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57篇
  免费   1499篇
  国内免费   1206篇
耳鼻咽喉   189篇
儿科学   148篇
妇产科学   311篇
基础医学   1509篇
口腔科学   381篇
临床医学   2523篇
内科学   2170篇
皮肤病学   144篇
神经病学   893篇
特种医学   792篇
外国民族医学   40篇
外科学   1712篇
综合类   6012篇
预防医学   910篇
眼科学   356篇
药学   2286篇
  29篇
中国医学   1418篇
肿瘤学   2239篇
  2024年   158篇
  2023年   581篇
  2022年   453篇
  2021年   571篇
  2020年   540篇
  2019年   542篇
  2018年   285篇
  2017年   469篇
  2016年   529篇
  2015年   584篇
  2014年   842篇
  2013年   960篇
  2012年   1388篇
  2011年   1493篇
  2010年   1352篇
  2009年   1637篇
  2008年   1736篇
  2007年   1521篇
  2006年   1372篇
  2005年   1477篇
  2004年   1291篇
  2003年   1032篇
  2002年   777篇
  2001年   653篇
  2000年   416篇
  1999年   308篇
  1998年   214篇
  1997年   164篇
  1996年   140篇
  1995年   111篇
  1994年   95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探讨电穿孔技术介导的重组质粒体内转染兔下颌骨牵引成骨的可行性.方法 以新西兰大白兔为实验动物模型,于术后3 d开始下颌骨牵引,每天0.8 mm,连续牵引7 d后,将实验动物分为3组:质粒+电穿孔组(A组),质粒组(B组),生理盐水组+电穿孔组(C组).各组动物分别于注射后3 h及1、3、7、14 d处死,切取牵引区组织0.4 cm×0.4 cm行冰冻切片检查,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以检测外源基因的表达.检测兔血清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和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肌酐(Scr)和心、肝、肾组织学检查.结果 A组转染新西兰大白兔,3 h可观察到GFP的表达,1 d时GFP的表达增强,3 d时GFP的表达最强,其后开始逐渐下降,7 d后GFP的表达减少,14 d仍可观察到微弱GFP的表达.B组的GFP的表达时限与A组相同,但各时相点的GFP的表达强度明显弱于A组,C组在各时间段均未观察到GFP的表达.3组肝、肾功能指标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穿孔技术介导的带有荧光标记的重组质粒体内转染,可在兔下颌骨牵引区组织内表达,电穿孔能明显提高重组质粒的体内转染效率,提示电穿孔技术介导的重组质粒体内转染兔下颌骨牵引成骨的动物模型是可行的,用于体内试验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62.
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男7例,女17例;年龄36-58(43±3)岁。其中左侧疼痛11例,右侧疼痛13例;疼痛分布于第Ⅰ支2例,第Ⅱ支8例,第Ⅲ支3例,第Ⅰ、Ⅱ支2例,第Ⅱ、Ⅲ支8例,第Ⅰ、Ⅱ、Ⅲ支1例。所有病例均经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等药物治疗,或者经射频、封闭等手术治疗,疗效不佳,仍有剧烈疼痛。所有患者术前经常规MRI检查可见神经血管异常征象,表现为神经的变形、移位及压迹。并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引起的继发性疼痛。  相似文献   
63.
64.
瘤性体液中肿瘤血管生长因子的提取和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防治杂志》2005,12(17):1289-1291
  相似文献   
65.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肿瘤新生血管的关系,探讨细胞因子在鼻咽癌细胞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999-2003年期间45例确诊未治的鼻咽原发癌活检组织标本,用LSAB免疫组化法检测鼻咽癌组织中MIF和VEGF表达,计数癌组织中新生血管热区的CD34阳性微血管密度(intratumoral microvessel density,IMD),并将各检测指标与患者的病理及临床资料相联系.[结果]鼻咽原发癌组织中,癌细胞MIF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35/45)和71%(32/45),伴有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中MIF和IMD水平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P=0.029,P=0.026,MIF阳性组的IMD计数为(35.1±13.3)/高倍视野,明显高于MIF阴性病例的(20.9±10.2)/高倍视野,P=0.003.以Schmincke型生长方式分布的癌细胞MIF表达水平(67.4%±35.2%)高于以Regaud型方式分布的癌细胞(32.9%±29.7%),P=0.007.癌细胞MIF与VEGF表达以及IMD计数均显示正相关关系,P<0.05.但癌细胞VEGF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理组织学分型以及临床分期无统计学显著意义.[结论]MIF在鼻咽癌细胞的淋巴结转移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并可能是影响肿瘤性微血管生成和癌细胞VEGF表达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加减大黄廑虫丸对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法检测加减大黄磨虫丸对血管生成的影响;采用MTS比色法观察不同浓度的加减大黄磨虫丸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诱导的ECV-504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小室检测不同浓度的加减大黄廑虫丸对ECV-304细胞移行的影响;Matrigel实验检测不同浓度的加减大黄磨虫丸对ECV-304细胞内皮管腔形成的影响。结果加减大黄磨虫丸中、低浓度组能够抑制鸡胚CAM血管生成;MTS比色法显示,0.05—0.20g/ml浓度的加减大黄鹰虫丸对VEGF诱导的ECV-304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而更低和更高浓度的加减大黄廑虫丸则无抑制作用。Transwell小室实验显示,加减大黄廑虫丸浓度为0、12.5、25.0和50.0mg/ml时ECV-504细胞移行数分别为208.67±17.16、132.67±16.50、78.33±13.50和18.67±6.66;Matrigel实验显示,加减大黄磨虫丸浓度为0、12.5、25.0和50.0mg/ml时ECV-304细胞内皮管腔形成数分别为25.67±1.53、22.33±1.53、16.33±2.52和2.33±1.53,可见抑制细胞移行和管腔形成的作用随浓度增大而增强。结论加减大黄廑虫丸具有明显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67.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的主要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慢性肾衰竭的常见原因。其发生首先以微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为起点,继而发生以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和系膜基质扩展为特征的肾小球硬化。据欧、美、日本的统计资料表明,目前DN已跃升为终末期肾病(ESRD)的首位原因,占35%左右。近年来,我院应用肾元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8.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严重并发症,已成为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对此类患者实施健康宣教可帮助其建立健康行为,获得最佳身心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9.
张哲庆 《中国实验诊断学》2007,11(12):1689-1690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最危险的并发症之一。由于肾脏的代偿能力较强,糖尿病肾病起病隐匿,因此早期诊断可以早期干预,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本文通过检测96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74例健康者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BG)、血脂[胆固醇(Ch)、甘油三醋(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尿微量白蛋白(mALB)的测定,以探讨上述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糖尿病组96例,选择在我院门诊和住院治疗的已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男54例,女42例,年龄40-78岁。并将糖尿病组…  相似文献   
70.
摘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Glutl的表达和MVD值在60例乳腺癌组织及2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的差异,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示Glutl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3.33%,在正常乳腺组织中无表达,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低分化组癌组织中Glutl的表达率高于高分化组(P<0.05);淋巴结转移组中的Glutl表达明显高于无转移组(P<0.05)。乳腺癌临床分期高者,其Glutl表达率高于临床分期较低者(P<0.05)。Glutl表达与肿瘤直径、ER和PR表达无关,而与MVD值有关(P<0.05)。提示Glutl蛋白的过表达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并与乳腺癌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