413篇
  2篇
中国医学   10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119篇
  2014年   203篇
  2013年   177篇
  2012年   154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4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6 毫秒
61.
目的设计合成α-硫辛酸衍生物,并测定其体外对肿瘤细胞的抑制活性。方法首先,以邻硝基氟苯为起始原料,经亲电取代和氧化反应合成抗肿瘤药替拉扎明,同时以色氨酸为起始物合成L-色氨酸甲酯盐酸盐;然后将替拉扎明和色氨酸甲酯盐酸盐分别与外消旋的或光学纯的硫辛酸进行酰胺缩合制得目标化合物。采用MTT法考察目标化合物对肿瘤细胞株ES-2、K562、PC-3、MDA-MB-231和A549的体外抑瘤活性。结果与结论合成了4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硫辛酸衍生物,其结构经1H-NMR、MS谱确证。目标化合物对实验的肿瘤细胞均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Ⅱ的活性最好,其IC50值在10μmol·L-1以内。  相似文献   
62.
目的建立测定硫辛酸胶囊中硫辛酸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 HPLC)法,并考察其稳定性。方法采用RP HPLC法测定硫辛酸的含量。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 0.15%磷酸(38:62),检测波长为220 nm。采用影响因素实验、加速实验和长期实验考察硫辛酸胶囊稳定性。结果硫辛酸浓度在5~500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99.23%,精密度、稳定性等均符合测定要求。硫辛酸对光照较敏感,在市售包装下,稳定性较好。结论RP HPLC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硫辛酸的含量测定。硫辛酸在避光、室温条件下,能较长时间保存。  相似文献   
63.
目的:研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中硫辛酸与甲钴胺联合用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进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的12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对照A组患者接受甲钴胺治疗,对照B组患者不接受营养神经类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接受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2.5%显著高于对照A组、对照B组,对照A组患者治疗有效率67.5%显著高于对照B组。结论硫辛酸与甲钴胺联合可有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相似文献   
64.
目的研究依帕司他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月入院治疗的165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了研究,随机分为三组:α-硫辛酸组,依帕司他组,联合治疗组,三组均以3周为一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比较三组患者的神经传导情况及临床效果。结果经过3周的治疗,依帕司他组有效率为74.54%,α-硫辛酸有效率为70.90%,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治疗组有效率为90.91%,效果优于单药治疗组,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依帕司他与α-硫辛酸均可有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相当,二者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硫辛酸联合加巴喷丁治疗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A、B组,每组各40例,A组给予硫辛酸治疗,B组给予硫辛酸联合加巴喷丁治疗,经过4周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表现、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均有一定程度缓解,A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0.0%,B组为9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VAS均下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MNCV及SNCV均改善,两组患者的SNC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NC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辛酸联合加巴喷丁治疗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甲钴胺联合α-硫辛酸对患者神经传导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该院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0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甲钴胺联合α-硫辛酸治疗组(联合治疗组,n=50)、甲钴胺单独治疗组(单独治疗组,n=50)两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肢体疼痛程度、神经传导功能、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的VAS评分降低幅度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降低幅度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的胫神经MCV、尺神经、正中神经SCV升高幅度均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0.0%(45/50)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62.0%(3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46,P<0.05)。联合治疗组和单独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0%(3/50)、4.0%(2/50)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5)。结论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甲钴胺联合α-硫辛酸治疗较甲钴胺单独治疗更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传导功能。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甲钴胺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10—2013-08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2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治疗,观察组给予甲钴胺及硫辛酸治疗,疗程3周,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记录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肌电图。结果 2组患者症状、体征、神经传导速度均改善,以观察组更明显,2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在糖尿病综合治疗基础上,甲钴胺注射液联合硫辛酸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满意,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究多种药物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2月—2013年3月接诊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7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自愿原则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36例,采用甲钴胺与胰激肽原酶注射剂治疗,研究组37例患者,采用甲钴胺与α-硫辛酸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后感觉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进行观察分析及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与不良反应率依次为89.19%(33/37)、8.11%(3/37),对照组则为75.00%(27/36)、22.22%(8/36),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性显著(P〈0.01),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治疗后感觉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明显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采用甲钴胺与α-硫辛酸治疗,相较于甲钴胺与胰激肽原酶注射剂治疗效果更佳,疗效更为显著,在改善患者感觉运动传导神经速度上尤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和α-硫辛酸合用治疗Ⅱ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Ⅱ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二甲双胍和α-硫辛酸合用治疗;对照组单用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15 d后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t=5.32,P>0.05);治疗30 d后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t=9.12,P<0.05);治疗60 d后差异显著(t=10.73,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二甲双胍与α-硫辛酸合用后的效果明显强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70.
赵会英  马圣宇  杨云 《安徽医药》2019,40(6):658-660
目的 探讨硫辛酸合用甲钴胺在多发性骨髓瘤周围神经病变(MMPN)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宿州市立医院血液科住院的52例MMPN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采取甲钴胺治疗,治疗组(26例)采取甲钴胺合用硫辛酸注射液治疗。采用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及神经病变主觉症状问卷分析两组患者治疗3周后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神经病变主觉症状问卷及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有效率(88.46%)高于对照组(6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辛酸与甲钴胺合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