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4篇
  免费   151篇
  国内免费   90篇
儿科学   15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10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561篇
内科学   134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29篇
特种医学   6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68篇
综合类   690篇
预防医学   261篇
眼科学   33篇
药学   515篇
中国医学   483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59篇
  2013年   146篇
  2012年   206篇
  2011年   196篇
  2010年   183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200篇
  2007年   167篇
  2006年   147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SEN病毒(SENV)核酸的优化条件。方法将标本分别以Acupure DNA/RNA提取法(方法1)、SDS-蛋白酶K方法(方法2)及裂解液提取’兀V核酸法(方法3)抽提SENV DNA模板,并用3组针对SENV DNA不同区的引物进行扩增,比较不同模板提取方法、不同扩增引物及不同体积标本对SENV DNA检出率的影响。结果在191份血清中,方法1、方法2和方法3提取核酸后可分别检测出15份、9份和7份。采用方法1提取SENV DNA的基础上,采用2组套式引物分别扩增出15份和11份,一次PCR引物仅检出2份SENV DNA阳性标本;应用引物2扩增至少需要50μl血清。结论不同引物扩增方法和不同模板提取方法可能是影响SENV DNA检出率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2.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清中apoAV浓度的ELISA双抗体夹心法,并对该法的敏感性、重复性、干扰因素等作评价。方法测定了该法的aimAV标准曲线,最低检测限,批间、批内变异系数(CV),非特异性脂蛋白的干扰;测定了505例血脂正常人群aimAV的浓度,建立本实验室的参考值。结果本法的线性范围为(5.86~187.5)ng/ml;最低检测限为2.34ng/ml;脂蛋白(a)、apoAI和apoB用本法检测吸光度值均〈0.3;批内、批间CV均〈10%。结论该方法灵敏度和特异性均好,为apoAV的临床检测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对VITROS-250和Beckman-CoulterLX20急诊项目结果进行比对校正。方法先检测两台仪器的精密度和线性,再以VITROS-250测定结果作为比较方法的测定值(X),以Beckman-CoulterLX20作为参考方法的测定值(Y),对结果作直线回归分析,将各个项目直线回归方程的斜率、截距作为仪器的校正因子,输入VITROS-250干化学分析仪中,并做校正前后的显著性检验。结果两仪器均有良好的精密度和线性;Glu、Crea、BUN、CK结果一致(P>0.05),Ca2+、AMY、AST、LD需要进行系统的回归校正。结论对VITROS-250作了回归校正后,与Beckman-CoulterLX20的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94.
刘永春  史敏 《临床荟萃》1998,13(7):321-322
白细胞粘附试验近年来引起国内外学者广泛重视。梁维岗以球形粘附玻瓶法建立了体外白细胞粘附试验。苏樯等以特制粘附管测定白细胞粘附率.都取得了满意效果。我们在做血小板粘附试验的同时利用血小板粘附管测定白细胞粘附功能.并对方法学、健康人和心血管疾病进行实验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对VITROS-250和Beckm an-Cou lter LX20急诊项目结果进行比对校正。方法先检测2台仪器的精密度和线性,再以VITROS-250测定结果作为比较方法的测定值(Y),以Beckm an-Cou lter LX20作为参考方法的测定值(X),对结果作直线回归分析和校正前的显著性检验,将换算后的各个项目的直线回归方程的斜率、截距作为仪器的校正参数,输入VITROS-250干化学分析仪中,并做校正后数据的显著性检验。结果VITROS-250和Beckm an-Cou lter LX20均有良好的精密度和线性;糖、肌酐、尿素、肌酸激酶结果一致,钙、淀粉酶、天门冬氨酸转氨酶、乳酸脱氢酶需要进行系统的比对校正。结论对VITROS-250作了比对校正后,与Beckm an-Cou lterLX20的结果基本一致,2台仪器的实验结果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996.
目的: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技术快速准确鉴定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相关念珠菌菌种,并对科玛嘉显色培养法、Vitek 2 YST鉴定卡和PCR-RFLP 3种方法鉴定念珠菌菌种的效果进行方法学评价。方法:收集贵阳市妇幼保健院VVC患者感染的念珠菌菌种100株,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法(cetyl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CTAB)法提取念珠菌DNA,PCR扩增念珠菌DNA的ITS片段并进行测序分析确定念珠菌菌种;分别采用科玛嘉显色培养法、Vitek 2 YST鉴定卡和PCR-RFLP 3种方法对其进行鉴定,以测序结果为“金标准”,比较3种方法鉴定念珠菌菌种的正确率。结果:科玛嘉显色培养法中5株葡萄牙念珠菌与2株酿酒念珠菌显色错误,均显淡紫色;Vitek 2 YST鉴定卡中,1株白念珠菌与2株热带念珠菌鉴定不出,Cyberlindnera fabianii、Candida orthopsilosis与Candida metapsilosis鉴定错误;PCR-RFLP采用内切酶MspⅠ可成功鉴定念珠菌中除Candida metapsilosis、Candida orthopsilosis与近平滑念珠菌之外的其他菌种,进一步采用内切酶ApaⅠ与NcoⅠ可将Candida metapsilosis、Candida Orthopsilosis与近平滑念珠菌三者鉴别开。科玛嘉显色培养法对白念珠菌、克柔念珠菌、热带念珠菌等3种念珠菌鉴定正确率100%,对光滑念珠菌的鉴定正确率为73.1%;Vitek 2 YST鉴定卡可鉴定常见念珠菌且正确率较高,不能鉴定Cyberlindnera fabianii、Candida orthopsilosis与Candida metapsilosis等非常见念珠菌;PCR-RFLP技术可快速准确鉴定所有念珠菌菌种。结论:PCR-RFLP技术为早期准确鉴定临床念珠菌感染提供了新的选择,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7.
近红外颗粒速率免疫透射法测定血胱抑素C的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的评价方案,客观地对近红外颗粒速率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液中胱抑素C(CystatinC,Cys C)的性能进行评价。方法利用IMMAGE800特定蛋白仪的近红外颗粒速率免疫透射比浊法(以下简称免疫透射比浊法),对方法进行精密度、线性、干扰试验及与AULYMPUSAU2700全自动生化仪免疫透射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ys—C浓度的低值,高值两者分别为:批内CV为2.3%、2.09%;批间CV为3.31%、2.42%;日间CV为3.93%、2.48%:总CV为4.85%、2.85%日均值为0.891mg/dl、5.381mg/dl。样本在F—Bil干扰物试验中。浓度为0.11~1.13μmol/L,测定结果无干扰;在C—Bil干扰物试验中,浓度在0.12~1.16μmol/L,测定结果无干扰。在Hb干扰物试验中,浓度在0.4858~4.858g/L测定结果无干扰。在乳糜浊度干扰物试验中.浓度在155~1550度.测定结果无干扰。与AULYMPUS AU2700全自动生化仪的免疫透射比浊法比较有良好的相关性。Y=0.992X+0.186,γ=0.990,P〈0.01。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结果略低,两种方法的平均偏差为0.1720mg/L;多于95%的测定值落在0.1073mg/L到0.2367mg/L。结论建立在IMMAGE800特定蛋白仪上用国产免疫透射试剂的近红外颗粒免疫透射比浊检测方法,进行方法学评价,证明该方法的重复性、准确性是符合临床检测要求的。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观测不同分型的室间隔缺损的最佳实时三维显示平面。方法离体猪心6只,造成干下型、膜周部及肌部三种不同分型的室间隔缺损,用耦合剂高压灌注后,以二维、双平面及三维超声的不同切面进行观察,通过半定量的显示评分量化:4分,非常清晰;3分,清晰;2分,欠清晰,但可辨认;1分,不清晰。结果实时三维超声观察干下型室间隔缺损时心室短轴剖视面(S2a)与左心长轴正对室间隔剖视面(L1a)为较为理想的剖视面,观察膜周部及肌部室间隔缺损时S2a与右心长轴正对室间隔剖视面(L2a)为较为理想的剖视面。结论S2a剖视面能够较为理想的显示干下型、膜周部及肌部室间隔缺损。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评价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直接法检测试剂盒.方法 利用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HDL-C试剂进行一系列方法学评价比较试验.结果 批内CV<2.0%,批间CV<4.0%;线性范围可达0.01~2.58 mmol/L;抗干扰能力:当样品中血红蛋白在5000 mg/L,胆红素1000 μmol/L,甘油三酯5 mmol/L以下,以及正常用量的抗凝剂,均不干扰测定结果;与某进口公司试剂比较,回归方程为:y=1.0087x-0.0152,γ=0.9990.结论 该试剂使用方便、快速、准确,适用于自动化分析.  相似文献   
1000.
针灸治疗中风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质量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翼  罗婷  冯宾  李宁 《华西医学》2002,17(3):291-292
目的:评价国内针灸治疗中风的临床试验状况,为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系统评价奠定基础。方法:通过机检和手检获得发表的针灸治疗中风病的临床对照治疗试验(RCT)文献,并按循证医学原则和针灸临床研究规范对文献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论文发表数量逐年增加,尤以1995年后为甚,66篇论文中,明确诊断标准的占87.9%,正确使用随机方法的4.5%,明确疗效评价标准的占48.5%,33.3%的文献未提及组间可比性。结论:针灸治疗中风病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RCT)质量需待提高,应努力提倡有资金资助的大样本前瞻性的长期的协作性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