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5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54篇
耳鼻咽喉   18篇
儿科学   92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62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90篇
内科学   210篇
皮肤病学   54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496篇
预防医学   8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00篇
  2篇
中国医学   12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目的:研究应用白三烯受体拈抗剂(孟鲁司特钠)对哮喘小鼠肺组织中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的表达影响及对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的作用,探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在哮喘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组、孟鲁司特钠组3组,每组10只;卵蛋白致敏和激发建立哮喘小鼠模型;HE染色观察各组气道炎症发生及气道结构改变情况;免疫组化观察肺组织中Cyclin D1的表达及定位;RT-PCR及Western-blot测定各组小鼠肺组织中Cyclin D1的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结果:HE染色提示哮喘组与对照组相比出现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增多、纤毛脱失、平滑肌细胞层增厚等改变.而治疗组上述改变较哮喘组为轻;免疫组化显示Cyclin D1在哮喘小鼠气道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中皆有表达而在对照组中表达减弱(P〈0.05),而治疗组表达量较哮喘组低(P〈0.05);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发现Cyclin D1在哮喘组表达较对照组为高(P〈0.01),而治疗组表达量低于哮喘组(P〈0.01)。结论:哮喘小鼠肺组织中Cyclin D1表达量较正常组为高;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能够抑制Cyclin D1表达,减轻气道炎症反应、延缓气道重塑进程。  相似文献   
32.
目的:研究黄芪提取物对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L-1β)诱导人羊膜产生IL-6、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释放前列腺素E2(PGE2)、白三烯C4(LTC4)的影响。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儿童哮喘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疗效.方法:选择哮喘门诊2岁以上哮喘儿童147例并随机分组,治疗组87例,对照组60例,疗程为一周.结果:治疗组症状、体征改善至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01);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治疗组各种症状及体征缓解所需时间较对照组常规综合治疗明显缩短,且总有效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34.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对学龄期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110例CVA患儿按人院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5例和治疗组75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3个月为一疗程。比较两组肺功能、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一个疗程后,两组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量(PEF)]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82.7%)明显优于对照组(68.6%,P<0.05)。治疗组仅1例患儿出现轻度口渴。结论学龄期CVA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可以明显提高临床有效率,且不良反应轻微,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黄芩苷对新西兰大白兔颈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影响及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NC组)、安慰剂对照组(PC组)、阿托伐他汀治疗组(AT组)、黄芩苷预防组(BP组)和黄芩苷治疗组(BT组),每组6只。后4组均在高脂饮食后,进行右侧颈动脉球囊拉伤,构建AS模型。在第2周末和第10周末测定各组血脂水平。第10周末处死大白兔,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各组5-脂氧合酶(5-LO)、5-脂氧合酶活化蛋白(FLAP)和白三烯B4受体(BLTR)基因及蛋白水平表达变化,HE染色测量颈动脉内膜变化情况。结果与NC组比较,PC组TC、TG、LDL-C、5-LO、FLAP和BLTR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5)。AT组、BP组和BT组较PC组TC、TG、LDL-C水平、内膜与中膜厚度比值(1.76±0.97,1.04±0.11,1.83±0.17 vs 2.54±0.18)及5-LO、FLAP和BLTR mRNA及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黄芩苷可以通过调脂、抑制5-LO炎症途径,发挥抗AS的作用。  相似文献   
36.
白三烯是哮喘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类关键性炎症介质,参与呼吸道炎症反应和气道重塑过程.该文就白三烯的来源、合成和生物活性及与哮喘的关系作一总结,并阐述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治疗儿童哮喘的研究进展,而孟鲁司特治疗2岁以下哮喘患儿的疗效还需通过随机、双盲和多中心的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37.
<正>过敏性紫癜(HSP)是一种过敏性毛细血管和细小血管的血管炎,其特征为皮肤紫癜,可伴有关节痛、腹痛和肾脏的改变。本病病因复杂,感染、食物和药物等为其诱发因素。多种致病因素导致机体发生速发性变态反应,产生IgA、IgE介导的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而造成一系组织损伤。近年来,HSP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尤其多见于儿童,常规治疗效果欠佳,疗程较长[1,2]。2009—2013年我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白三烯B4(LTB4)、血浆内源性硫化氢(H2S)、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的变化与小儿哮喘病情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90例哮喘患儿(哮喘组)、6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检测两组儿童的血清IgE、LTB4、血浆H2S、EOS、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用力呼气50%流速(FEF50),并分析血清IgE、LTB4、血浆H2S、EOS与患儿呼吸功能变化的关系。结果哮喘组的血清IgE、LTB4、EOS高于对照组(P<0.05),哮喘组的血浆H2S低于对照组(P<0.05);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的血清IgE、LTB4、EOS高于缓解期(P<0.05),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的血清血浆H2S低于缓解期患儿(P<0.05);哮喘组的MMEF、FEF50测定值低于对照组(P<0.05);哮喘组的MMEF、FEF50测定值与IgE、LTB4、EOS负相关关系(P<0.05),血浆H2S与MMEF、FEF50测定值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哮喘患儿的血清IgE、LTB4、EOS水平升高,血浆H2S水平降低,可能与患儿小气道功能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39.
40.
目的观察中药止咳汤剂对急性气管炎患者血清中白三烯C4和血小板活化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5年3月接受诊治的60例急性气管炎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别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为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中药止咳汤剂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LTc4与PAF水平均有显著下降,其中观察组下降程度更为显著,P0.01;两组患者在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显著改善,但对比两组积分可得,观察组整体积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止咳汤剂在临床上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效果显著,可以显著降低血清白三烯C4和血小板活化因子水平,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使用价值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