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7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99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45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345篇
预防医学   16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66篇
中国医学   436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52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寻找作为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具有新化学结构类型的化合物。方法 采用分子对接的虚拟筛选方法寻找新型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设计了10个5H-噻唑并[3,2-a]嘧啶类化合物。以芳醛、硫脲等为起始原料,通过Biginelli反应生成二氢嘧啶类化合物,再与氯代苯乙酮作用经Hantzsch环合反应制得目标化合物,其结构经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确证。采用Ellman方法进行体外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测试。 结果 合成了10个5H-噻唑并[3,2-a]嘧啶类化合物,体外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测试结果显示,所有目标化合物均具有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其中3个目标化合物在10 μmol.L-1时抑制活性均超过50%。结论5H-噻唑并[3,2-a]嘧啶类化合物是潜在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将计算机辅助药物分子设计、有机合成和生物活性测试相结合是发现和设计新型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2.
白花蛇舌草中苷类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白花蛇舌草Hedyotis diffusa的化学成分,为阐明其有效成分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HPLC进行分离,根据化合物的光谱数据(IR、UV、MS、1H-NMR、13C-NMR)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其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车叶草苷(asperuloside,Ⅰ)、鸡屎藤次苷甲酯(scandoside methyl ester,Ⅱ)、去乙酰车叶草酸甲酯(deacetyl asperulosidic acid methyl ester,Ⅲ)、车叶草酸(asperulosidic acid,Ⅳ)、Z-6-O-P-阿魏酰鸡屎藤次苷甲酯(Z-6-O-P-feruloyl-scandosidemethyl ester,V)、E-6-O-p-阿魏酰鸡屎藤次苷甲酯(E-6-O-P-feruloyl-scandosidemethyl ester,Ⅵ)、E-6-O-P-对甲氧基桂皮酰鸡屎藤次苷甲酯(E-6-O-p-methoxycinnamoyl scandoside ester,Ⅶ)、E-6-O-对羟基酸桂皮酰鸡屎藤次苷甲酯(E-6-O-p-coumaroyl scandoside ester,Ⅷ)、槲皮素-3-O-[2-O-(6-O-E-阿魏酰基)-β-D-吡喃葡萄糖-β-D-吡喃葡萄糖苷](quercetin-3-O-[2-O-(6-O-E-feruloyl)-β-D-glu-copyranosyl-β-D-glucopyranoside],Ⅸ).结论 化合物Ⅲ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3.
竹节人参中总皂苷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东山  翟琨 《中国中药杂志》2008,33(16):2053-2056
竹节人参属五加科植物[1-2],兼具我国北药人参和南药三七之功效,在民间有“草药之王”的美誉。常用于治疗病后虚弱,肺结核咯血,产后血瘀腹痛,寒湿脾痛,跌打损伤等症[3],属我国特有珍贵中药材资源。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竹节人参主要活性物质为皂苷类、多糖、氨基酸及少量的挥发  相似文献   
94.
川芎地上部分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芎是伞形科Umbelliferae植物川芎Ligustieum chuanxiong Hort的根茎,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川芎根茎的化学成分以苯酞衍生物、生物碱、酚酸类化合物为主,还含有苯丙素、蒽醌、萜、甾醇等类化合物;其地上部分仅有挥发油成分的报道旧引。  相似文献   
95.
为了寻找新的5-HT重摄取抑制活性的抗抑郁药, 设计合成了31个哌嗪取代的二苯脒类化合物, 通过1H NMR,HRMS对化合物结构进行了确证,并测定了化合物的体外5-HT重摄取抑制活性。结果表明所有化合物都有一定程度的5-HT重摄取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5i、 4a和5m具有较强的5-HT重摄取抑制活性,其活性与阳性对照品丙咪嗪相当或稍强,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6.
目的:考察毛细管区带电泳法(CZE)中各种因素对β-环糊精衍生物手性分离三唑类化合物的影响.方法:采用CZE对5个三唑类化合物的手性分离进行研究.BECKMAN P/ACE System 5 000毛细管电泳仪.紫外检测器.未涂渍熔融石英毛细管50μm×47 cm(有效长度40 cm);正极压力进样50 mbar×3 s,检测波长200 nm.3-环糊精的3种衍生物做为手性添加剂.结果:羧甲醚-β-环糊精为手性选择剂是5个化合物都能达到较好的手性分离,而硫酸酯-β-环糊精和二氟代羧甲醚-β-环糊精对这5个化合物无手性分离能力.在羧甲醚-β-环糊精环境下,优化选择30 mmol/L的NaH2PO4缓冲液含羧甲醚-β-环糊精5 mmol/L,用H3PO4调节pH2.2,温度20℃,电压20 KV,在此条件下5个化合物都能达到良好的手性分离.结论:β-环糊精的种类和缓冲液的pH是影响这5对三唑类对映异构体分离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7.
董禹洋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1):1672-1673
胃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居各种恶性肿痛的首位[1],大肠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处于逐年上升的趋势,就诊时大部分为晚期,以往化疗疗效差。寻找有效化疗方案是亟待解决问题。奥沙利铂(L-OHP)是一种新型第三代铂类化合物,单一用药显示很强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98.
用QSTR模型预测苯酚类化合物大鼠经口的急性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9种苯酚类化合物大鼠经口急性毒性(LD50)的定量结构-毒性效应关系(Quantitative Structure-Toxicity Relation-ships,QSTR)进行了研究。采用HyperChem7.5中MOPAC-AMI量子化学法计算了39种苯酚类化合物的13种量子化学结构参数。其中取22个化合物作为样本集对LD50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到最佳方程,该方程的相关系数R2=0.9749。应用所建立的QSTR模型验证了苯酚类化合物的LD50值。经过17个预测样本对该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很好的预测能力。同时分析了苯酚类化合物的毒性机理。  相似文献   
99.
目的 设计并合成7-芳胺基-3-氰基-5-烷基吡唑并[1,5-a]嘧啶类化合物,初步评价其药理活性.方法 以丙二腈和原甲酸三乙酯为起始原料,通过新的合成路线制备了目标化合物;采用MTT法测定目标化合物的细胞毒性.结果 与结论合成了13个新化合物,其结构经1H-NMR、MS确证,7个化合物显示出不同程度的细胞毒性,化合物8a、8f、8g的活性较好,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0.
异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分布于豆科植物中,已知不少异黄酮类化合物有雌激素样作用和抗雌激素样活性。作者曾从该科植物厚果鸡血藤Millettiapachycarpa Benth.(产于日本)中分到几个具有抗肿瘤促进作用的异黄酮类化合物,现又从该植物叶片的丙酮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3个新的异黄酮类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