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6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45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23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98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54篇
内科学   133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37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52篇
综合类   328篇
预防医学   7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76篇
中国医学   158篇
肿瘤学   4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41.
由美国俄勒冈大学生物学家Hui Zong率队的研究小组成功确认了恶性脑胶质瘤的细胞起源是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PC)。文章已发表于《细胞》网络版。作者指出,OPC正是引人注目的过度扩张与异常生长的始作俑者。  相似文献   
42.
<正>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起源部位、频率以及节律等方面均出现异常,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临床上采用炙甘草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心律失常常会有不俗的疗效,本院针对炙甘草汤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自2012年3月—2014年6月诊治的72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6例。治疗组,其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36~78岁;室性  相似文献   
43.
目的全面深入了解中国药膳的发展历史,为药膳的研究开发提供思路。方法综合分析多年来有关的文献、古籍等资料,对药膳的发展历程、分类方法进行归类总结。结果早在战国时期《黄帝内经》就有了药膳方的记载,其后在各个时期都出现有关记载药膳的书籍,书中记载了药膳的分类、用法等方面的内容。结论药膳的历史悠久,渊远流长,进行药膳发展史本草考证为药膳的综合开发与合理利用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4.
根据历代散在的土家族历史及医药文献,结合土家族民间流传的土家医相关传说,进行考证分析。认为土家医起源于土家先民的生产生活实践与先秦巫医,汉末道教医学的传入促进了土家医学的发展,唐代以后受孙思邈医学思想的巨大影响,至清末汪古珊《医学萃精》正式提出"三元学说",标志着土家医理论框架的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45.
患者男性,60岁。因脑梗死于2002年10月18日入院,临床为了解心律失常申请作心电描记。  相似文献   
46.
47.
日间手术模式在全球的发展历程已近百年,国际上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管理模式。日间手术起源于医疗付费方式的需求,其得以迅速发展则归功于微创外科和麻醉学科的进步。将患者从住院转为日间非住院手术模式,绝不是简单的技术移植。而其所涉及的运行模式、流程、规范、技术、并发症控制、术后管理等均直接影响此项业务的开展。现就麻醉科医生在日间手术中的重要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检查对研究女性髂内动脉分型和子宫动脉起源及角度的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因各种盆腔病变在我院行盆腔CTA检查的108例患者,通过Start Vitrea2工作站对图像进行后处理,参照Adachi等的分型标准对髂内动脉进行分型及对比分析,并对子宫动脉的起源及角度进行研究。结果髂内动脉分型情况:Ⅰ型占61.2%(132/216)、Ⅱ型占9.7%(21/216)、Ⅲ型24.1%(52/216)、Ⅳ型4.7%(10/216)、V型占0.5%(1/216)。此外,子宫动脉起源以臀下阴部干最常见(40.1%),其次是髂内动脉主干和阴部内动脉,所占比例分别为19.3%和18.4%;子宫动脉的夹角小于30°约占62.3%,其开口显像的最佳角度多常见于15°~30°。结论术前行CTA检查可以清楚地了解髂内动脉分型和子宫动脉起源及角度,对介入治疗及盆腔手术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9.
吴亚文  杨震  冯丽丽 《心脏杂志》2020,32(2):160-163
目的 分析已行导管消融术的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电生理学特点,探讨三种已知心电指标:移行区指数、V2S/V3R指数、R波时限振幅指数对OTVA起源部位预测价值的优劣性,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11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已行导管消融术且术中心内电生理证实为OTVA的54例住院患者病例资料,分析其术前12导联体表心电图,测量并计算R波时限指数与振幅指数、V2S/V3R指数、胸前导联移行区指数。通过以上指标判断心电图对于术前预测OTVA起源部位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 结果 以R波时限指数≥50%且振幅指数≥30%;V2S/V3R指数≤1.5;移行区指数<0为标准鉴别OTVA起源于LVOT时,三种指标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同名指标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三种心电图指标预测OTVA流出道起源的预测价值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0.
妇科推拿萌芽于魏晋南北朝,该时期已有妇科按摩手法、膏摩治疗妇科疾病的记载。隋唐时期为妇科推拿的发展阶段,妇科大力推广膏摩法,采用膏摩美容、手法结合其他疗法治疗妇科疾病。宋金元为妇科推拿的兴盛阶段,妇科推拿类型增多,包括使用辅助工具、创新助产手法等。明清为妇科推拿的成熟阶段,该时期妇科保健推拿得以开展,妇科推拿手法日益丰富,形成较为成熟的妇科推拿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