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60篇
  免费   644篇
  国内免费   620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3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8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817篇
内科学   2720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413篇
外国民族医学   32篇
外科学   572篇
综合类   4762篇
预防医学   603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2140篇
  12篇
中国医学   2574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197篇
  2022年   187篇
  2021年   247篇
  2020年   231篇
  2019年   284篇
  2018年   144篇
  2017年   244篇
  2016年   262篇
  2015年   309篇
  2014年   497篇
  2013年   510篇
  2012年   730篇
  2011年   804篇
  2010年   816篇
  2009年   785篇
  2008年   870篇
  2007年   845篇
  2006年   896篇
  2005年   918篇
  2004年   894篇
  2003年   856篇
  2002年   633篇
  2001年   586篇
  2000年   586篇
  1999年   514篇
  1998年   426篇
  1997年   382篇
  1996年   374篇
  1995年   312篇
  1994年   209篇
  1993年   211篇
  1992年   122篇
  1991年   141篇
  1990年   103篇
  1989年   80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白花前胡甲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清IL-6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白花前胡甲素 (Pd Ia)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 ,为寻找高效、低毒及安全的防治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药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血清IL— 6水平 ,并通过常规HE染色比较中性粒细胞等炎性细胞的心肌浸润情况。结果 Pd Ia低、中、高三个剂量组IL— 6水平分别由对照组的 (15 2 88±15 2 5 ) pg/ml降至 (12 8 45± 18 37)pg/ml、 (119 6 6± 15 72 ) pg/ml和 (116 13± 10 45 )pg/ml (P <0 0 1) ,其作用强度与硝苯地平相近 (12 3 5 5± 18 6 2 )pg/ml。 结论 Pd Ia明显抑制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清IL— 6水平 ,提示Pd Ia可能通过抑制NF—kB途径实现再灌注性损伤的防治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汝心安胶囊治疗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疗效。方法 :分别观察汝心安组 (56例 ) ,对照组 (53例 ) ,治疗前后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 ,记录血压、心率、左心室射血分数及计算耗氧量指数 ,予以分析。结果 :两组均能减少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次数与缩短心肌缺血持续时间 ,用药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性 (P <0 0 1 )。两组比较以汝心安胶囊较为显著 (P <0 0 5) ,在改善心功能 ,减少室性早搏方面两药作用相似 ,未发现毒副作用。结论 :汝心安胶囊安全有效 ,可作为治疗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一种药物。  相似文献   
103.
高氧液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高氧液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结扎兔冠状动脉左室支段,40min后解除结扎,制成心肌急性缺血再灌注模型。于缺血前10min、再灌注前10min,静滴平衡盐液(对照组)、高氧平衡盐液(高氧液组),观察在急性缺血及再灌注状态下心电图、血浆肌酸磷酸激酶(CK)、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结果:高氧平衡盐液能使抬高的心电图S-T段明显下降,缺血再灌注心肌CK活性明显降低;并能保护SOD的活性,降低脂质过氧化反应代谢产物MDA的含量。结论:高氧平衡盐液对家兔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4.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因持续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其病情发展迅速、并发症很多、死亡率很高,但若早期给予正确、有效的治疗,并配以细致、周密的护理,可大大降低死亡率、减少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观察表没食子儿茶表没食子酸酯(EGCG)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脂质过氧化及心肌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50只分为5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IR),丹参(SM,100mg/kg)组,EGCG1(10mg/kg)组和EGCG2(20mg/kg)组,每组10只动物,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后再灌注60min的方法建立在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别测定心肌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ATP酶活性和血浆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IR组大鼠心肌MDA及血浆LDH明显升高,SOD及ATP酶活性则显著降低(P<0.01);EGCG和SM均能显著,降低MDA与LDH,明显增加SOD与ATP酶活性(与IR组比,P<0.01),并且EGCG(20mg/kg),降低MDA与LDH的作用较SM(100mg/kg)更明显(P<0.05)。结论:EGCG通过抑制脂过氧化反应和提高心肌SOD与ATP酶活性,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6.
黄芪注射液对家兔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7.
本文应用Franz接触电极导管,引导实验性急性心肌梗塞时犬心内膜的单相动作电位(MAP),动态观察其演变特点.结果显示,结扎LAD后,心内膜缺血区MAPA立即减小,Vmax降低,平台期出现抬高、缩短、消失的渐进变化过程,APD_(50)轻度缩短,APD_(50)则延长,这些变化随缺血时间而逐渐加重.非缺血区则无此变化.实验发现,同步记录的ECG改变不能反映缺血程度.缺血后10分钟内,心肌电活动处于极不稳定状态,易发生心律失常.上述结果表明MAP不失为一种反映心肌缺血损伤演变过程的敏感指标,为该导管技术在临床研究中的可行性提供了进一步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08.
109.
110.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是指具有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但无心绞痛或其他的有关主观症状。 心肌梗塞和猝死可为冠心病的首发临床表现,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上述危险性大大增加,因为人们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往往缺乏警惕性而放松了对心脏超负荷工作的限制。本文对1985~1990年间收治的251例冠心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表现为无症性心肌缺血者148例,占住院冠心病总人数的58.96%。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