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9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39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190篇
预防医学   84篇
药学   235篇
中国医学   31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柴胡果实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柴胡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柴胡具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的功效,主要用于感冒发烧、胸胁胀痛、月经不调等症,其主要化学成分是柴胡皂苷和挥发油等。Fujioka等从圆叶柴胡Bupleurum rotundifolium L.果实中分离出具有抗增殖活性的新的10个乌苏烷型三萜皂苷,还有16个新的和3个已知的齐墩果烷型三萜皂苷。未见柴胡果实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报道,本研究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了柴胡果实的挥发油,并用GC-MS联用技术分析、鉴定出51种化合物,  相似文献   
12.
大蒜油蒸馏法提取条件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蒸馏法提取大蒜油的适宜条件,对影响产率的重要因素进行多水平比较,优化组合,指导生产。方法按照大蒜油的生产步骤和影响因素,选择大蒜的破碎粒径,蒜酶激活剂—亚铁离子浓度,发酵温度和蒸馏提取时间这四个因素在三种水平下大蒜油的产率进行比较。结果大蒜破碎粒径为0.2mm、亚铁离子浓度为10mmol/L、发酵温度在33℃、蒸馏提取时间为120min时大蒜油的产率最高熏为0.49%。结论该实验结果能提高大蒜油产率一倍以上,在指导大蒜油生产中,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以4,4′-二胺基二苯基甲烷和顺丁烯二酸酐为原料,采用均相体系、共沸蒸馏的方法,一步合成了N,N-′4,4′-二苯甲烷双马来酰亚胺(BM I),收率为86%。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出产物的相对含量为98.3%,用红外光谱表征了产物的分子结构,用毛细管法测定了产物熔点为158~160°C。  相似文献   
14.
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 Thunb.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亚洲的东部及东南部。其地上部分为药用部位,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利尿通淋的功效。现代药理实验表明鱼腥草挥发油具有抗菌、抗炎、抗病毒作用[1~3]。不同学者从多方面研究了鱼腥草挥发油,已鉴定出了50多种化学成分,其中癸酰乙醛、甲基正壬酮、月桂醛为主要的药效成分。研究表明鱼腥草挥发油的质量与采收季节[4]、采集居群[5]、品种[6]及提取工艺[7]等因素有关。此外,还研究报道了根状茎、叶、茎与产油率的关系[4],但是没有对其化学成分进行详细分析。考虑到植物的花一般含…  相似文献   
15.
以4,4′-二胺基二苯基甲烷和顺丁烯二酸酐为原料,采用均相体系、共沸蒸馏的方法,一步合成了N,N-′4,4′-二苯甲烷双马来酰亚胺(BM I),收率为86%。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出产物的相对含量为98.3%,用红外光谱表征了产物的分子结构,用毛细管法测定了产物熔点为158~160°C。  相似文献   
16.
乙醇对大鼠骨骼肌胰岛素信号传递分子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乙醇对大鼠骨骼肌葡萄糖摄取能力和胰岛素受体 (IR)、胰岛素受体底物 1(IRS1)和胰岛素受体底物 2 (IRS2 )及葡萄糖转运体 4(glut4)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 2 0只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饮酒组 ,每组 10只。饮酒组每天乙醇灌胃 1次 ,乙醇量为 5g (kg·d) ;对照组每天蒸馏水灌胃 1次 ,蒸馏水量 5g (kg·d)。喂养时间 5个月。测大鼠空腹血糖和胰岛素、口服糖耐量 2h血糖 ;体外胰岛素刺激实验检测骨骼肌糖摄取能力 ;用RT- PCR和Westernblot法测定IR、IRS1和IRS2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 ,Real- timePCR测定glut4mRNA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1)饮酒组大鼠空腹血糖、空腹血胰岛素和口服糖耐量 2h血糖未见差异 ;(2 )饮酒组大鼠骨骼肌细胞基础和胰岛素刺激后糖摄取能力显著下降 (P <0 . 0 5 ) ;(3 )饮酒组大鼠骨骼肌glut4mRNA水平显著下降 (饮酒组 :△CT =5 . 3 7± 0 .2 4,对照组 :△CT =4. 86± 0 .3 1,P <0 .0 1) ;(4 )饮酒组大鼠骨骼肌IR、IRS1和IRS2mRNA及蛋白水平明显增加 (P <0 . 0 5 )。结论 长期摄入乙醇可以通过下调glut4表达而损害大鼠骨骼肌胰岛素敏感性 ,而胰岛素受体及其底物 1、2表达呈代偿性上调。  相似文献   
17.
肖淑红 《中国药业》2005,14(5):52-52
目的:为含有冰片、薄菏脑两种成分的中药制剂选择适宜的复合膜类包装材料.方法:根据外观观察及水蒸气透过量测定,比较塑料、镀铝膜,塑料,复合塑料,塑料 (非单层 )铝箔 4种复合膜类包装材料的变化.结果:除塑料、塑料 (非单层 )铝箔复合膜外,其余复合膜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结论:含有冰片、薄荷脑两种成分的中药制剂的包装应选用塑料、塑料 (非单层 )铝箔复合膜,以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广西、云南产肉桂油化学成分及分子蒸馏技术纯化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分析广西、云南产肉桂油化学成分,建立一种先进的肉桂油纯化技术.方法对广西、云南肉桂油成分进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 采用分子蒸馏技术纯化肉桂油.结果确定了广西、云南肉桂油28种与21种化学成分,广西肉桂油优势成分反式肉桂醛相对百分含量比云南肉桂油高11.58%;云南肉桂油经分子蒸馏精制后,反式肉桂醛相对百分含量可提高到92.14%,达到或超过了广西肉桂油.结论分子蒸馏技术可使肉桂油中反式肉桂醛成分得到有效富集.  相似文献   
19.
陈京  吴巧风 《中药材》2005,28(9):823-825
目的:考察苏州荠苧挥发油的不同提取方法,以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水蒸气蒸馏和有机溶剂萃取三种方法提取苏州荠苧挥发油,以所得得油率和所得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指标,对三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经GC-MS分析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的得油率为3.46%,要高于其它提取方法.采取超临界CO2萃取和水蒸气蒸馏的苏州荠苧挥发油品质较优.三种方法提取的苏州荠苧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基本相似.主要为甲基丁香酚(methyleugenol),占42%左右;其次是单萜类化合物龙脑稀(bornene)、侧伯酮(thujone)、二氢香芹酮(dihydrocarvon)、香荆芥酚(carvacrol)等,占27%左右;再次是倍半萜类化合物橙花烯(nerolidene)和γ-杜松烯等约占19%左右.结论:超临界CO2萃取法为提取苏州荠苧挥发油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0.
陈京  吴巧风 《中药材》2005,28(9):823-825
目的:考察苏州荠芋挥发油的不同提取方法,以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水蒸气蒸馏和有机溶剂萃取三种方法提取苏州荠芋挥发油,以所得得油率和所得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指标,对三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经GC—MS分析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的得油率为3.46%,要高于其它提取方法。采取超临界CO2萃取和水蒸气蒸馏的苏州荠芋挥发油品质较优。三种方法提取的苏州荠芋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基本相似。主要为甲基丁香酚(methyleugenol),占42%左右;其次是单萜类化合物龙脑稀(bomene)、侧伯酮(thujone)、二氢香芹酮(dihydrocarvon)、香荆芥酚(carvacrol)等,占27%左右;再次是倍半萜类化合物橙花烯(nerolidene)和γ-杜松烯等约占19%左右。结论:超临界CO2萃取法为提取苏州荠芋挥发油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