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298篇
  免费   4286篇
  国内免费   3048篇
耳鼻咽喉   221篇
儿科学   409篇
妇产科学   514篇
基础医学   2411篇
口腔科学   2113篇
临床医学   10294篇
内科学   4404篇
皮肤病学   430篇
神经病学   1233篇
特种医学   321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4篇
外科学   3277篇
综合类   21509篇
预防医学   5631篇
眼科学   697篇
药学   13871篇
  148篇
中国医学   17603篇
肿瘤学   2632篇
  2024年   477篇
  2023年   1695篇
  2022年   1491篇
  2021年   1898篇
  2020年   1854篇
  2019年   1993篇
  2018年   1029篇
  2017年   1822篇
  2016年   2160篇
  2015年   2600篇
  2014年   4008篇
  2013年   3960篇
  2012年   5071篇
  2011年   5396篇
  2010年   4883篇
  2009年   4962篇
  2008年   5241篇
  2007年   4602篇
  2006年   4076篇
  2005年   4390篇
  2004年   3815篇
  2003年   3626篇
  2002年   2904篇
  2001年   2711篇
  2000年   2086篇
  1999年   1779篇
  1998年   1569篇
  1997年   1441篇
  1996年   1366篇
  1995年   1282篇
  1994年   1034篇
  1993年   731篇
  1992年   681篇
  1991年   527篇
  1990年   479篇
  1989年   483篇
  1988年   161篇
  1987年   142篇
  1986年   81篇
  1985年   55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探讨白芷酒炖前后对挥发性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白芷酒炖前后挥发性成分及其相对百分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从白芷生品中初步检测出53个峰,鉴定出36个成分;从白芷酒炖中检测出32个峰,鉴定出26个成分;与生品成分比较,酒炖白芷中有22种成分未测到,但新增了12种成分,表明酒炖白芷中的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和含量均发生了变化。结论白芷酒炖后由于受热及辅料黄酒的作用使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及含量发生了明显变化,并存在成分转化,本研究为白芷酒炖的炮制机理及其在都梁丸中应用的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2.
脑小血管病     
徐运 《中国卒中杂志》2020,15(4):342-342
目的探讨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erebral autosomal dominant arteriopathy with subcortical infarcts and leukoencephalopathy,CADASIL)患者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的分布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6月-2019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基因确诊的连续CADASIL患者21例(CADASIL组),以及性别匹配的高血压动脉硬化性脑小血管病患者21例(高血压脑小血管病组)。所有患者均行头MRI检查(含T2^*/SWI序列),盲法读片并记录CMBs的数量和部位,分析两组CMBs分布的差异。结果CADASIL组年龄和常见血管病危险因素比例均低于高血压脑小血管病组。CADASIL组47.6%患者检出CMBs(共计115个),而高血压脑小血管病组高达95.2%(共计218个)。CADASIL组CMBs分布以丘脑最常受累(45.2%),其次是脑叶(皮层/皮层下,35.7%)、基底节(11.3%)。高血压脑小血管病组则以丘脑以外的基底节CMBs最多见(35.3%),其次是脑叶(26.6%)、丘脑(19.2%)、脑干(16.1%)。CADASIL患者丘脑CMBs/总CMBs比例、丘脑CMBs/(基底节CMBs+脑干CMBs)比例均高于高血压脑小血管病组(均P<0.001)。结论CADASIL患者CMBs分布以丘脑最常见,其次是皮层/皮层下区域,而高血压脑小血管病患者则以丘脑以外的基底节、脑干更常见。  相似文献   
63.
目的研究微骨窗入路术式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发生肺炎的影响。方法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4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传统骨瓣开颅组33例,微骨窗入路组21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术后肺炎发生率及术前、术后不同时间点患者细胞免疫水平。结果 2组患者骨窗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骨瓣开颅组术后肺炎的发生率高于微骨窗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第3天血液中白细胞数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较术前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传统骨瓣开颅组比较,微骨窗入路组患者术后第3天白细胞数和C反应蛋白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骨窗入路术式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细胞免疫受手术的影响较小,术后发生肺炎的几率较传统骨瓣开颅术低。  相似文献   
64.
65.
目的消化性溃疡容易并发穿孔、出血和癌变等,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根除与质子泵抑制剂是治疗该疾病的常见方法,具有较高治愈率。本研究探究埃索美拉唑联合铋剂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01-01—2019-01-01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收治的86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组间基础资料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奥美拉唑联合铋剂四联疗法,观察组采取埃索美拉唑联合铋剂四联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ommercial rent planning,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胃动素(motilin,MTL)、胃泌素(gastrin,GAS)、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不良反应发生率及Hp感染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CRP水平分别为(7.70±1.36)和(11.25±2.33)mg/L,t=8.629,P<0.001;IL-6水平分别为(9.46±2.63)和(13.79±2.72)ng/L,t=7.505,P<0.001;TNF-α水平分别为(1.03±0.44)和(2.13±0.72)μg/L,t=8.548,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MTL水平为(205.73±24.15)ng/L,低于对照组的(264.06±25.32)ng/L,t=10.932,P<0.001;GAS水平为(86.54±8.43)ng/L,低于对照组的(106.74±0.98)ng/L,t=9.569,P<0.001;CCK水平为(8.87±0.78)pg/mL,高于对照组的(6.72±0.62)pg/mL,t=14.150,P<0.001。观察组Hp根除率为97.67%,高于对照组的81.40%,χ~2=4.468,P=0.014;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65%,低于对照组的20.93%,χ~2=5.108,P=0.024。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铋剂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可有效缓解胃黏膜炎症,改善胃肠激素水平,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Hp根除率。  相似文献   
66.
目的观察肛窦炎应用针刺配合肠炎散保留灌肠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就诊的72例肛窦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6)与对照组(n=36)。对照组给予肠炎散保留灌肠治疗,观察组为针刺配合肠炎散保留灌肠治疗,比较2组症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症状(放射痛、指诊症状及镜检症状)少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安全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肛窦炎患者,予以针刺配合肠炎散保留灌肠治疗效果确切,可减少临床症状,加快疾病转归,且治疗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六手操作技术在口腔正畸微螺钉种植支抗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58例运用微螺钉种植支抗术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采用六手操作护理配合。结果:六手操作护理配合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避免了交叉感染的发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结论:六手操作护理技术有一定的先进性,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8.
靳桐  杜易芳 《四川中医》2020,38(8):121-124
目的:观察加味黄芪建中汤联用柴芍承气汤保留灌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hs-CRP、GSH-Px和AOPP的影响。方法:收集12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支持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柴芍承气汤保留灌肠,同时予服加味黄芪建中汤,两组均治疗7d,比较治疗7d后两组患者疗效,观察两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恶心呕吐缓解时间、腹胀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发热消失时间、自主排便时间,血象恢复时间,记录两组患者入院治疗前及7日后Ranson评分、APACHEⅡ评分、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改变情况,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事件。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2%,高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3.8%(P0.05);观察组的各项症状及体征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Ranson评分、APACHEⅡ评分、TNF-α、IL-8、IL-6、hs-CRP、AOPP均较对照组下降更多(P0.05),GSH-Px和SOD均较对照组升高更多(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出现不良事件概率为18.0%,低于对照组出现不良事件概率37.7%(P0.05)。结论:加味黄芪建中汤联用柴芍承气汤保留灌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及对各项生化指标的改善更优,且安全性更好,值得在西医支持疗法基础上使用。  相似文献   
69.
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是角质形成细胞来源的恶性肿瘤之一。转录组是特定条件下细胞内全部转录产物的总和,包括编码mRNA和非编码RNA。研究发现,与正常细胞相比,鳞癌细胞在基因转录水平和模式上存在很大差异,具有不同转录表达谱。微小RNA(miRNA)可通过抑制转录产物的翻译,从而调控靶基因的表达,影响cSCC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等病理过程。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miRNAs作为cSCC诊断、预测预后和治疗靶点的生物标志物,在临床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回顾分析cSCC的miRNA表达谱,主要对其中经实验证实表达上调和下调的miRNAs在cSCC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