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891篇
  免费   3116篇
  国内免费   2742篇
耳鼻咽喉   366篇
儿科学   1117篇
妇产科学   514篇
基础医学   4994篇
口腔科学   618篇
临床医学   9425篇
内科学   6702篇
皮肤病学   960篇
神经病学   1103篇
特种医学   1248篇
外国民族医学   32篇
外科学   2535篇
综合类   17263篇
预防医学   3364篇
眼科学   451篇
药学   6861篇
  87篇
中国医学   5151篇
肿瘤学   1958篇
  2024年   427篇
  2023年   1574篇
  2022年   1348篇
  2021年   1665篇
  2020年   1556篇
  2019年   1768篇
  2018年   884篇
  2017年   1614篇
  2016年   1819篇
  2015年   1901篇
  2014年   2507篇
  2013年   2391篇
  2012年   3279篇
  2011年   3462篇
  2010年   3030篇
  2009年   2981篇
  2008年   2999篇
  2007年   2973篇
  2006年   2914篇
  2005年   3113篇
  2004年   2501篇
  2003年   2421篇
  2002年   2038篇
  2001年   2100篇
  2000年   1407篇
  1999年   1417篇
  1998年   1431篇
  1997年   1406篇
  1996年   1271篇
  1995年   1250篇
  1994年   947篇
  1993年   610篇
  1992年   466篇
  1991年   371篇
  1990年   335篇
  1989年   294篇
  1988年   87篇
  1987年   59篇
  1986年   53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91.
IL—8对人外周血粒细胞和单个核细胞的体外趋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叶核粒细胞是聚集于急性炎症部位最多的一种细胞群,它们不仅有保护作用,在病理情况下也参与组织破坏。IL-8作为细胞趋化因子,对调节分叶核粒细胞(PMN)在炎症部位的聚集有重要作用。本实验利用BoydenChamber对人外周血PMN和单个核细胞(PB...  相似文献   
992.
MTT比色法检测IL—2和杀伤细胞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本文采用MTT比色法测定了LAK和TIL细胞培养上清IL-2活性及LAK细胞介导对体外培养的白血病细胞株的杀伤活性。结果表明LAK细胞和TIL细胞培养上清有较高的IL-2活性,可用于支持培养IL-2依赖株的生长;LAK细胞对体外培养的白血病细胞株有明显的杀伤作用。其杀伤效应随效靶比例增加而增高;同时亦证明:活的白血病细胞数与MTT甲赞形成产物呈直线相关性,提示通过MTT法测定OD值能较好地反映活细  相似文献   
993.
高浓度rHL—2对休止PBLIL—24α的诱导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JNK信号转导通路在白细胞介素- 1β(IL-1β)介导的促肝星状细胞(HSCs)增殖中的作用。方法:应用 Western印迹法检测JNK的活化程度。应用活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HSCs增殖并观察JNK 特异性阻断剂SP600125对IL-1β促HSCs增殖的影响。结果:IL-1β有明 显促大鼠HSCs增殖作用,而经JNK特异性阻断剂 SP600125预处理后,IL-1β促HSCs增殖作用 受到抑制(1.560±0.110 vs 1.427±0.113,P<0.05)。IL-1β以时间依赖 方式激活JNK。IL-1β作用HSCs后0、5、15、30、60和120 min,JNK 活性分别为0.982±0 .299、1.501±0.720、2.133±0.882、3.360±0.452、2.181±0.789、1.385±0 .368。结论:IL-1β可刺激HSCs增殖,细胞内JNK信号转导通路参与了 IL-1β促HSCs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995.
本研究从新西兰家兔腹腔渗出中性粒细胞溶酶体内提取酸溶性组分,经制备性AU-PAGE获得纯化的防御素(NP1和NP2),SDS-PAGE测定分子量为3kd左右。以HL-60细胞作靶细胞,当NP1或NP2在100μg/ml浓度时,可杀死60%以上的HL-60细胞。NP1(260μg/ml)还可直接灭活单纯疱疹病毒I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分别使病毒感染滴度降度98.2%和90%。本研究结果提示,中性粒细胞可  相似文献   
996.
白细胞在油酸引起的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0.1ml/kg油酸静脉注入复制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实验动物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和白细胞减少。注油酸二小时后,肺指数、血清及BALF中β-葡萄糖醛酸酶(β-g)活力明显增高。组织学检查可看到肺微血管内有白细胞聚集,间质有白细胞浸润,间质和肺泡内水肿,出血和充血。以抗多形核白细胞抗体造成白细胞减少的大鼠,肺损伤就没有正常大鼠那样严重。结果表明白细胞参与油酸引起的急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997.
王玉喜  姜宜惠 《新中医》2024,56(5):26-30
目的:观察六君子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稳定期肺脾气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0 例COPD 稳定期肺脾气虚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六君子汤组各30 例。常 规组参考COPD 诊疗指南进行常规干预措施;六君子汤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内服六君子汤。维持治疗12 周后, 比较2 组临床疗效,并比较2 组治疗前后肺功能、肺脾气虚证中医证候积分、外周血辅助性T 细胞 17 (Th17) 含量以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 (IL-17)、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 刺激因子(GM-CSF) 水平。结果:治疗后,2 组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 FVC 均升高(P<0.05),且六君子汤组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2 组气短、神疲乏力、恶风、易感 冒、纳呆、胃脘胀满或便溏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P<0.05),且六君子汤组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 六君子汤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常规组67.67% (P<0.05)。治疗后,2 组外周血Th17 及血清IL-17、 TNF-α、GM-CSF 含量均下降(P<0.05),且六君子汤组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 上予六君子汤干预COPD 稳定期肺脾气虚证患者的疗效更明显,同时可以有效下调外周血Th17 含量及血清 IL-17、TNF-α、GM-CSF 水平。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基因rs1058026和rs3819299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女性强直性脊柱炎(AS)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08例女性AS患者(病例组)及129例体检正常女性(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以及HLA-B基因rs1058026和rs3819299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上述基因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与女性AS易感性的相关性。结果 病例组AS家族史比例及HLA-B27阳性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两组吸烟史比例、饮酒史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HLA-B基因rs3819299位点的等位基因G增加女性的AS发病风险(OR=16.172,P<0.05),相比于基因型TT,rs3819299位点的基因型GT增加女性的AS发病风险(OR=113.877,P<0.05);HLA-B基因rs1058026位点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与女性的AS发病风险无关(均P>0.05)。结论 HLA-B基因rs3819299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女性AS易感性相关,rs38...  相似文献   
999.
陈喻  温友利  余建洪  张肃川 《安徽医学》2023,44(9):1051-1054
目的 探究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和白细胞介素-22(IL-22)对急性肺炎患儿病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急性重症肺炎患儿作为重症肺炎组,另选96例普通肺炎患儿作为普通肺炎组、96例体检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检测血清25(OH)D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IL-22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重症肺炎患儿血清25(OH)D、IL-22水平与急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25(OH)D、IL-22对重症肺炎患儿危重症的诊断价值。结果 重症肺炎患儿血清25(OH)D与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呈负相关(r=-0.521、-0.484,P<0.05),血清IL-22与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呈负相关(r=-0.614、-0.419,P<0.05)。ROC曲线显示,25(OH)D对危重症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45,IL-22对危重症诊断的AUC为...  相似文献   
1000.
王慧茹  刘会兰 《安徽医学》2023,44(8):883-886
血小板输注无效(PTR)是多次输注血小板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不仅会导致危及生命的出血风险、住院时间延长和生存期降低等,还会因反复输血增加输血安全问题。本文就PTR发生的原因以及对策进行了回顾总结,重点探讨免疫因素导致的PTR和相应的血小板输注策略,以期对解决PTR困境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