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4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19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2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58篇
内科学   78篇
皮肤病学   60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70篇
综合类   638篇
预防医学   81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246篇
  3篇
中国医学   381篇
肿瘤学   2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143篇
  2003年   167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激素治疗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致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淑霞 《海南医学》2001,12(10):20-21
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 (EPGN)通常为急性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炎 )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成人患者中约 2 0 %的病人尿蛋白在3 .5g d以上 ,导致肾病综合征 (NS) [1 ] 。对于急性肾炎 ,一般不主张用糖皮质激素 (GC)。EPGN表现为NS者是否需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目前意见不一 ,我们对10例成人NS病理改变为EPGN的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NS ,并排除了所有可引起NS的继发病因。肾活检经光镜和免疫荧光检查 ,病理…  相似文献   
42.
目的:减少由于长期不合理应用激素治疗急性前葡萄膜炎而导致的一些周身并发症。方法对68例病人按病情轻重从首次剂量每日80-100mg顿服开始,以后逐日减量10mg,1-3d停服。结果:接受治疗的病人73%于治疗的第7天完全病愈,100%于治疗的第15天完全病愈。无1例病人因周身使用激素而出现并发症。结论:C地局部用药效果不佳及较严重的急性前葡萄膜炎患者,除常规散瞳、局部激素及抗生素治疗外,短期应用大剂量强的松口服,临床效果满意,能缩短病程,未见激素并发症发生,治疗方法简单,且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43.
目的 观察应用改良的双倍剂量雷公藤多甙合并糖皮质激素治疗原发性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Ⅰ型(MCGNⅠ)的效果。方法 23例MCGNⅠ患者,应用双倍剂量雷公藤多甙(TⅡ)每天2mg/kg,2周后改1mg/kg2周,交替进行,强的松正规标准疗法每天1mg/kg,治疗6周。观察治疗前后蛋白尿、血尿和血尿白蛋白变化以及副反应。8例进行重复肾脏病理研究。结果 23例MCGN1患者经6周治疗后蛋白尿、血尿均明显减少,血浆胆固醇下降,血浆白蛋白显著升高,内生肌酐清除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无显著变化。8例患者治疗后重复肾穿,见肾小球内皮下沉积物、增殖的系膜细胞和炎症细胞均明显减少,狭窄、闭塞的毛细血管再通。结论 改良双倍剂量TⅡ合并糖皮质激素6周治疗MCGNⅠ方法具有良好近期效果。  相似文献   
44.
系统性硬化症 (SSc)又称硬皮病 ,是一种以皮肤增厚、纤维化、硬变为特征的风湿病 ,病变可累及肺、心、肾、消化系统等脏器。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阻止疾病进展、减少减轻脏器损害、改善预后有着积极意义。笔者于 1996年 5月~ 1999年 5月对 16例早期 SSc进行治疗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6例 SSc患者系我科诊治随访病人 ,诊断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分类标准 [1 ]。其中男性 6例 ,女性 10例 ,平均年龄 2 8± 5岁 (2 2~ 37岁 ) ,确诊前病程 3~ 6个月。1.2 临床表现及分型  16例 (10 0 % )全部有手指皮肤的硬肿与…  相似文献   
45.
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3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62例明确诊断为狼疮性肾炎的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2例)、西药对照组(30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7%,副作用发生率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副作用发生率70.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疗效优于西药对照组,且副作用的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46.
探讨中药玉屏风散加味对强的松不良反应的拮抗作用及对肾病综合征Ⅰ型的病程的影响 ,将病人随机分为玉屏风散加味治疗组(37例 ) 和对照组(2 1例 ) ,观察用药后 2、4、6周自汗、心悸症状及心率变化情况及治疗后 1年内各种感染次数 ,治疗 1年后强的松服药量及 2 4小时尿蛋白定量情况。结果 :治疗第 4、6周自汗、心悸症状发生率及心率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 ,感染次数治疗组低于对照组 ,1年未服强的松量及其 2 4小时尿蛋白量均低于对照组 ,两组数据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玉屏风散加味能明显减轻强的松引起的自汗、心悸等不良反应 ,减少感染次数 ,缩短NSI型的病程。  相似文献   
47.
为了解强的松对心肺肝脾肾影响的病理改变,应用正常Wistar大白鼠28只,分实验组及对照组各14只。实验组给予相当于人2mg/kg.d等效剂量的强的松片剂溶入当日饮水中,对照组饮自来水,共10周,之后解剖光镜见对照组心肺肝脾肾及实验组心肺均无异常。实验组肝肾轻度充血,脾充血明显,且见较多舍铁血黄素沉着,以红髓边缘明显。证实常规剂量的强的松对肝脾肾也有一定不良影响,应用激素时要注意及时调整剂量和给药方式与时间,尽量减少副作用。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局部注射及强的松口服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2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地塞米松局部注射组和口服强的松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均能有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但地塞米松局部注射组在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沉及减少副作用方面明显优于口服强的松组,而甲状腺功能和甲状腺显像恢复及复发率方面,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起效快、疗效好、副作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RAU的疗效。方法:选择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科门诊确诊为RAU,且曾接受其它疗法久治不愈的患者,计19例,采用强的松+蒲地兰冲剂+金熊炎必克+含漱剂含漱的综合疗法。结果:治疗第3日疼痛减轻,溃疡面缩小,溃疡数目减少者8/19例,第5日9/19例,第7日全部患者溃疡安全消退,疼痛消失。随访3个月复发者2例,但症状比第1个疗程结束前明显减轻。结论:本法不失为治疗RAU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0.
中西药结合治疗重症肌无力18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照观察中西医结合组与单纯西药组的治疗效果,具体分析两组患者减停强的松、治疗前后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肌电图重复低频电刺激衰减变化情况。方法:中西医结合组采用温理奇阳、扶元振颓的中药重肌灵冲剂,同时合用西药强的松治疗180例MG患者,西药组采用强的松治疗60例MG患者,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中西医结合组痊愈率为11.1%,基本痊愈率为18.3%,显效率为47.8%,总有效率为92.2%;西药组痊愈率为6.7%,基本痊愈率为10.0%,显效率为46.7%,总有效率为86.7%。中西医结合组停用强的松54例占30.0%,减用强的松109例占60.6%,总减停率为90.6%;西药组停用强的松4例占6.7%。减用强的松16例占26.6%,总减停率为33.3%。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较单用西药治疗MG,不仅疗效显著,而且能尽快减停强的松,从而减少强的松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