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23篇
  免费   1675篇
  国内免费   2194篇
耳鼻咽喉   172篇
儿科学   272篇
妇产科学   266篇
基础医学   2129篇
口腔科学   814篇
临床医学   4969篇
内科学   2497篇
皮肤病学   141篇
神经病学   632篇
特种医学   774篇
外国民族医学   48篇
外科学   2100篇
综合类   8639篇
预防医学   2176篇
眼科学   365篇
药学   3554篇
  35篇
中国医学   2027篇
肿瘤学   1782篇
  2024年   182篇
  2023年   650篇
  2022年   563篇
  2021年   702篇
  2020年   573篇
  2019年   640篇
  2018年   395篇
  2017年   674篇
  2016年   853篇
  2015年   982篇
  2014年   1551篇
  2013年   1580篇
  2012年   2010篇
  2011年   2437篇
  2010年   2226篇
  2009年   2054篇
  2008年   2538篇
  2007年   2091篇
  2006年   1635篇
  2005年   1902篇
  2004年   1531篇
  2003年   1180篇
  2002年   857篇
  2001年   654篇
  2000年   480篇
  1999年   416篇
  1998年   335篇
  1997年   247篇
  1996年   245篇
  1995年   189篇
  1994年   222篇
  1993年   155篇
  1992年   138篇
  1991年   147篇
  1990年   133篇
  1989年   125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79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目的:诱导拔牙区颈缘成形,解决桥体修复中软组织关观问题。方法:选择1996~2001年因外伤致严重根折、脱落或严重龋病无法保留的前牙328颗(257例)。拔牙后制作、戴用即刻诱导成形义齿,3月后观察颈缘诱导成形情况。戴用烤瓷桥后3年复查诱导成形的颈缘保持情况。结果:诱导拔牙区颈缘成形成功率59.7%,较好率39.3%。缺牙区烤瓷桥修复3年后,有87.1%的缺牙区牙颈缘形态与邻牙颈缘形态协调情况同修复前;12.9%颈缘高度、宽度或龈乳头形态、大小与最初修复时有一定差异。结论:即刻颈缘诱导成形义齿的制作有效地解决了烤瓷修复时桥体区软组织形态与邻牙不协调、不美观的问题,且诱导成形的颈缘形态稳定形良好。  相似文献   
102.
免疫诱导治疗预防移植心脏急性排异反应的临床经验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经典免疫抑制方案的受者移植后急性排异反应(急排)、急性。肾功能不全及机会性感染的发生率均较高。本组40例心脏移植受者中,11例采用以赛尼哌(daclizumab,商品名Zenapax)为基础的免疫诱导新方案,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并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03.
CIK细胞在恶性血液系统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耘玉  陈宝安 《现代医学》2004,32(5):347-349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 (Cytokine inducedkiller ,CIK)细胞是一种非主要组织相溶性复合体 (MHC)限制的免疫效应细胞 ,同时表达CD3和CD5 6。CIK细胞可以由人外周血的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经与多种细胞因子和CD3单克隆抗体共同培养获得 ,其增殖能力强、杀瘤活性高、副作用小 ,是目前恶性血液病细胞免疫治疗中最具前景的细胞之一。  相似文献   
104.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4,24(4):408-411,418
  相似文献   
105.
MNNG诱导大鼠胃癌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通过构建动物模型,为进一步研究胃癌转移及其生长过程中的一系列生物学表现提供实验材料。方法 根据饲养的不同阶段在饮水和饲料中添加MNNG喂养Wistar雄性大鼠,定期取材,HE染色,观察鉴定。结果 MNNG喂饲24周可见胃黏膜内癌;40周可见黏膜下层及肌层浸润癌。结论 阶段口服MNNG混合法可成功诱发Wistar大鼠胃腺癌。  相似文献   
106.
PC12细胞化学缺氧复氧损伤与缺氧诱导因子1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HIF1)在PC12细胞化学缺氧复氧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在培养液中加入和去除氯化钴模拟化学缺氧和复氧,以乳酸脱氢酶(LDH)漏出和细胞超微结构改变作为细胞损伤指标,观察化学缺氧和复氧后不同时间细胞损伤和HIF1 α蛋白变化。结果 在氯化钴模拟化学缺氧实验中,LDH漏出明显增加,8h达高峰,随后逐渐下降,电镜结果与LDH改变相一致,HIF1 α蛋白表达在化学缺氧后2,4,8和12h均明显增加,8h达高峰,提示化学缺氧8h后细胞损伤逐渐减轻可能与HIF1 α蛋白水平升高有关。在模拟复氧实验中,LDH和细胞形态学改变都显示化学复氧8h细胞损伤最为严重,而HIF1 α蛋白表达在化学复氧4和8h均明显下降,提示细胞化学复氧损伤可能与HIF1 α蛋白水平下降有关。结论 HIF1对神经细胞化学缺氧复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7.
体温超过正常范围(口腔温度在37.3℃以上,肛温在37.6℃以上)。  相似文献   
108.
缺氧诱导因子-1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是在缺氧条件下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和人体内的一种转录因子,它最先由Semenza于1992年在缺氧诱导的细胞核抽提物中发现。目前已发现HIF-1可调控一系列靶基因的表达,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物学效应,其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就HIF-1在结构、功能调节、靶基因及其调控方面的研究新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克隆TNF相关的诱导凋亡配体胞膜外段基因(the extracellular region of the human TRAIL cDNA,TPAILex),构建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DH5α中高效表达有生物学活性的TRAIL蛋白胞膜外段。方法:抗CD3McAb刺激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用RT-PCR、巢式-PCR方法从活化的淋巴细胞中获得人TRAIL基因及其胞膜外段cDNA,并克隆到pGEM-T Easy载体中,DNA测序鉴定,将TRAIL的胞膜外段基因插入表达载体pGEX-2T,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GEX/TRAILex,用IPTG诱导表达TRAIL蛋白的胞膜外段,GST-Agarose 4B层析柱纯化GST-TRAILex融合蛋白,Western-blot鉴定纯化产物。结果:抗CD3 McAb能诱导正常人外周血核细胞TRAIL的高表达,成功地克隆了TRAIL胞膜外段基因,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GEX/TRAILex,IPTG诱导后得到高效表达的TRAIL蛋白胞膜外段,经12%SDS-PAGE分析,可观察到一分子量和理论值相符(约54kD)的诱导表达。Kodak软件分析表达GST-TRAIL胞膜外段融合蛋白的表达量占菌体蛋白总量的28%,进一步分析证实TRAIL蛋白的胞膜外段主要以可溶性的形式表达,用GST-Agarose 4B层析柱纯化超声破菌后的上清,每升细菌培养液可得到9.8mg纯度的95%以上的GST-Tex。Western-blot结果证实54kD的表达带可与鼠抗TRAIL McAb起特异性反应。结论:成功地克隆了人TRAIL基因,并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人TRAIL蛋白的胞膜外段,为进一步研究TRAIL的功能及其在肿瘤生物治疗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0.
周军  王健  罗林丽  石恒林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0):3977-3978,3982
[目的]通过监测老年病人麻醉诱导时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变化,探讨既能维持足够麻醉深度又能避免严重低血压的异丙酚诱导用量。[方法]40例ASA II~I级的老年病人(65~85岁),随机分成两组。A组静脉注射异丙酚1.6 mg/kg;B组静脉注射异丙酚,其用量是使BIS下降到40~50时的用量。两组均复合维库溴铵0.1 mg/kg和瑞芬太尼1ug/kg诱导后行气管插管分别记录基础值、插管前、插管后1 min、5 min和10 min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同时记录诱导异丙酚用药量和BIS的变化。[结果]A组异丙酚诱导用药量(99.7±18.05)mg,平均(1.64±0.7)mg/kg,B组(82.9±12.5)mg,平均(1.35±0.5)mg/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压(BP)和BIS比B组明显降低。[结论]老年病人异丙酚麻醉诱导的合适用量为(1.35±0.5)mg/kg;既能维持老年人足够的麻醉深度又能避免严重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