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54篇
  免费   459篇
  国内免费   65篇
耳鼻咽喉   9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2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79篇
内科学   168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1187篇
预防医学   19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22篇
  10篇
中国医学   3714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80篇
  2023年   305篇
  2022年   205篇
  2021年   299篇
  2020年   219篇
  2019年   227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192篇
  2016年   217篇
  2015年   212篇
  2014年   324篇
  2013年   300篇
  2012年   330篇
  2011年   313篇
  2010年   253篇
  2009年   208篇
  2008年   255篇
  2007年   207篇
  2006年   178篇
  2005年   189篇
  2004年   221篇
  2003年   162篇
  2002年   125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的证候分布规律。方法:运用德尔菲法制定《慢性心力衰竭症状诊断量表》,并根据该量表对769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四诊信息进行数据挖掘,通过聚类分析、因子分析探究慢性心力衰竭的证候分布规律。结果:运用德尔菲法形成的《慢性心力衰竭症状诊断量表》共包含96个症状条目。针对患者四诊信息进行的因子分析显示,慢性心力衰竭的病位涉及心、脾、肝、肾、脑,病性涉及气虚、阴虚、血瘀、痰湿、阳虚;聚类分析显示,慢性心力衰竭证型包括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血瘀证、阳虚水泛证、痰浊壅盛证。结论:慢性心力衰竭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本虚以气虚、阴虚、阳虚为主,标实以瘀血、痰浊为主,最终可致气虚与阴虚、阳虚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62.
目的:分析补中益气汤调控Janus激酶2(JAK2)/信号传导与活化转录因子3(STAT3)/STAT3信号通路对气虚发热证大鼠肠道菌群、免疫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气虚发热模型组、补中益气汤组,每组10只。气虚发热模型组、补中益气汤组大鼠用于建立气虚发热模型,第18天开始,补中益气汤组给予补中益气汤灌胃治疗5 d,气虚发热模型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技术检测大鼠肠道菌群;ELISA法检测CD4+、CD8+、补体C3水平、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放免法测定乙酰胆碱(Ach)、环磷酸腺苷(cAMP)和环磷酸鸟苷(cGMP)水平;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JAK2、p-STAT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补中益气汤可改善气虚发热所致的疣微菌门、互养菌门菌落减少,螺旋体门、埃普西隆杆菌门菌落增多情况(P<0.05)。补中益气汤可改善气虚发热所致的血清CD4+、C3、IgM、IgG水平及淋巴细胞转化率降低,血清CD8...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讨升解通瘀汤治疗缺血性心肌病致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20例缺血性心肌病致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升解通瘀汤口服治疗,每日1剂,两组疗程均为4周。采用氢-核磁共振谱(1H-NMR)检测技术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尿液样本进行分析,应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对治疗前后组内与组间的差异性代谢物进行筛选,并利用MetaboAnalyst对差异代谢物进行代谢通路分析。结果 治疗前两组间无差异代谢物;治疗后两组间有果糖和α-羟基异戊酸酯2个差异代谢物,且两种差异代谢物在治疗组的含量均较对照组更低。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共筛选出差异代谢物20种,其中对照组3种,分别为乳酸、酪氨酸、色氨酸,含量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17种,其中缬氨酸、3,4-二羟扁桃酸、吲哚磺酸盐、烟酸、马尿酸含量较治疗前升高,精氨酸、α-葡萄糖、β-葡萄糖、乙酰乙酸、胆碱、异亮氨酸、亮氨酸、胍基乙酸、甘露醇、尿素、蛋氨酸、天冬氨酸含量较治疗前降低。代谢通路分析结果显示,仅在治疗组治疗前...  相似文献   
64.
脾胃学说为后世医家治疗疾病提供广泛思路,本文将以脾胃学说中的阴火理论为基础,探析干眼的中医内涵。目珠与脾胃在生理和病理上有密切联系,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以及转化成的血起到濡养作用,有助于维持眼珠的正常功能;脾失健运,脾胃气虚导致阴火内盛、湿热内生、肝木亢旺、脾不统血将引起眼珠功能失常。干眼分为“热、郁、虚”3个阶段,干眼作为慢性低度炎症是由于脾胃气虚,气机升降失常,阴火内盛,灼伤阴液所致,日久累及他脏,出现严重并发症。从慢性低度炎症入手,认为阴火理论与自噬功能异常引起的炎症反应相关,慢性低度炎症引起了干眼的发病。阴火理论进一步完善了脾胃学说在干眼诊治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65.
目的 观察中医补益类药膳山药百合杏仁粥干预对肺肾气虚型支气管哮喘合并营养不良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80例肺肾气虚型支气管哮喘合并营养不良患者,采取抽签分组法分为试验组40例及对照组40例,对照组予常规饮食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山药百合杏仁粥,连续9周。比较2组干预前后上臂围(MAC)、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肌围(MAMC)及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RF)水平、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评分。根据患者整体营养状况主观评估表(PG-SGA)统计2组营养不良率。结果 干预后,2组MAC、MAMC及TSF均较本组干预前增加(P<0.05),且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ALB、PA、TRF水平均较本组干预前升高(P<0.05),且试验组ALB、PA、TR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试验组总营养不良率为5.0%(2/40),对照组为27.5%(11/40),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QLQ-C30各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P<0.05),且试验组均高于对...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参蛤补肺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肺肾气虚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50例肺肾气虚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蛤补肺汤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的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用力肺活量(FVC)]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 2)。结果治疗前,两组FEV 1、FVC、PaCO 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FEV 1、FVC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aCO 2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变化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肾气虚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参蛤补肺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的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降低PaCO 2水平。  相似文献   
67.
本文通过对51例气虚和46例血瘀的慢性阻塞性肺系疾病患者微循环多指标进行观察,发现中医肺助心行血与微循环之间有实质性联系。微循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及其与肺有关的某些调节因素,可以说是肺朝百脉,助心行血功能的重要物质基础,从而说明中医肺的实质可能包括了现代医学微循环系统的部分机能。对于肺系疾病的诊断,亦可借助微循环方法进行。  相似文献   
68.
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气虚血瘀证动物模型的研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癌前病变气虚血瘀证动物模型的研制方法。方法 25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不予造模,造模组采用甲硝基亚硝基胍(MNNG)溶液自由饮用,雷尼替西灌胃,饮饱失常的综合法造模20周,观察2组大鼠周身状况,血液红细胞免疫功能、LPO、SOD、GSH-Px、TXB2、6-keto-PGF1α、TXB2/6-keto-PGF1α及胃粘膜病理等变化。结果 模型组大鼠周身状  相似文献   
69.
补阳还五汤对气虚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采用强迫游泳劳损法复制大鼠气虚血瘀证模型,同时服补阳还五汤。结果治疗组大鼠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纤维蛋白均显著降低,表明补阳还五汤对气虚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的“粘”、“浓”、“凝”、“聚”改变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70.
气虚证舌苔脱落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解气虚证舌苔脱落细胞学的特征,对54例中医辨证属心肺气虚、脾气虚和肾气虚证者及29例健康成人进行光镜对照观察其舌苔脱落上皮细胞的计数、分布状况、层次种类、白细胞计数及印片背景。结果显示:①气虚证组全角化上皮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P〈0.05),而未角化上皮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P〈0.01)。②脾虚证组角化上皮细胞计数高于心肺虚证组及肾虚证组(P〈0.05),未角化上皮细胞计数低于心肺虚证组及肾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