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978篇
  免费   2032篇
  国内免费   992篇
耳鼻咽喉   74篇
儿科学   246篇
妇产科学   85篇
基础医学   780篇
口腔科学   99篇
临床医学   5116篇
内科学   3257篇
皮肤病学   91篇
神经病学   833篇
特种医学   78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篇
外科学   1156篇
综合类   12203篇
预防医学   2094篇
眼科学   346篇
药学   14178篇
  141篇
中国医学   3115篇
肿瘤学   390篇
  2024年   336篇
  2023年   1195篇
  2022年   1020篇
  2021年   1481篇
  2020年   1459篇
  2019年   1700篇
  2018年   783篇
  2017年   1484篇
  2016年   1394篇
  2015年   1710篇
  2014年   2663篇
  2013年   2740篇
  2012年   3216篇
  2011年   3167篇
  2010年   2744篇
  2009年   2426篇
  2008年   2236篇
  2007年   2046篇
  2006年   1765篇
  2005年   1726篇
  2004年   1287篇
  2003年   1192篇
  2002年   870篇
  2001年   761篇
  2000年   629篇
  1999年   497篇
  1998年   407篇
  1997年   409篇
  1996年   301篇
  1995年   278篇
  1994年   212篇
  1993年   157篇
  1992年   143篇
  1991年   155篇
  1990年   123篇
  1989年   136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51.
丙戊酸钠治疗对血清瘦素、体重指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服用丙戊酸钠(VPA)抗癫痫治疗的患者,15%~70%的成人可发生体重增加[1-2],而瘦素在体重和能量平衡的调节中起重要影响,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VPA引起的体重改变可能与瘦素有关。探讨丙戊酸钠抗癫痫治疗对血清瘦素的影响,该影响与患者体重改变的相关性,以及瘦素的可能机制。方法以丙戊酸钠治疗超过3个月的33例癫痫患者为治疗组,20例未经丙戊酸钠治疗癫痫患者作为对照组来比较,检测患者体重、身高、血清瘦素水平,比较两组的体重指数(BMI)、血清瘦素水平。结果丙戊酸钠治疗组的血清瘦素(8.8503±4.7924)ug/ml与对照组(2.8490±1.3962)ug/ml比较有增高,治疗组BMI(23.7202±2.5182)高于对照组(20.8468±1.6815)。结论丙戊酸钠治疗可能引起血清瘦素、体重指数增高,很可能通过诱导导致瘦素抵抗的机制之一,从而导致患者体重增加。  相似文献   
52.
病例:黄××,男,38岁,于2006年元月22日因呼吸道反复感染,拟增强免疫功能,求诊。医师开方:注射用胸腺肽(北京赛生药业有限公司。商品名:赛威。批号:050826)0.1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1天1次。  相似文献   
53.
陈静  杨伟利  张毅 《四川医学》2006,27(5):492-492
目的 观察三磷酸胞苷二钠治疗老年人周围性面神经炎疗效。方法 将80例老年人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三磷酸胞苷二钠组)38例,对照组42例,两组同时应用强的松、B族维生素、地巴唑,均在用药后15d判定疗效。结果 三磷酸胞苷二钠组总有效率86.84%,明显优于对照组66.67%(P〈0.05)。结论 三磷酸胞苷二钠治疗老年人周围性面神经炎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帕米磷酸二钠治疗骨转移癌引起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6例确诊为骨转移癌的患者随机分为大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大剂量组予静滴帕米磷酸二钠90mg;常规剂量组予静滴帕米磷酸二钠45mg,均为第1天和第2天连续给药。两组均每4周重复,共两次。结果大剂量组止痛效果及生活质量均优于常规剂量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大剂量帕米磷酸二钠在止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明显优于常规剂量,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上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55.
目的:用藻酸双脂钠局部注射治疗眼睑黄色瘤。方法:注射藻酸双脂钠0.4~0.8ml,每周注射1次,一般3~6次。结果:治愈率达95%,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藻酸双脂钠局部注射治疗眼睑黄色瘤方简便易行,药物价廉易得,毒副作用小,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56.
注射用抑肽酶致过敏性休克死亡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49岁。因上腹部疼痛伴阵发性加剧.于2005年8月18日来我院普外科就诊。诊断为急性胰腺炎.经询问病史,该患者就诊前未使用过其他药物,无药物过敏史。给予注射用抑肽酶(商品名:赫泰林,278u/瓶,丽珠集团丽宝生物化学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41007)278u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滴,50滴/min。滴入约1min后.患者感觉胸闷气短、口唇紫绀,继之面色苍白、四肢冰凉、呼吸困难。测血压为0/0kPa。心率35次/min,诊断为“抑肽酶致过敏性休克”。立即停止输液,面罩吸氧.给予地塞米松10mg,iv,  相似文献   
57.
58.
透明质酸钠对大鼠成肌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研究透明质酸钠对成肌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消化法将新生SD大鼠骨骼肌组织分离、纯化、原代培养及传代培养;取第3代成肌细胞,分别加入浓度为0.05%、0.1%及0.2%的透明质酸钠溶液作为生长培养基行体外培养为实验A、B及C组,加入常规生长培养基为对照D组,观察各组成肌细胞增殖情况,并采用细胞计数及MTT法绘制生长曲线。另选择0.1%透明质酸钠融合培养基行体外成肌细胞培养,常规融合培养基作对照,观察透明质酸钠对成肌细胞分化功能的影响。结果A、B及C组成肌细胞增殖表现相似,2d时进入对数生长期,4d时均达顶峰;D组成肌细胞于3d时进入对数生长期,5d时细胞数倍增,6d时达顶峰。MTT法所测吸光度(A)值的变化反映成肌细胞的增殖情况,与细胞计数的结果一致,以B组细胞增殖作用最明显,B组A值在2~8d时均高于C、D组(P〈0.05),8d时高于A组(P〈0.05)。0.1%透明质酸钠融合培养基中的成肌细胞融合率较低且上升缓慢,7d时融合率最高,为11.7%;常规融合培养基成肌细胞融合率于6d时达到峰值,约为35.0%。结论 透明质酸钠与成肌细胞的细胞相容性较好,可以作为良好的成肌细胞培养基。  相似文献   
59.
本组50例患者均为经合理给予洋地黄、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硝酸酯类、吸氧等综合治疗纠正病因及诱因无效或加重者。采用硝普钠合并多巴胺治疗顽固性心衰50例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50例患者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38~70岁,平均为6  相似文献   
60.
梁俏 《天津药学》2006,18(1):36-37
目的:探讨一种测试氯唑西林钠引起的延迟型过敏反应有效方法。方法:选择划痕测试、皮内注射和斑贴试验。结果:斑贴试验氯唑西林钠个例出现了明显的阳性反应。结论:对延迟型过敏反应斑贴试验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