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5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54篇
耳鼻咽喉   18篇
儿科学   92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62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90篇
内科学   210篇
皮肤病学   54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496篇
预防医学   8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00篇
  2篇
中国医学   12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目的 探讨扎鲁司特对儿童运动性哮喘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取40例运动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扎鲁司特口服。对两组分别进行运动激发试验.并监测FEV1变化。结果 运动激发后,两组患儿FEV1均有明显下降,但对照组降低幅度较治疗组显著,且运动激发后FEV1恢复时间较长。结论 扎鲁司特对儿童运动性哮喘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3.
哮喘的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温晓娜  孟舒献 《中国药房》2004,15(5):310-312
防治哮喘的常用药物有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M胆碱受体阻滞剂、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肾上腺皮质激素、抗白三烯等,笔者参考有关文献对抗哮喘药物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4.
孟鲁司特对哮喘豚鼠气道嗜酸粒细胞炎症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 研究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 (mon telukast,MK )对哮喘豚鼠气道嗜酸性粒细胞 (Eosinophil,Eos)炎症的影响 ,探讨孟鲁司特拮抗哮喘气道炎症的可能机制。方法 以卵白蛋白致敏豚鼠制备哮喘模型。用密度梯度分离法分离并计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中不同密度的嗜酸性粒细胞 ;采用TUNEL技术原位检测嗜酸性粒细胞凋亡 ;通过ELISA法检测BALF中IL 5的含量 ;采用荧光酶标记法在PharmaciaUnicap 10 0System中测定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 (ECP)的水平。结果 孟鲁司特能降低哮喘豚鼠BALF中Eos的数量 ;在孟鲁司特治疗组 ,嗜酸性粒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升高 ,BALF中IL 5和ECP的含量降低 ,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降低气道IL 5和ECP的水平 ,促进嗜酸性粒细胞凋亡 ,减少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可能是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拮抗哮喘气道炎症的一个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25.
[目的]测定肺气虚证模型大鼠支气管灌洗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三烯(LTB4)的水平,探讨TNF-α、LTB4在肺气虚证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大鼠的造模方法建立肺气虚证大鼠模型,经鼻腔注入肺炎克雷伯杆菌反复感染造模,实验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采用酶联吸附试验(ELISA)方法,测定两组大鼠支气管灌洗液TNF-α、LTB4水平.[结果]模型组支气管灌洗液TNF-α、LTB4水平较正常组显著升高.[结论]TNF-α、LTB4可能参与了肺气虚证慢性气道炎症的改变,在肺气虚的发病机制中可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6.
阿斯匹林及同类药(如消炎痛、去痛片、安乃近、布洛芬、保泰松等)有解热镇痛的作用,为临床的常用药,若口服后引起哮喘发作,称为阿司匹林哮喘。若同时伴有鼻窦炎及鼻息肉,则称为阿斯匹林三联症。阿斯匹林哮喘的特点:为内源性,发作无季节性,服用阿斯匹林或同类药物后几分钟或几小时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导致哮喘发作。持续时间一般几小时至几天。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作为一种全新的抗炎平喘药。对支气管哮喘的作用特征是选择性的拮抗白三烯受体,据国外临床观察,其治疗轻、中度的支气管哮喘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27.
哮喘药物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茹建华 《安徽医药》2004,8(2):83-84
哮喘药物有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类、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复合型吸入剂、茶碱缓(控)释剂、新型抗胆碱药物、白三烯调节剂等,新型抗哮喘药物临床使用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的特点.现就近年来临床使用的各类平喘新药的特点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夜间哮喘患者通气功能的昼夜节律,并探讨炎症介质白三烯与夜间哮喘的关系。方法:于4、8、16、22时测定哮喘夜间发作组(n=20)、哮喘非夜间发作组(n=22)和健康对照组(n=20)的用力呼气流速峰值(PEF)、1s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及呼吸驱动指标口腔阻断压(P0.1);同时动态监测尿液中白三烯E4(LTE4)浓度。结果:哮喘夜间发作组PEF、FEV1%于16时达峰值,凌晨4时降到低谷;且其夜间PEF、FEV1%的降低与P0.1的升高呈显著负相关(P<0.01)。哮喘夜间发作组LTE4浓度(pg/mgcreatinine)21:01~次日9:00段(324.22±222.51)显著高于哮喘非夜间发作组(194.95±76.52)及健康对照组(201.11±68.57)(P均<0.05);且哮喘夜间发作组21:01~次日9:00段显著高于9:01~15:00段(P<0.01)。结论:夜间哮喘患者通气功能具有昼夜节律;白三烯多肽的昼夜变化与夜间哮喘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9.
孟鲁司特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48例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在常规治疗同时口服孟鲁司特,1~2岁每次4mg,每晚顿服,<1岁每次4mg隔日晚顿服,共用4周。随机选择45例作为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患儿喘息好转时间及药物雾化吸入次数、激素应用及随访6个月喘息反复发作情况。结果:口服孟鲁司特组,喘息好转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药物雾化吸入次数及激素应用少于对照组,P<0.01,且可减少喘息反复发作。结论:口服孟鲁司特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0.
温丽华  徐令 《广东医学》2006,27(1):125-126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治疗儿童哮喘的疗效。方法40例哮喘患儿均每天睡前口服孟鲁司特4 mg,共用12周,观察哮喘评分、咳嗽分数变化及β2激动剂使用次数。结果显效及有效3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结论孟鲁司特治疗哮喘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