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3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21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60篇
内科学   36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268篇
预防医学   29篇
眼科学   564篇
药学   123篇
  4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3 毫秒
21.
目的:探讨用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的方法治疗老年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病人的护理方法。方法对52例老年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病人进行手术前后护理干预。结果48例视网膜复位,42例视力提高,视网膜复位率及视力改善率分别为92.30%和80.76%。术后并发高血压8例,心律失常1例,心绞痛1例,眼压升高13例,经对症处理均好转。结论术前做好心理疏导,予以相关知识教育,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发症,并做好相应处理,对老年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病人的视网膜复位率及视力改善率均有帮助。  相似文献   
22.
目的 观察眼内硅油填充2至5年严重乳化,硅油抽出联合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和术后情况.方法 对于25例(26眼)硅油眼内填充2~5年后严重乳化者,先冲洗出前房硅油乳化油滴,及进行房角分离术,再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术,缝合角膜切口,再经巩膜切口抽吸硅油,查看视网膜情况后,最后经角膜切口植入人工晶状体.结果 术后随访6 ~18个月,角膜均未见水肿或失代偿.眼压升高12例(12眼),噻吗心安滴眼,2周后眼压恢复正常.均未出现视网膜再次脱离或人工晶状体移位,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提高.结论 对于严重硅油乳化且无法观察眼底者要及时取出硅油,手术步骤的安排和手术技巧是成功的关键,而且必须联合晶体摘出,减少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23.
24.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提高玻璃体腔内硅油填充术患者体位依从性的效果影响.方法 按手术时间先后顺序将60例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按眼科疾病常规护理,进行特殊体位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由专人实施术前特殊体位的示范和指导,术后在认知、行为、体位方面进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在采取特殊体位过程中的不适症状及体位的依从时间.结果 实验组患者较对照组特殊体位持续时间长,出现的并发症与局部不适症状少而轻.结论 护理干预可提高玻璃体腔内硅油填充术患者特殊体位的依从性,保证术后的有效体位,减轻因体位引起的不适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儿童胃镜检查前不同时点口服或不口服西甲硅油乳剂对胃镜操作中视野清晰度的影响。方法 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胃镜室接受胃镜检查的≥6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西甲硅油20 min和西甲硅油30 min组,分别不口服西甲硅油、胃镜检查前20和30 min口服西甲硅油10 mL,3组均于胃镜检查前5 min口服利多卡因胶浆。以胃镜下视野清晰度(A~D级)作为主要观察指标,以胃镜操作时间,胃镜检查前、检查后即刻和检查后30 min的不良事件,口服西甲硅油和利多卡因的依从性(Wong-Banker面部表情量表法,FPS-R)和患儿家属的候诊依从性(数字疼痛分级法)作为次要观察指标。对西甲硅油30 min组和对照组的视野清晰度行优效性检验(优效标准δ=0.10),西甲硅油20 min和西甲硅油30 min组的视野清晰度行非劣效性检验(等效标准δ=0.05)。结果 2005年3月1日至4月30日600例符合纳入标准行胃镜检查的患儿数据行中期分析,其中6例未记录主要结局指标,594例进入分析。对照组191例,男98例,年龄(10.0±2.6)岁;西甲硅油20 min组193例,男108例,年龄(10.0±2.7)岁;西甲硅油30 min组210例,男111例,年龄(9.8±2.5)岁。①视野清晰度B级及以上比例:对照组为73.8%(141/191),西甲硅油20 min组为95.3%(183/193),西甲硅油30 min组为92.8%(195/210);西甲硅油20 min和30 min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01)。西甲硅油30 min组和对照组间差值为19.0%(95%CI:11.9%~26.2%),P=0.006<0.025;西甲硅油20 min组和30 min组间差值为2.5%(95%CI:-2.1%~7.1%),P=0.000 69<0.025。②对照组、西甲硅油20 min和30 min组胃镜操作时间分别为(180±96)、(167±71)和(162±81)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③3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近。④西甲硅油20 min组和30 min组口服西甲硅油的依从性评分≤2分分别为99.0%和97.5%。对照组、西甲硅油20 min和30 min组口服利多卡因的依从性评分≤2分分别为84.0%、75.5%和6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家属候诊依从性≤2分分别为97.8%、95.7%和9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6)。结论 主要结局指标中期分析支持优效性和非劣效性的假设,试验提前终止。在胃镜检查前20 min口服西甲硅油可提高视野清晰度,且不比胃镜检查前30 min口服效果差。  相似文献   
26.
[摘要]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病变脱离(MHRD)的适应证及治疗效果。 方法 选择29例(29只眼)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同时伴有视网膜周边裂孔,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及内界膜撕除。术后保持头低位3周,随访6~12个月,其中硅油填充时间3~6个月。观察患眼手术后矫正视力、视网膜复位、黄斑裂孔闭合情况以及并发症。 结果  手术后29只眼视网膜完全复位,复位率为100%。视网膜脱离复发1只眼,占3.47%。黄斑裂孔复位闭合11只眼(37.9%);术后视力提高者26例26只眼(89.7%),不变者3只眼(10.3%);术后2周,出现高眼压 4只眼,占13.8%,给予降低眼压药物治疗后眼压控制。硅油取出手术前出现高眼压 2只眼(6.89%),硅油取出手术后眼压均得到控制。 结论 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撕除及硅油填充可在伴有视网膜周边裂孔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病变脱离患者中获得较高的手术复位率。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重硅油填充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视网膜脱离患者80例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两组都选择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组填充重硅油 Densiron-68,对照组填充硅油Oxane-5700。结果:术后两组的最佳矫正视力都得到明显提高,同时术后治疗组的最佳矫正视力明显好于对照组。治疗组术后1个月与术后6个月的眼底网膜解剖复位率分别为87.5%和100.0%,都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术后总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重硅油填充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能更加效果促进视力的恢复与眼底网膜解剖复位,安全性更好,从而提高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8.
目的:研究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行玻璃体切除硅油取出术后继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NVG)围手术期血压、血糖的波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23G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硅油充填术的271例271眼,行硅油取出术后继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14例14眼,对照组(none neovascular glaucoma,NNVG)为随机抽取同期手术后未继发NVG的同年龄、同手术方式、排除对侧眼做对比,分析发生NVG的时间、围手术期血压、血糖变异性,随访时间为手术后1 ~ 12mo,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分析本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发病率、发病时间、围手术期血糖、血压、糖化血红蛋白(Hbc%)的变异性.结果:患者271例14眼继发NVG,占5.2%;男10眼(71.4%),女4眼(28.6%);年龄49 ~ 68(平均57.07)岁;继发NVG的时间为玻璃体切除术后107 ~ 135d,硅油取出术后7 ~ 45(平均31.78)d;糖尿病史10 ~ 15(平均13.2)a.NVG组:围手术期空腹血糖波动4.0 ~10.2(平均8.52±3.24)mmol/L,变异系数0.48.NNVG组:围手术期空腹血糖波动5.0 ~8.2(平均7.22±0.24)mmol/L,变异系数0.43,两组变异系数差异有显著差异(P<0.05).Hbc% NVG组:(10.52±0.27)%,NNVG组:(7.60±1.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VG组:围手术期收缩压140 ~180(平均152.3±15.1)mmHg,变异系数0.099,舒张压50 ~ 110(平均92.3±11.1)mmHg,变异系数0.11;NNVG组:围手术期收缩压120 ~150(平均131.4±0.1)mmHg,变异系数0.061,舒张压80~100(平均87.3±8.1)mmHg,变异系数0.08;两组相比,变异系数有差异(P<0.05),NVG组围手术期空腹血糖的变异性明显大于NNVG组.而两组之间昼夜血压的变异性相比,NVG组白天的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以及夜晚的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的变异性均大于NNVG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4例患者取油术与玻璃体切除硅油注入手术围手术期血糖的变异性、血压的变异性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DR继发NVG患者围手术期空腹血糖的变异性、白天收缩压、夜间舒张压的变异性大,最早可发生在硅油取出术后1wk.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硅油填充术后视网膜再脱离治疗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

方法:对19例19眼硅油填充术后视网膜再脱离患者,行23G巩膜双通道硅油下视网膜复位手术。术后随访观察视力、眼压、视网膜复位及并发症。

结果:患者17例17眼手术后视网膜复位,成功率89%。术后1wk最佳矫正视力为手动/眼前~0.4。术后3d观察眼压升高>21mmHg者6眼,经降眼压治疗后均下降,术后3mo随访眼压为16.3~24.6mmHg。

结论:23G巩膜双通道硅油下视网膜复位术对早期简单的硅油填充术后视网膜再脱离有效、手术简便、安全。  相似文献   

30.
静脉留置针吸出眼内填充硅油100例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硅油眼内填充明显提高了复杂视网膜脱离手术的疗效,但硅油眼内长期存留会引起相应的并发症。因此视网膜复位后应适时将硅油取出,以往常用灌注针连接20ml注射器抽吸取出。2001~2004年,我们用静脉留置针行硅油取出100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