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207篇
  免费   12296篇
  国内免费   10641篇
耳鼻咽喉   1201篇
儿科学   2452篇
妇产科学   1475篇
基础医学   16642篇
口腔科学   2878篇
临床医学   24778篇
内科学   22961篇
皮肤病学   1822篇
神经病学   5394篇
特种医学   420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9篇
外科学   9411篇
综合类   57386篇
预防医学   11533篇
眼科学   1587篇
药学   23228篇
  256篇
中国医学   13074篇
肿瘤学   9689篇
  2024年   2019篇
  2023年   6669篇
  2022年   5408篇
  2021年   6715篇
  2020年   6030篇
  2019年   6727篇
  2018年   3499篇
  2017年   5680篇
  2016年   6270篇
  2015年   6891篇
  2014年   9625篇
  2013年   9635篇
  2012年   12562篇
  2011年   13450篇
  2010年   11795篇
  2009年   11276篇
  2008年   12278篇
  2007年   10851篇
  2006年   9532篇
  2005年   10371篇
  2004年   7839篇
  2003年   6757篇
  2002年   5215篇
  2001年   4710篇
  2000年   3615篇
  1999年   2750篇
  1998年   2170篇
  1997年   1850篇
  1996年   1675篇
  1995年   1378篇
  1994年   1002篇
  1993年   814篇
  1992年   745篇
  1991年   662篇
  1990年   565篇
  1989年   570篇
  1988年   166篇
  1987年   150篇
  1986年   106篇
  1985年   58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1.
92.
目的探讨复宫宁制剂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受激活调节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因子(RANTES)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黄石市爱康医院妇产科就诊的128例EMT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0.15 mg/d)联合醋酸曲普瑞林(8 mg/d)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宫宁制剂治疗,每日0.5 g/kg,治疗时间为1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分别于治疗前后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两组血清VEGF、MCP-1、RANTES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9%(62/64)比81.3%(52/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盆腔体症评分、总阳性体征评分、总主观体征评分为(1.0±0.4)分、(1.5±0.3)分、(2.4±0.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4±0.3)分、(2.2±0.4)分、(4.6±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VEGF、MCP-1、RANTES水平分别为(112±32)ng/L、(12±5)ng/L、(142±22)μg/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6±38)ng/L、(25±6)ng/L、(184±22)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复宫宁制剂能有效抑制EMT患者VEGF、MCP-1、RANTES分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3.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以慢性多发性关节炎为主的最终可导致关节畸形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类分湿因子及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在新的RA分类标准中被认为是鉴定RA时较好的血清学指标,而对于诊断RA,临床仍需特异性及敏感性更高的血清标志物。该文对近年来出现的各种RA诊断指标进行总结比对。  相似文献   
94.
95.
96.
黄垂名 《现代肿瘤医学》2020,(12):2099-2102
目的:探讨肾母细胞瘤MIB-1(Ki-67增殖指数)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p27kip1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连续纳入2008年1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肾母细胞瘤患者样本作为研究对象,观察p27kip1和MIB-1阳性表达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肿瘤组织中MIB-1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肾组织,p27kip1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肾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IB-1和p27kip1表达与性别、年龄、病理分型、发病部位等均无相关性(P>0.05),与临床分期存在相关性(P<0.05)。MIB-1表达阳性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低于阴性患者,而p27kip1表达阴性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低于阳性患者(χ2=6.979、15.247,P=0.008、0.000)。结论:MIB-1表达增加和p27kip1表达降低与肾母细胞瘤的发生、发展、预后密切相关,临床应根据其表达情况进行针对性干预,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索原肌球蛋白4(Tropomyosin4,TPM4)在胃癌细胞的迁移、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利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检测原肌球蛋白4在不同胃癌细胞系及正常胃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利用免疫组化,检测原肌球蛋白4在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利用慢病毒技术,在GC9811-P细胞中,分别转染LV-TPM4、shRNA-TPM4及对照空载体;通过Transwell和体内实验,检测胃癌细胞迁移、侵袭和转移。结果: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原肌球蛋白4在胃癌细胞系及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降低;上调原肌球蛋白4的表达后,抑制胃癌细胞的迁移、侵袭和转移;下调原肌球蛋白4的表达后,促进胃癌细胞的迁移、侵袭和转移(P<0.05)。结论:原肌球蛋白4抑制胃癌细胞的迁移、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98.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是由多种肾脏病理损害导致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以大量蛋白量、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水肿为主要特征。中医药在NS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1]。中成药具有疗效确切、服用方便、副作用小等特点,已成为除中药汤剂以外治疗本病的常用方法,但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合理使用的情况[2]。本文较为系统地分析了NS使用中成药的现状,以期进一步提高中成药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9.
目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硒蛋白P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以探讨其与直肠癌发生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山西大医院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间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60例直肠癌组织、40例直肠腺瘤组织、40例正常直肠组织,应用SABC法检测上述组织中硒蛋白P的表达情况,结果依据阳性细胞百分率和染色强度进行评价,三组间样本率的比较采用无序行×列表?2检验(α=0.05),两组间样本率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2检验(α=0.016 7),硒蛋白的表达与直肠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四格表?2检验(α=0.05)进行分析。结果硒蛋白P在正常直肠组织、直肠腺瘤组织、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2.5%(33/40)、70.0%(28/40)、45.0%(27/6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5.680,P<0.001),癌组织与正常组织、腺瘤组织间差异显著(?2=14.063,P<0.001;?2=6.061,P=0.015);硒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大小、是否浸润浆膜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淋巴结有无转移、肿瘤细胞分化程度、TNM分期无关(P>0.05)。结论硒蛋白在直肠癌中低表达,对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有望为直肠癌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0.
目的研究快速成型(RP)技术辅助下制作的个体化假体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CHA)、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修复兔下颌骨缺损的成骨效果。 方法以27只新西兰大白兔为实验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成3组(每组9只),全部建立下颌骨连续性缺损模型,并在兔下颌骨缺损区分别植入个体化假体+自体骨(A组)、个体化假体+CHA(B组)、个体化假体+CHA+rhBMP-2(C组)。分别于术后4、12、24周3个时间点处死动物取材,进行大体标本观察,以及骨钙素(OC)、Ⅰ型胶原(COL-1)的免疫组化观察,分别比较各组修复骨缺损的能力,并对实验数据进行重复测量设计资料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术后24周各组实验兔外形均对称,通过OC及COL-1的吸光度检测,骨缺损区均有大量新骨形成,A组(0.537 ± 0.010)、C组(0.530 ± 0.010)可见大量骨小梁及编织骨结构,缺损区的新骨OC、COL-1的免疫组化观察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0.007,P>0.05);但A组强于B组(0.415 ± 0.009,t = 0.122,P<0.001);C组也强于B组(t = 0.121,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兔下颌骨缺损修复中,通过RP技术和组织工程技术相结合,CHA复合rhBMP-2后成骨能力明显增强,成骨效能肯定,为后期的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