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7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81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60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81篇
内科学   6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53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296篇
预防医学   155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615篇
  2篇
中国医学   240篇
肿瘤学   28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5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齐鲁药事》2007,26(2):81
FDA近日已批准精神分裂症治疗药Invega(帕潘立酮缓释片,paliperidone),该药是一种新型分子实体类药物,是利哌酮(抗精神失常药)的主要活性代谢物,每日口服一次。一项遍及23个国家、大约1665名患者参与的安慰剂控制临床实验表明,Invega不但可以显著改进精神分裂症的症状,而且可以改善个人及社会行为水平(PSP Scale),与安慰剂对照组相比较,使用Invega治疗的受试组疗效更佳。推荐剂量为每天3~12ng。Invega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坐立不安、锥体外系症状(运动失调)、心动过速以及嗜睡。Invega属于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这种药物与安慰剂组相比,更容易导致患有伴痴呆精神病的老年患者死亡。  相似文献   
12.
采用改良的HPLC法测定家兔血清中的依托泊甙,同时检测到两个代谢物,基本确定为顺依托泊甙和反依托泊甙羟基酸。家兔静注依托泊甙的药物动力学符合二室开放模型,其主要参数为:T1/2α=3.00±1.91min,T1/2β=58.93±45.35min,Vc=0.38±0.25L/kg,Cl=0.02±0.01L·kg-1·min-1,AUC=741.40±382.60μg·ml-1·min-1。  相似文献   
13.
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扩大本刊及作者知识信息交流渠道,本刊已被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其作者文章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免费提供作者文章引用统计分析资料。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在来稿时向本刊声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2007年7月本刊加入“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声明$《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编辑部  相似文献   
14.
用高效液相法测定血浆间硝地平及其代谢产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15.
作者报道了动物(鼠)口服脂质体阿苯达唑后血浆、肝脏、包虫囊组织和囊液中阿苯达唑及主要代谢产物阿苯达唑砜和阿苯达唑亚砜的反相HPLC法。同时进行了药物动力学研究和并用西咪替丁后对血、肝药物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阿苯达唑在血浆、囊液中的检出限为0.05μg/ml,在肝脏和囊组织中为0.10μg/g;砜和亚砜在血浆、囊液中均为0.01μg/ml,在肝脏和囊组织中均为0.02μg/g。药物动力学结果显示,阿苯达唑脂质体、混悬液及脂质体并用西咪替丁后的体内过程均符合二室模型,混悬液并用西咪替丁后符合单室模型。阿苯达唑脂质体具有一定的缓释及靶向的作用,西咪替丁可能增强阿苯达唑的缓释作用,同时可能加速阿苯达唑亚砜的代谢。  相似文献   
16.
几种反应性氧代谢物逆转剂免疫佐剂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比较硫普罗宁(TIP)、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二氢氯组胺(DHT)3种反应性氧代谢物(ROM)逆转剂抗白血病细胞免疫治疗中的增效作用.方法 在K562细胞、NK细胞的混合培养系中分别加入单核细胞和白细胞介素-2,然后分别加入TIP、GSH、DHT,观察ROM水平及K562细胞抑制率(KIR)的变化.结果 加入E/MO=10/2、10/5、10/10三种浓度的MO,ROM水平分别为(389.79±43.83)U/L,(456.74±42.77)U/L,(601.42±21.92)U/L,KIR分别为82.36%,81.36%,48.09%:加入TIP、GSH或DHT后,当E/MO=10/2时,ROM水平从(389.79±43.83)U/L,分别减至(-1.20±60.70)U/L、(-3.58±9.49)U/L和(50.21 4-22.4)U/L(P<0.05),随着TIP、GSH或DHT浓度的增加ROM水平逐渐减少,KIR从82.53%分别升至96.09%、96.39%和94.64%(P<0.05).结论 TIP、GSH逆转ROM的效应强于DHT,提高NK细胞对K562的抑制率,其效应强度与DHT相似,但毒副作用轻微,两者均可能成为更理想的抗白血病的免疫佐剂.  相似文献   
17.
为了利用无创性的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研究大脑半球代谢物的非对称性,本研究对56例正常成年人行磁共振波谱成像,主要对双侧大脑半球的4个解剖区域:额叶、颞叶、枕叶及顶叶的代谢物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胆碱(Cho)进行测量,并以Cr为内参照物比较NAA和Cho相对含量(NAA/Cr、Cho/Cr)的侧别差异。结果表明:双侧额叶之间的NAA/Cr存在显著性差异,而Cho/Cr无显著性差异;在双侧颞叶之间,这2种比值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双侧枕叶之间Cho/Cr存在显著性差异,而NAA/Cr无显著性差异;双侧顶叶之间的NAA/Cr存在显著性差异,而Cho/Cr无显著性差异。本研究结果提示双侧大脑半球的代谢物存在偏侧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用MRI检测骨化中心出现的时间、位置、形态等,和组织学进行对比性研究。方法:用FLASH2D梯度回波加脂肪抑制序列检测了胎龄6-8个月女性股骨远近端。同时与相应组织学H-E染色标本比较。结果:MRI检测结果:胎龄7个月 的81%股骨远端出现骨化中心征象,骨化中心始于偏心位。8个月 的股骨远端均出现骨化中心征象。胎龄7个月 、8个月 的股骨近端和6个月 股骨远近端均未出现骨化中心征象。H-E切片观测结果:证实了MRI检测阳性区有早期骨化中心征象。结论:MRI能检测出早期表达区,早于X线中所见,骨化中心见于骨组织尚未完全形成之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接触低浓度苯乙烯对线粒体DNA含量和微核率的影响,以寻找潜在的生物标志。
  方法  招募上海某塑料生产企业接触苯乙烯的男性工人127名为研究对象,检测工作车间空气中苯乙烯浓度,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苯乙烯的尿中代谢物进行检测,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尿中肌酐进行校正;按照尿中苯乙醇酸水平,将≤ 0.000 9 mg/g(以肌酐校正)者纳入低接触组,> 0.000 9~0.001 4 mg/g(以肌酐校正)者纳入中接触组,> 0.001 4 mg/g(以肌酐校正)者则纳入高接触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检测工人外周血的线粒体DNA含量,通过胞质分裂阻滞微核实验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微核率。
  结果  工作场所定点采样显示环境空气中苯乙烯浓度低于1.2 mg/m3,尿中苯乙醇酸水平的中位数和四分位数为0.001 1(0.000 8,0.001 8)mg/g(以肌酐校正)。广义线性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与低接触组相比,中接触组工人的mtDNAcn(自然对数转换后)升高0.271(P=0.042);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每升高1个单位,mtDNAcn(自然对数转换后)降低0.227(P < 0.01)。泊松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每增加1岁,微核率升高至原来的1.043倍(P < 0.001);尿中苯乙醇酸水平并非微核率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  即使是低于职业接触限值的苯乙烯接触亦可引起线粒体DNA拷贝数水平的改变,但未引起微核率的遗传毒性指标的改变,提示低浓度的苯乙烯可能通过氧化应激引起早期效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建昌帮砂仁陈皮制熟地黄炮制过程中差异代谢物和苷类分解产物还原糖的相对含量变化,为揭示该特色品种的炮制原理奠定基础。方法:以建昌帮砂仁陈皮制熟地黄的0~54 h炮制过程样品为研究对象,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检测其次级代谢产物,以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0~1 min,1%~3%B;1~10 min,3%~9%B;10~15 min,9%~12%B;15~22 min,12%~18%B;22~31 min,18%~24%B;31~35 min,24%~100%B;35~36 min,100%~5%B;36~40 min,5%~1%B;40~45 min,1%B),柱温40℃,进样量3μL,流速0.3 mL·min-1;运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在负离子模式下进行扫描并采集MS数据,扫描范围m/z 50~1 250,利用PeakView 1.2进行数据分析,结合文献信息及化学成分数据库对砂仁陈皮制熟地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MS数据通过MarkerView 1.2归一化处理后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找出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