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5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64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94篇
内科学   27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53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466篇
预防医学   142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872篇
中国医学   9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23.
患者杨某某,女,54岁,干部。于1991年8月5日因双眼干涩,异物感来院就诊。眼科检查:角膜透明,结膜充血,诊断为结膜炎。给予0.25%氯霉素眼药水点眼(天津友谊制药厂生产)。点眼后约半小时,两眼肿胀,并感  相似文献   
24.
化脓性上颌窦炎是上颌窦粘膜的化脓性炎症,重者累及骨质还可引起周围组织邻近器官的并发症。以往多采用全身局部抗炎治疗及上颌窦穿刺术,窦腔用温盐水冲洗或置  相似文献   
25.
白云 《中国当代医学》2007,6(13):107-108
庆大霉素合用氯霉素(以下简称庆一氯联用)因增毒而致死的病例自1987年起国内文献已陆续报道。我们曾收集37所县以上综合性医院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的死亡病历共3182例,其中硫酸庆大霉素和氯霉素合用者168例(如加用第三种抗生素者,则不列入统计),经认真分析,严格筛选认为基础病严重而死亡者134例,两者界线模糊不清16例,由于该两药合用致死者共18例。将该18例及2000年以来省内各地报道的8例汇总,共26例,进行综合分析,旨在引起同道重视。[第一段]  相似文献   
26.
0.25%氯霉素浸棉膜片贴补法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 0 .2 5 %氯霉素浸棉膜片贴补法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 4 7例 (5 8耳 )鼓膜穿孔采用 0 .2 5 %氯霉素浸棉膜片贴补修复 ,并于每日早晚用 0 .2 5 %氯霉素滴耳剂滴耳。对照组 4 3例 (5 2耳 )仅用抗生素预防感染。观察并比较两组的鼓膜穿孔愈合情况及听力提高程度。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 93.6 2 (44 / 4 7) ,语频气导听阈平均提高 2 2 .5± 5 .0dBHL ;对照组治愈率 6 7.4 4 (2 9/ 4 3) ,语频气导听阈平均提高 2 0 .0± 5 .0dBHL ,两组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0 .2 5 %氯霉素棉膜片贴补法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效果满意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7.
氯霉素乙酰基转移酶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氯霉素乙酰基转移酶(chloramphenicol acetyltransferase,CAT)双抗体夹心ELISA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方法 从质粒pBLCAT6经PCR扩增CAT基因序列,插入到原核表达质粒pGEX-2T中,在大肠埃希菌DH5α中诱导表达;以纯化的融合蛋白GST-CAT为抗原免疫实验用兔,得到的CAT抗血清进行生物素标记,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生物素链和亲和素放大系统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法,构建不同YY1结合位点突变的HPV16LCRCAT报道质粒,体外瞬时转染真核细胞,提取胞质蛋白,以建立的方法进行CAT表达检测。结果 SDS-PAGE显示表达的GST-CAT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4000;制备的CAT抗血清可有效地识别原核及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的CAT蛋白;在不同启动子及调节序列的控制下,利用建立的CAT检测技术证明在瞬时转染的细胞中可诱导2-8倍的CAT表达增强。结论 建立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可敏感地反映上游序列的启动子活性,以及启动子调节序列变化对启动子活性的影响,使CAT作为报道基因的研究更为简单化。  相似文献   
28.
本文介绍一种快速方便的外源基因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瞬间表达检测系统,即氯霉索乙酰转移酶检测系统。该项检测技术不仅对基因的调控顺序(Cis-acting elements)如启动子、增强子等检测提供了有效的工具,而且为真核基因在哺乳动物细胞表达体系中,质粒的构建及筛选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手段。并介绍了该技术的全过程及其操作要点。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TGF-β1对人TGF-β1基因自身启动子活性的影响。方法:以人全血基因组DNA为模板,PER扩增获得TGF-β1基因转录起始位点上游5′端-1328~ 812bp和 227~ 812bp的片段,以此作为启动子与含氯霉素乙酰基转移酶(CAT)报告基因而不含启动子的pCAT-enhancer质粒构建成重组质粒,并将其转染至大鼠星状细胞株nFSC中,细胞在DMEM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用不同浓度的TGF-β1进行干涉,测定并比较细胞的CAT表达水平。结果:不同浓度的TGF-β1对大鼠的肝脏星状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而且这种抑制作用在实验用的浓度范围内具有剂量依赖关系;浓度为2.5ng/ml TGF-β1可以使转染phTGF0.585、phTGF1.120、phTGF1.423、phTGF1.680、phTGF2.140质粒的大鼠肝星状细胞的CAT活性分别增加2~5倍。结论:TGF-β1在大鼠nFSC细胞中对TGF-β1启动子活性具有自身促进作用,为进一步研究TGF-β1的调节机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0.
目的建立测定复方氯霉素洗剂中氯霉素与水杨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固定相为ODS-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