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8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54篇
耳鼻咽喉   18篇
儿科学   93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62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91篇
内科学   210篇
皮肤病学   54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496篇
预防医学   8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03篇
  2篇
中国医学   12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在慢性肺心病肺动脉高压发病中白三烯的作用,评价其受体拮抗剂对慢性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效果。方法以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扎鲁司特对慢性肺心病并肺动脉高压的患者进行治疗,4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扎鲁司特治疗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肺动脉压、右室肥厚和动脉血氧分压的变化及超声心动图检测肺动脉压及右心室内径、血气分析,测定PaO2等指标。结果扎鲁司特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PaO2升高、肺动脉压降低;扎鲁司特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PaO2升高、肺动脉压降低更大。结论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能扩张血管、降低肺动脉压,抑制支气管痉挛并使动脉血氧分压上升,对慢性肺心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2.
顺尔宁防治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劲松  陈崇义  刘莹 《天津医药》2008,36(3):232-233
毛细支气管炎是冬季儿科常见病,病因常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部分患者发展为婴幼儿哮喘或儿童哮喘,严重威胁婴幼儿身心健康。顺尔宁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广的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在治疗及预防哮喘方面有很明确的疗效。现就我院应用顺尔宁治疗及预防再次发生毛细支气管炎的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将140例哮喘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结果治疗组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孟鲁司特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可减少哮喘发作,是临床治疗哮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顺尔宁治疗儿童哮喘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对80例儿童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顺尔宁,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的症状、不良反应、呼气流量峰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PEF%)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症状缓解及肺部体征消失时间明显缩短,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EF%1d、3d和5d均较对照组增高,20d时两组无显著性差异誊结论:顺尔宁在治疗儿童哮喘中疗效确切、依从性好、服用方便、副作用少,减少复发,可替代预防性激素吸入。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Montelukast,MON)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制成阿霉素肾病模型的27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高剂量和低剂量MON干预组、强的松干预组,并设正常对照组,分别观察各组24h尿蛋白排泄量、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肾脏病理变化;同时采用免疫组化、免疫印迹和RT-PCR法检测肾间质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蛋白质和基因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24h尿蛋白排泄量和尿NAG均较正常组增高(P〈0.05),肾组织病理形态可见肾小球病变轻微,但肾间质纤维化相对面积和肾间质α-SMA蛋白、基因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组(P〈0.05);各治疗组大鼠肾间质α-SMA蛋白、基因表达水平和肾间质纤维化相对面积均较模型组下降(P〈0.05);实验第6周时低剂量和高剂量MON组Scr、Ccr水平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MON高剂量组Scr和Ccr水平优于模型组(P〈0.05)。结论MON可改善阿霉素诱导肾病大鼠肾小管间质病变,减轻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其机制可能与通过抑制肾间质α-SMA过度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6.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哮喘6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华红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4):138-138
目的探讨哮喘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哮喘的疗效。方法选择医院门诊及住院患儿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孟鲁司特钠,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发作次数、咳嗽天数、喘息天数、每日吸入激素量及随访6个月内复发次数。结果治疗组治疗期间发作次数、咳嗽天数、喘息天数、每日吸入激素量均少于对照组;随访6个月内复发次数少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哮喘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在取得临床缓解所需时间上较常规治疗明显缩短,且对预防哮喘患儿复发具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87.
目的:观察当归饮子含药血清对致敏小鼠脾淋巴细胞释放白三烯B4(LTB4)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SPF级)80只,其中10只用于制备致敏小鼠脾淋巴细胞悬液。其余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当归饮子高剂量组、当归饮子低剂量组、咪唑斯汀组、孟鲁司特组、氯雷他定组、地塞米松组。分离致敏后小鼠的脾淋巴细胞,置于细胞培养板中。分别加入各组含药血清作预处理,再加入致敏原进行刺激。以ELISA法检测上清液白三烯B4含量。进行各组间比较。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当归饮子高剂量组、当归饮子低剂量组、咪唑斯汀组、地塞米松组均可显著抑制小鼠脾淋巴细胞释放LTB4(P<0.01);当归饮子高剂量组、当归饮子低剂量组、咪唑斯汀组的抑制作用明显低于地塞米松组(P<0.05);同时当归饮子高剂量组的抑制作用强于当归饮子低剂量组、咪唑斯汀组(P<0.05)。结论:当归饮子含药血清对致敏小鼠脾淋巴细胞释放白三烯B4具有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表现出一定的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88.
芒果苷对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芒果苷对花生四烯酸(AA)代谢产物的影响,以阐明其抗炎机理。方法:分别以反相高效液相法和放射性免疫法测定大鼠胸腔渗出液中性白细胞中白三烯B4(LTB4)、LTC4S水平和6-酮-前列腺素1a(6-keto-PGFla)含量。结果:高、中剂量的芒果苷可明显降低6-keto-PGFla的含量;而高、中、低剂量的芒果苷对LTB4、LTC4的水平则无影响。结论:芒果苷的抗炎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中6-keto-PGFla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89.
陈卫珍  吕利霞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7):2290-2291
目的: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白三烯受体(LTs-R)基因的表达;对比LTs-R基因mRNA在COPD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表达水平的差异;研究COPD缓解期患者与急性发作期患者的LTs-R基因mRNA表达水平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通过LT1-R和LT2-R特异性引物对59份试验者的血液标本,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LT1-R和LT2-R的表达。引入内参β-actin,应用电泳凝胶定位分析仪,1D凝胶分析软件,对比并定量分析LT1-R和LT2-R基因mRNA在COPD患者和对照健康者之间的表达差异,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和评价。结果:所有COPD患者的标本均检测到编码LT1-R和LT2-R基因的mRNA表达,且与正常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缓解期组与急性加重期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LT1-R和LT2-R基因mRNA在COPD者外周血白细胞中表达水平显著增高;但缓解期组与急性加重期组患者的表达水平之间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90.
[目的]观察白细胞三烯对小鼠肝组织的损伤作用,探讨Ⅰ型超敏反应在肝炎发生发展过程中对肝组织的损伤作用.[方法]每日给实验组小鼠尾静脉注射6μg/kg白细胞三烯D4,给予对照组小鼠0.2mL生理盐水,动态观察各组小鼠血清中ALT,AST值和肝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第3周起实验组小鼠血清中ALT,AST值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小鼠肝组织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且随着时间的延长,病理变化亦更显著.[结论]白细胞三烯可直接引起小鼠肝组织的损伤,Ⅰ型超敏反应在肝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直接引发肝组织损伤和细胞坏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