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46篇
  免费   858篇
  国内免费   390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23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376篇
口腔科学   29篇
临床医学   1120篇
内科学   845篇
皮肤病学   84篇
神经病学   99篇
特种医学   285篇
外科学   694篇
综合类   3867篇
预防医学   750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2855篇
  13篇
中国医学   5875篇
肿瘤学   121篇
  2024年   82篇
  2023年   338篇
  2022年   282篇
  2021年   374篇
  2020年   340篇
  2019年   455篇
  2018年   256篇
  2017年   450篇
  2016年   483篇
  2015年   570篇
  2014年   949篇
  2013年   935篇
  2012年   1112篇
  2011年   1093篇
  2010年   984篇
  2009年   980篇
  2008年   1081篇
  2007年   851篇
  2006年   696篇
  2005年   703篇
  2004年   638篇
  2003年   622篇
  2002年   471篇
  2001年   388篇
  2000年   352篇
  1999年   251篇
  1998年   223篇
  1997年   189篇
  1996年   202篇
  1995年   153篇
  1994年   126篇
  1993年   100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71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自1997年以来本科采用呼气时进针、吸气时拔针及针刺太溪穴治疗夜尿量增多症70例,除一例外均取得显著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①一般资料:尿频患者70例,男58例,女12例,36~59岁10例,60~82岁60例,病程最长30年.排除泌尿路感染、严重糖尿病等急性器质性病变.②临床表现:尿频、尿不净,遗尿,夜尿次数增多,多伴有动脉硬化,植物神经紊乱.③治疗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在双侧内踝于跟腱之间,常规酒精消毒后,用1.5~2.0寸毫针,令患者吸足气后猛然呼出,在呼气时进针太溪穴0.5~1.0寸,留针15 min,每5 min提插旋转1次,吸气时慢提,呼气时紧按,旋转以左旋为主,吸气时快速出针,急闭其穴.配穴:如患者症状重,病史长,或伴有胃、心、胸部疾病者可同时行内关、公孙及三阴交,针刺留针1h.失眠者加安眠2号穴(翳风与风池连线中点),体虚者加关元、百会等穴,效果更佳.④疗程:每日1次,3次为1疗程.⑤疗效观察:多数患者1次见效.夜尿次数由多于3次变为2次者5例,变为1次者40例;由多于5次变为3次者11例,变为2次者13例;无效1例.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小肠细胞Bax、Bcl 2及c myc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它们与肠细胞凋亡的内在联系。方法 健康SD大鼠 36只随机分为 3组 ,空白对照组 (S组 )、缺血再灌注 +生理盐水组 (IR +NS组 )、缺血再灌注 +参附注射液组 (IR +SF组 ) ,每组 12只。采用钳闭肠系膜前动脉制备小肠缺血再灌注模型。免疫组化检测Bax、Bcl 2及c myc蛋白的表达 ,每组选 2 4个视野分别测量光密度值 (OD值 )。TUNEL法检测凋亡的小肠细胞并计算凋亡指数。结果 IR +NS组BaxOD值明显高于S组 (P <0 .0 1) ,IR +SF组BaxOD值明显低于IR +NS组 (P <0 .0 1) ,且低于S组 (P <0 .0 5 )。IR +NS组Bcl 2OD值高于S组 (P <0 .0 5 ) ,且IR +SF组Bcl 2OD值高于S组 (P <0 .0 1) ,但IR +NS组与IR +SF组比较无显著差异。IR +NS组c mycOD值明显高于S组 (P<0 .0 1) ,且明显高于IR +SF组 (P <0 .0 1)。IR +NS组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高于S组和IR +SF组 (P <0 .0 1) ,而IR +SF组高于S组 (P <0 .0 5 )。结论 参附注射液增加小肠组织Bcl 2蛋白的表达 ,降低Bax及c myc蛋白的表达 ,抑制小肠细胞凋亡 ,保护缺血再灌注小肠。  相似文献   
53.
1998年6月以来应用带尾孔克氏针串接张力带结合丝线环扎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骨折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参虫胶囊对实验性糖尿病(DM)大鼠视网膜微血管病变的影响。方法:糖尿病造模成功大鼠36只,随机分为模型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只,治疗组、对照组分别以参虫胶囊、羟苯磺酸钙胶囊灌服,模型组不用任何药物。观察各组大鼠体重变化、电镜下视网膜微血管改变的情况及血糖变化。另设正常大鼠10只作空白对照。结果:糖尿病大鼠的整体状况下降。治疗组整体状况好于模型组,体重较模型组明显增加(P〈0.01);对照组较治疗组增加缓慢(P〈0.05)。电镜下,病程1月时DM大鼠即可见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周细胞的改变,线粒体肿胀,空泡样变,基底膜增厚;随着DM病程的延长,这种病理改变逐渐加剧,后期线粒体明显空泡化,内皮细胞质向血管腔内形成突起,基底膜增厚,管腔变窄。治疗组视网膜毛细血管较规则,内皮细胞胞质内吞饮小泡减少,周细胞线粒体肿胀轻,基底膜明显变薄。模型组、治疗组、对照组的血糖高于空白组(P〈0.01);治疗组的血糖始终低于模型组(P〈0.01);对照组血糖水平总体下降,但幅度小于治疗组(P〈0.01)。结论:参虫胶囊能够有效调控实验性DM大鼠的血糖水平,改善其气阴两虚状态及视网膜微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55.
傣医认为,健康是人体内“四塔”(风、火、水、土)之间保持着相对的平衡和协调,发病则因为“四塔”之偏盛与不足。人食五谷杂粮、烟、酒、糖、茶、瓜果、蔬菜,这些食物虽为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但过食过量对人体而言也是一种毒素。正常情况下,这些毒素可通过机体的正常代谢功能痛将其分解排除。若过食或机体的功能低下时,便滞留于体内而导致疾病的产生,轻则出现口干舌燥、失眠、二便异常、皮肤生疖、黑斑等病;重则恶变、癌变、多种脏器损伤。傣药“雅解沙把”(百解胶囊)具有清热解毒、定心安神的作用。常用于保护肝肾功能,解除有害物质对人体的损害。也用于治疗热毒炽盛引起的咽喉肿痛、口舌生疮、面部疔疖、斑疹、便秘等。  相似文献   
56.
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对急性心肌梗塞(AMI)大鼠不同时间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方法制备AMI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AMI模型组、芪参益气滴丸治疗组[3.5mg/(100g&#183;d)“芪参益气滴丸混悬液灌胃给药]、卡托普利治疗组[1.0125mg/(100g&#183;d)。。卡托普利悬浊液灌胃给药],每组又分4个时点(3d,2周,4周,8周),共16个组,每组9只。于实验结束后处死动物,分别取大鼠梗塞区及非梗塞区心肌,RT—PCR法检测TGF-β1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AMI组TGF-β1 mRNA表达在梗塞区和非梗塞区与假手术组比较均呈现高表达趋势(P〈0.05);芪参益气滴丸治疗组与AMI组比较,梗塞区3d,2周时TGF-β1mRNA高度表达(P〈0.05);4,8周时TGF-β1mRNA表达下降,但两组无显著性差异;非梗塞区各时间点TGF-β1mRNA表达均下降(P〈0.05)。卡托普利治疗组与AMI组比较,梗塞区各时间点TGF-β1mRNA表达均下降,3d,2周时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非梗死区各时间点TGF-13,mRNA表达均下降(P〈0.05)。芪参益气滴丸治疗组与卡托普利治疗组比较,在梗塞区各时间点TGF-β1mRNA表达均升高,3d,2周,8周时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非梗死区各时间点TGF-β1mRNA表达均下降,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芪参益气滴丸具有促进梗塞区心肌早期修复,同时抑制非梗塞区心肌胶原的增生,从而延缓心室重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57.
参松养心胶囊与比索洛尔治疗心律失常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与比索洛尔在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比较.方法:100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给予参松养心胶囊4粒口服,每日3次.对照组 50例,给予比索洛尔(康忻)5 mg口服,每日1次.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心律失常上临床疗效差异无显著性 (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在治疗心律失常上与比索洛尔相比具有安全有效的优势.  相似文献   
58.
尾加压素Ⅱ与支气管哮喘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清中尾加压素Ⅱ水平与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支气管哮喘患者26例和正常人26例,用斑点蛋白印迹法测定样本血清中尾加压素Ⅱ的水平,通过薄层扫描技术和统计学处理,对结果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支气管哮喘组血清尾加压素Ⅱ水平(0.136±0.018光密度值)高于正常对照组(0.048±0.022光密度值);血清尾加压素Ⅱ与支气管哮喘显著相关(P<0.001);正常对照组的男性与女性之间,血清尾加压素Ⅱ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清中尾加压素Ⅱ水平与支气管哮喘显著相关;尾加压素Ⅱ可能参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过程或为支气管哮喘的主要病理改变之一;提示尾加压素Ⅱ效应模式可能是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靶器官.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SF)对大鼠胰腺移植受体肠粘膜屏障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24只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IR组。n=12),参附注射液预处理组(SF组.n=12),12只正常大鼠为对照组,IR组和SF组大鼠均接受胰腺移植,再灌注后5d检测小肠通透性和吸收功能,检测血清TNF-α、NO、SOD和淀粉酶活性,取受体空肠粘膜组织检测小肠粘膜粘膜湿重、微绒毛高度及宽度、MDA含量及MPO活性,同时取肠系膜静脉血、肠系膜淋巴结、肝及脾组织进行细菌培养,观察细菌易位情况。结果再灌注后SF组血清TNF—α含量(P〈0.01)、淀粉酶活性(P〈0.01)、MDA含量(P〈0.01)、MPO活性(P〈0.01)、小肠通透性(P〈0.01)、细菌易位率(P〈0.01)和小肠粘膜损伤程度均低于IR组;血清NO和SOD含量、小肠吸收功能均高于IR组(P〈0.01)。结论SF预处理可保护大鼠胰腺移植受体小肠肠粘膜屏障,降低细菌易位率,机制可能与降低胰酶活性、减少TNF—α生成、减轻PMNs粘附与聚集、增加NO和SOD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60.
目的 建立参七胶囊的制备工艺及其质量控制的薄层色谱(TLC)法。方法 将三七、人参、丹参用适宜的方法提取并制成胶囊。采用TLC法,对参七胶囊进行定性鉴别。以三氯甲烷-甲醇-水(65:35:10)为展开剂,10%硫酸乙醇溶液为显色剂,检测人参皂苷Rb1、Rg1,三七皂苷R1;以甲苯-醋酸乙酯-甲酸(8:5:0.8)为展开剂,2%三氯化铁溶液与1%铁氰化钾溶液(1:1)为显色剂,检测原几茶醛。结果 用TLC法分别检出参七胶囊中含人参皂苷Rb1、Rg1,三七皂苷R1及原儿茶醛。结论 本品制备工艺可靠,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